A-A+

美式金融文化丧钟为谁鸣

2025-02-27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美式金融文化丧钟为谁鸣

  

  徐海慧 《 国际金融 》( 2009年2月20日 第 01 版)

  

  
  全世界都在想该怎么给华尔街擦屁股的时候,“限薪门”倒是越演越热闹了。

  

  事起美林证券在2008年亏损270亿美元的情况下,抢在被美国银行收购前给高管突击分红40亿美元。接着纽约审计部门又称,去年华尔街雇员的年终奖金总和预计高达184亿美元,和2004年华尔街鼎盛时期差不多,为史上第六高。

  

  奥巴马通过读得知此事后,怒骂华尔街“无耻”和“不负责任”,更不用说普通民众了。为了平息民愤,奥巴马政府规定新接受救助的金融机构必须限定高管薪酬。这下,华尔街觉得“老委屈”了。

  

  怎么个委屈法呢?它说,如果不分红,随时会导致数家公司倒闭,这比激怒民众更糟。还说,他们的分红是按照相关方程式计算的,除非诚信有问题,或是违反职业操守,否则分红将如常发放。他们还大呼,限薪将“导致高级人才流失”。换句话说,限薪了,损失的不是那些金融精英,而是美国。

  

  这两条理由看上去很冠冕,不过,细细一想却令人困惑。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各大金融机构裁减了26.5万个职位,财政部通过问题资产救助计划,注入2000亿美元资金。换句话说,如果此前不动用纳税人的钱救助问题金融机构,可能早已有“数家公司倒闭”了,又谈什么分红呢?

  

  华尔街的这些金融精英们不是一群头脑顶尖聪明、拿着顶尖薪水的人吗?可是怎么看上去连最基本的羞耻心、善恶观都没有了?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次贷之“烂苹果”版本。

  

  版本一:一个人进了一批烂心苹果,担心烂在自己手里风险太大,于是找了一个“聪明”人帮他想办法卖掉。这个人为烂苹果设计了很漂亮的包装,结果卖得很好,两人都大赚了一笔。又一个“聪明”人,为已经包了一层的烂苹果设计了更漂亮的包装,结果也大赚一笔。原来钱多、人傻的投资者这么多!可是烂苹果终究是烂苹果,终于有一天,从里面烂到表皮,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并匆忙抛掉……地球人都知道,烂苹果就是次贷,接下来的故事,就是我们现在所经历的。

  

  这个版本是华尔街的金融精英们所理解的金融危机。“我们为什么赚那么多钱?因为我们聪明。当然我们也犯了些错。可是谁能从不犯错呢?”

  

  版本二:将版本一中所有的“聪明”人换成“会忽悠”的人。

  

  版本二是买了烂苹果的人和受此牵连的普通民众所理解的金融危机。“你们为什么赚那么多钱?因为你们会忽悠。你们确实犯了错,谁能一直昧着良心忽悠别人呢?”

  

  区别只在于,漂亮的包装里面,到底是“好苹果”还是“坏苹果”。“聪明”+“好苹果”,则创造价值,给更多人带来福利;“聪明”+“烂苹果”,则是“忽悠”,最终毁灭价值,给更多人带来麻烦甚至灾难。

  

  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式金融文化,以“聪明”为幌子,“忽悠”全世界。同时,这种金融文化,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烂苹果”可以是美国次贷,也可以是中国的零收益、负收益理财产品;“麦道夫”美国有,而且不止一个,日本和其他国家也都有。

  

  更重要的是,这种金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意识形态的作用。它不仅在金融精英群体内模糊“聪明”和“忽悠”之间的界限,将“忽悠”合法化,为之披上“聪明”的外衣。同时,也将这种模式在社会其他群体中合法化,从而在整个社会体系中生产和再生产有利于该群体的利益分配体系。

  

  在“忽悠”合法化的基础上,美式金融文化-意识形态不仅在金融精英群体内发挥建构和整合的作用,同时,也在逐渐消灭群体成员的主体性,达到控制的目的。个体成员或者接受和融入这种文化-意识形态,或者放弃和逃离。依靠个体成员的主体意识来反抗或者改造它已经很难。

  

  现在,我们更要惊异于这种文化-意识形态的控制力,远不限于金融精英群体。美国政府已经接受了华尔街所谓的限薪会“导致高级人才流失”的忽悠,打算修改限薪令了。即使全世界都在领教和承受“烂苹果”之“烂”时,华尔街的“忽悠”仍能随时奏效。这或许是因为美式金融文化-意识形态所想要努力维护的利益分配体系同时也符合美国的利益。

  

  事实上,从次贷危机爆发的第一天起,美式金融文化的丧钟就已经敲响。新自由主义经济的覆灭同时也意味着这种金融文化-意识形态难逃终结的命运。这丧钟为那些自恃聪明的金融精英们而鸣,也提醒所有的人,应该反思美式金融文化为何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行其道。只是太多人没有注意,没有听到,金融精英们即使听到了,也充耳不闻。他们还在努力挣扎,想要维持这种金融文化的生命。

相关文章 社科: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不是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美国次贷重创重临或达730亿美元窟窿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标签:金融   苹果   文化   聪明   美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