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美国学者:利比亚战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2025-02-27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利比亚战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Alan J. Kuperman

  

  已有的证据显示,巴拉克·奥巴马总统极大地夸张了利比亚的人道主义危机,以此为借口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奥巴马极力要让人们相信军事干预极度必要,否则班加西就会变为“血池”。班加西是利比亚第二大城市,也是叛军占领的最后的要塞。

  

  但是“世界人权观察”对利比亚第三大城市米苏拉塔的观察数据显示,并未发现有持续战斗的证据。这表明穆阿迈尔·卡扎菲并没有在故意屠杀平民,相反的,他只是在精确地针对那些攻击政府军的叛军而已。

  

  米苏拉塔的人口大约为40万人。在过去近两个月的战斗中,只有257人死亡,这其中包括所有军事战斗人员。受伤人数949人,这其中只有22名妇女,不足总伤员人数的3%。根据常识可知,如果卡扎菲在无差别地攻击平民,那么妇女的受伤人数至少应占总受伤人数的一半。

  

  奥巴马坚持说如果不采取干预行动,利比亚的前景将非常严峻:“如果我们再多等哪怕一天,大屠杀一定会在整个班加西地区蔓延。全世界的良知,也将因此而玷污。”于是,总统先生总结说:“制止种族灭绝”为美国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充分的合法性。

  

  但是干预行动并未制止种族灭绝,因为所谓的血流成河根本就不会发生。恰恰相反,奥巴马的话给叛军壮了胆,美国的军事干预延长了利比亚战争,更加深了无辜平民遭受的苦难。

  

  能够证明卡扎菲并未计划在班加西进行屠杀的最有力证据,就是在那些被政府军全部或者部分收复的城市里,从未有屠杀发生过。这些城市包括扎维亚、米苏拉塔和艾季达比耶,这些城市的总人口比班加西的人口更多。利比亚政府军在收复这些城市的战斗中的确打死了上百人,这其中也不可避免的会有平民死伤。严格地讲,违反战争法的行为也有可能发生过,但这一切都是为了平息武装暴乱。

  

  卡扎菲的所作所为,与那些发生在卢旺达、达尔富尔、刚果、波斯尼亚中的大屠杀完全不同。在联合国发布禁飞区禁令之前,利比亚的空军瞄准的目标是叛军聚集的基地而绝非平民建筑。能够照相与录像的手机在利比亚民间极为普及。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大量的照片与视频,都是在双方交火中被击伤或打死的受害者。尽管受伤与死亡本身的确是一个悲剧,但是双方的城市巷战,与单方的种族灭绝大屠杀完全是两个概念。

  

  (译者注:在迄今为止能够看到的照片与视频中,唯一一例有大屠杀嫌疑的视频,是几十名利比亚政府军士兵的尸体,被反铐着一个挨一个地排列在地上。按照叛军的说法:这些政府军士兵是因为拒绝执行卡扎菲“镇压人民”的命令,而被卡扎菲雇佣的黑人雇佣军杀死的。事实的真相是,这群政府军士兵放下武器成为了叛军的俘虏,在接受了叛军审问之后,他们被叛军残忍地杀死了。叛军杀人之后,录下了尸体的视频,并以此嫁祸于卡扎菲。叛军审问俘虏与分析现场情形的视频证据转发在译者微博。还有很多示威早期有虐杀情节的视频,凶手是班加西的暴乱民众,被害者是利比亚的黑人公民或者黑人劳工。)

  

  奥巴马总统所谓的“卡扎菲威胁要在班加西展开针对平民的大屠杀”完全是无稽之谈。纽约时3月17日那天的道写得明白,卡扎菲那段“无宽恕”的警告讲话,针对的目标是武装起来的叛军,而非平民。卡扎菲在警告中明确地说过“放下武器者,既往不咎”。讲话那天卡扎菲甚至为叛军提供了逃出班加西的逃生通道,还打开了利比亚和埃及之间的边界哨卡,只为避免一场无谓的“血战”。

  

  既然“血流成河”本来就不会发生,那美国又是怎样被这个想法推向了军事干预的道路呢?其实班加西本来应该出现的画面是叛军被政府军击败。为了避免这样的命运,叛军们歇斯底里地编造了“即将发生种族灭绝”这一谎言,以此来鼓动国际社会进行“人道主义干预”。其真实的目的,还是为了拯救他们即将失败的叛乱。

  

  3月15日,路透社援引在日内瓦的利比亚反对派领袖的话说:如果卡扎菲攻击班加西,那就会发生“卢旺达般的血腥大屠杀。”四天之后,美国军机就开始对利比亚进行轰炸。而就在奥巴马声称美国的军事干预避免了一场大屠杀之前,纽约时就已经做过如下道:“为了反卡扎菲宣传的需要,叛军分子可以完全不顾事实真相。无数对卡扎菲野蛮暴行的指控,纯属夸张捏造。”

  

  至于美国白宫是完全被叛军欺骗了,还是与叛军串通,共同伪造了一场“将要出现的人道主义灾难”,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是,对利比亚的军事干预,很快就超出了联合国授权的保护平民的范畴。这包括轰炸撤退中的政府军军队和对卡扎菲支持者的营地进行轰炸。比如说对苏尔特的空袭,那里没有任何平民受到过威胁。

  

  战争最后的结果还未可知。军事干预利比亚,使卡扎菲的军队无法占领班加西,这的确救了一些性命。但这也加剧了政府军对西部叛乱的镇压。班加西的叛军有联军飞机壮胆,更出动兵力攻击东部和中部沿海的艾季达比耶、卜雷加等城市,直到用完弹药和补给,就又退回班加西。

  

  这些城市每次易手,都要遭受到来自两方的炮火攻击,所造成的唯一后果就是无辜平民的死伤和流离失所。3月31日,北约正式警告叛军,要求他们停止攻击平民。让人一想起来就感到心酸的是,如果不是联军的武力干涉,这场战争早在上个月就已经结束了。

  

  奥巴马在解释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时说,他是在忠实履行“保护平民的职责”。这话很快就成为人们的笑柄。奥巴马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明天可能出现的人道灾难总能证明今天的军事干预是正确的。利比亚很好地证明了这种教条带来的事与愿违的后果:叛军甚至会故意制造更多的暴行来栽赃政府军,以此来争取针对政府的“国际干预”。这最终只会使一场内战持久化,并造成真正的人道主义灾难。(完)

  

  Alan J. Kuperman,是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公共关系学教授。

  

  原文链接:

  

  译者注:

  

  1.利比亚动乱伊始,世界人权观察代表Peter Bouckaert被派到利比亚,他亲口问询并调查了156名被叛军俘虏的所谓“外国雇佣军”,却发现他们只是普通的利比亚军人而已。他声明没有发现任何政府使用外国雇佣军的证据。 后来网上的道反而发现了被叛军PS的护照,叛军以此诬陷利比亚的黑人公民为外国雇佣军。

  

  2. 叛军自己在Youtube上传的视频和叛军facebook的照片显示,利比亚2月17日大示威后仅一天,班加西的叛军就已经拥有了无后坐力炮和AK47突击步枪等武器,并在街头与安全部队对射。2月23日,叛军攻占班加西军营,抢夺了包括火箭炮、迫击炮、107毫米火箭炮和重机枪在内的各式重型武装。回顾一下1992年美国洛杉矶种族暴乱,暴乱后进城的美国国民警卫队和特种部队士兵,对不放下手枪、棒球棒类武器的暴乱分子执行的政策是格杀勿论。平民的定义是“手无寸铁不属于任何军事武装”的老百姓。从利比亚暴乱示威者拿起机枪大炮等重武器对抗政府军的那一刻起,他们就不再是平民而是武装叛乱分子。联合国保护平民的1970、1973号决议,对他们不适用。

  

  3. 直接导致联合国针对利比亚的1970、1973号决议出台的就是这条新闻:半岛电视台声称2月21日卡扎菲派遣军机用高爆炸弹轰炸绿色广场上聚集的民众。这条新闻唯一的证据就是一段匿名电话采访。这条新闻被俄罗斯军方、俄罗斯时代驻的黎波里记者和法国驻的黎波里的记者分别独立地反驳过,认为是虚假新闻。截至2011年4月15日,全世界没有一个人、一家媒体、一个机构能够出示哪怕是一张照片或者视频,来证明所谓的“大轰炸”真的发生过。

  

  4. 面对叛军伪造栽赃的各种阴谋,叛军的信用完全破产。

  

  5. 2011年2月17日利比亚全国大示威号称为了民主,5年前同月同日的大示威的导火线却是为了要求杀死侮辱宗教人物的丹麦漫画家。

  

  中文译者:尼德兰苹果

  

   (Getty Images)

相关文章 另眼看中东巨变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崛起及其影响西方舆论战正打垮叙利亚:叙高层饱受谣言之苦利比亚“解放”真相:北约特种部队和基地组织联手主流媒体不道的情况:3月15日-18日叙利亚通讯社道[读天下]皇军加上带路党,叙利亚Hold住吗?美欧“民间机构”强力渗透叙利亚主流媒体不道的情况:3月7日至3月11日叙利亚通讯社消息选登王文:伊朗十记(上)恩道尔:目前中东动荡只是美国“大中东计划”战略的一部主流媒体不道的情况:3月5日-6日叙利亚通讯社道主流媒体不道的情况:3月3日-4日叙利亚通讯社消息汇总
标签:叛军   利比亚   平民   政府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