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汽车巨头接近“脑死亡”丰田回归路
欧美汽车巨头接近“脑死亡”?
2009年05月05日 《环球财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 仝戈
自金融风暴爆发以来,欧洲、美国、日本汽车销量已降至几十年来的最低点。目前全球汽车经销商的仓库里汽车积压如山,港口也如是。据IHS Global Insight研究公司预计,今年全球汽车产量将下滑18%,至5600万辆。
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以及4家日本汽车生产商都将不参加今年东京汽车展,东京车展的展期将从17天缩短为13天。
虽然各国政府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尽量避免本国的汽车工业走向末路,但是这些汽车商们仍然是除了减产、裁员外别无选择。
欧洲汽车陷入困境
瑞典萨博和沃尔沃双双陷入困境——这两个公司最近双双宣布了削减成本的新措施,以图扭转持续亏损的恶性循环。其中,萨博称将裁员近五分之一,沃尔沃则宣布将冻结工资并削减产量。目前拥有4100名员工的萨博上个月已向法庭提出破产保护申请;沃尔沃公司为了避免进一步裁员,已与工会签署了降低员工成本的协议,其中包括在2010年1月前冻结所有员工的工资。
德国宝马公司前景不佳——宝马公司CEO诺伯特·雷瑟夫最近发表声明称,2009年将是公司的一个过渡期,公司无法做出一个可靠的预期,因为全球汽车市场今年将可能萎缩10%~20%,预计今年的销售水平无法与2008年相提并论。到2012年,已动用资本回率将达到26%,预计基于息税前利润的汽车销售回率为8%~10%。宝马原来设定的2012年汽车销量目标为180万辆。但是公司现预计不会达到这一目标,2012年销量可能将较最初预期至少下降10万辆。
欧盟和西欧各国政府向汽车业提供巨额贷款——欧盟的长期贷款机构欧洲投资银行(European Investment Bank)同意向处境艰难的欧盟汽车业再提供30亿欧元贷款。欧洲投资银行还表示,计划4月、5月两个月向其董事会提交一项增加28亿欧元贷款的方案。
欧洲投资银行表示,该行已分别向瑞典卡车制造商沃尔沃和斯堪尼亚提供了4亿欧元贷款;向福特汽车公司旗下的沃尔沃汽车贷款2亿欧元;法国的标致雪铁龙和雷诺、意大利的菲亚特以及德国的宝马和戴姆勒将分别获得4亿欧元贷款。
与此同时,各国政府也向本国汽车制造商提供巨额贷款,例如,法国政府同意向沃尔沃旗下的雷诺卡车提供2.5亿欧元紧急贷款,其前提是该公司不关闭在法国的工厂或裁减员工。
美国汽车面临破产威胁
到目前为止,尽管美国汽车业巨头通用和克莱斯勒已分别收到134亿和40亿美元的政府贷款。但是预计通用还会向政府提出再追加数十亿美元贷款的要求,否则公司可能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克莱斯勒也希望再获得30亿美元贷款。
为避免这两大公司的破产,美国政府汽车业特别工作组将建议有条件地向处境困难的美国汽车公司发放更多贷款。该工作组表示,政府并不希望通用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申请破产保护。他们认为,只要公司管理层、工会和债权人均做出一点牺牲,这两个公司就能够继续经营下去。
为此,美国政府已经准备向汽车公司提供更多资金。因为通用和克莱斯勒已再次请求政府追加220亿美元救助资金,其中包括第二季度的90亿美元。
另据美国政府汽车业特别工作组负责人称,美国汽车业所需援助可能还会大幅增加,他们所需救助资金可能远远超过现在申请的额度,可能会超过400亿美元。
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滑坡,福特汽车公司试图缩减业务,出售旗下亏损严重的沃尔沃公司。
日本汽车前景不佳
最近日本汽车工业协会表示,他们正面临着一场百年不遇、前所未有的危机。为此,他们进一步下调去年12月所做出的预测。在2009财年里(日本财年截至3月),预计日本汽车销量将下滑8%,至430万辆。这将是自1977财年以来的最低销量,也是销量连续第4年下滑。
该组织估计,截至今年3月份的2008财年,日本汽车销量总计将为470万辆,下降12%。今年1-3月份,丰田汽车计划把日本产量削减54%。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则分别计划削减38%和59%。
丰田汽车——据道,丰田汽车2月份全球产量削减一半,其中日本以外地区的产量将下降43%,丰田3月甚至在瑞典马尔莫汽车港口租了一艘轮船来存放卖不掉的汽车,该轮船至多可以存放2500辆汽车。
本田、日产——这两个公司今年2月份的全球产量削减了一半,以适应销售量的放缓。本田汽车将北美地区汽车产量削减了46%。
马自达、三菱汽车和富士重工——这三家公司均因日元走强和汽车需求下滑遭到重挫,发生严重亏损,且前景预期不佳。
“绿色”给汽车业带来一线曙光
在世界性的金融危机面前,汽车巨头们显得力不从心,为了避免本行业走向末路,这些巨头们除了采取各项经济措施以应对金融风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在积极地将最新的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汽车工业领域,许多世界顶级汽车制造商都许诺将会设计出光鲜的零排放绿色环保汽车。
目前,他们都已设计和展示出了汽油-电力混合动力汽车和全电力驱动的汽车,并一致认为混合动力轿车将是未来发展趋势,会给世界汽车业带来一线曙光。
日本的丰田公司展示了两款混合动力汽车:畅销车型普锐斯(Prius)的第三代、新款Insight,以及只有混合动力版的豪华轿车雷克萨斯HS250h。该公司许诺还将在2013年以前再推出10款混合动力汽车,他们的目标是届时将每年销售1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目前丰田以超过70%的市场份额成为美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的主导者。
此外,尽管目前丰田已投入巨资研发燃料电池、充电型汽车和电池驱动汽车,但他们仍然相信混合动力才是未来许多年的核心技术。
美国的福特公司展示了新款混合动力版Fusion,该车将于今年晚些时候上市。福特希望新款Fusion和水星米兰(Mercury Milan)可以使该公司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翻倍,达到每年4万辆。
此外,该公司还计划将在2010年发布纯电动商用车,并在2011年推出基于同样技术的电力驱动轿车。2012年该公司将发布一款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美国的通用公司展示了全电力驱动的汽车。期望能在2010年开始制造电动汽车,并计划生产大约6万辆雪弗兰Chevy Volt,到2013年时该公司的电动汽车型号可以达到4种。
韩国的现代公司介绍了自己的混合动力技术,并将在2010年投入使用。
综上所述,新型绿色环保型汽车将来有可能给世界汽车制造业带来一线曙光。
丰田回归路
2009年05月05日 《环球财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申力杨
人们通常对于家族企业持负面印象,在日本也是如此。然而今年初日本丰田汽车做出决定:现任总裁渡边捷昭将于6月份让位于丰田家族成员、现任副总裁丰田章男,即所谓的“大政奉还”。丰田汽车期待通过此举重振丰田精神,以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问题。
丰田家族的优势
目前,丰田汽车即将产生丰田达郎之后14年来的第一位家族总裁。丰田家族选才有如下优势,将保持企业发展的活力。
首先丰田家族具有严格甄选人才的传统。丰田家族拥有众多分支,除了集团奠基人丰田佐吉,还有佐吉的兄弟丰田佐助以及丰田平吉等各支子孙,随时可以从各分支中甄选出最优秀的人才,而非仅凭家族子弟的身份即可委以重任。
其次,创始人家族更容易成为创业精神的代表。
丰田公司起步于爱知县,原本是一个规模虽大但很土气的公司。发展成现在这样的全球化大企业只是近十几年的事情。令人颇感意外的是,丰田企业也曾将经营权和经营理念一同交与专业经营人士。然而,在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丰田家族的创业精神和经营理念在组织系统的末梢开始迅速淡化,目前亟待重振丰田家族的创业精神。而重振家族精神,当然是家族成员要比专家们做来得心应手。
丰田章男现年52岁,年富力强,如出任总裁,任期应该不会太短。如果说重振创业精神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那么在这一过程中惟有章男是恰当人选。
此外,看似与重振创业精神大相径庭的“大胆创新”,是向新任总裁提出的另一要求。创新事业、调整产业结构、重组机构等任何举措都不可避免地遭到来自各方的阻力,不会轻易取得成功。对于出身于创始人家族的经营者来说,因为同时兼有经营者和大股东的双重身份,在推行改革时所遇到的阻力可能会相对小一些。
家族企业往往被认为是封建的、保守的存在形态,但事实正好相反,至少从长期存续下来的企业来看,倒是家族企业方面出现了很多积极创新的事例。原因是企业不创新就会面临生存危机,越需要创新就越期待家族经营者的出现。
汽车产业:天然的家族企业
大多数人认为家族企业就是中小企业,但实际上很多家族企业是全球性的大企业,这一情况在汽车产业里尤为突出。不仅整车制造业如此,很多大型汽车零件制造厂如德国的博世和法国米琪林等也是家族企业。
欧美汽车制造业的特征之一是家族持股率很高。美国福特公司的创始人福特家族持有已发行股票的40%。同样,意大利菲亚特的创始人阿涅利家族持有30% ,德国宝马的匡特家族持股50%,法国标致-雪铁龙的标致企业创始人标致家族持股30%,德国保时捷公司创始人保时捷家族持有表决权股票的100%。不仅如此,保时捷家族还通过保时捷公司拥有大众公司75%的表决权股票。
虽然大多数欧美家族企业采取了由专业经营人士实施具体经营的间接管理模式,但实际上家族可以对经营决策施加巨大的影响。例如1999年宝马公司在收购英国罗孚公司失败之后,愤怒的匡特家族迫使毕睿德离开了CEO宝座。
但日本家族企业的情况在上述方面与欧美家族企业有所不同。
比如丰田汽车,家族中的个人持股率只有2%,原因是税率过高致使个人很难大量持有股票。铃木汽车也是家族企业,其创始人铃木家族中也很少有人进入大股东之列。
但丰田发祥地的丰田自动织机公司握有丰田股票的5.8%,这个数字与历史上的情况相比虽然有所减少,但如果不把银行持股计算在内,也可以说是丰田的最大股东了。
丰田自动织机公司是丰田的大本营,为避免其他公司的恶意收购,它的大股东均为丰田集团内的公司。虽然丰田家族的个人没有持有很多股票,并且作为法人也不像欧美企业那样大量持股,但丰田家族通过集团的核心丰田自动织机掌握着对集团的控制力。
此外,通过迄今为止的对家族企业的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适合家族式经营的产业结构都集中于专业性较强的特定领域。事实正是如此,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家族企业中,几乎没有哪一家企业拥有多样化的产业结构。
菲亚特是占意大利GDP5%的大企业,曾经一度因事业范围扩展到家电、保险、酒店、食品等领域而导致了经营危机,最后不得不重新回归汽车领域才得以摆脱危险境地。与此相反,同为家族企业的宝马公司为家族企业产业结构的发展做出了典范。宝马(BMW)的“M”意为发动机,宝马公司从制造飞机发动机发展到制造摩托车、汽车发动机,虽然每到关键点公司必得施行重大改革创新,但其发展轨迹始终没有超出它的派生范围。
欧美重新评价家族企业生命力
早在20多年前,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开始重新评价家族经营的企业。家族式经营有三大特点,导致其拥有特有的活力。
抗经济衰退能力强。上世纪80年代,日本、意大利处于经济繁荣时期,研究得到的结论是:这两个国家在经济上的成功是由于他们采取的家族式经营模式以及家族式经营所特有的“看得见人的经营”发挥了作用。特别在经济衰退期,家族式企业所特有的坚韧性以及他们明显的保护就业的倾向得到了数据上的证实。
盈利能力强。至少对上市企业进行的调查表明,获得良好经营业绩的企业大多是家族企业。
着眼长期效益。家族企业不仅要对股东负责,还必须关注各相关利害集团的需求,包括企业员工、交易伙伴、用户、社区等的需求。因此汽车行业中出现了很多著名的积极奉献社会的家族企业,如德国宝马公司的匡特(Quandt)基金会、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福特基金会等。这种倾向在欧洲比美国表现得更为明显,原因就是欧洲有更多的家族企业。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钱德勒曾预言,由于企业和市场规模的扩大、阶级社会的解体、经营功能的专业化以及各种规范企业活动的法律的存在等原因,家族经营的资本主义方式必将灭亡,取而代之以专家经营的资本主义方式。但是,在任何一个发达的欧美国家包括北欧各成熟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内,家族式企业都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应该承认,家族式企业并非只是资本主义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暂时性存在,而是一种新的具有独立存在价值的企业经营形态。
相关文章 社科:金融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思考——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初探清湖渔夫:全球性货币战争的时代特征从CDS的角度看08危机真相不是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美国次贷重创重临或达730亿美元窟窿金融危机远未成为历史经济危机的逻辑(下篇)——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逻辑——从生产过剩到金融过剩的危机吕永岩:“富外穷内”国际板未面世便现魔影张庭宾:美国最危险之地——利率衍生品巨额美债何去何从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