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中国海空间太小,太平洋足够大

2025-02-27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中国药科大学 张志坤

  

  世界上最重要的中美关系演进了这么多年,期间创造出了许多经典语言,如夫妻关系,谁也离不开谁,殊途同归、风雨同舟,救美国就是救中国等,在这些脍炙人口的口号之外,还有一句很著名很富有深意的话值得注意,这就是,“太平洋足够大,足以容纳中美两国”。

  

  现在看来,黄海、东海以及南海这些海域都太显狭小了,中美两国在这里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碰撞。2010年7、8月间中美在黄海海域发生过军演风波,造成严重对峙,类似的情况今后还会发生;在东海,美国已经宣布钓鱼岛在美国的“防御”范围内,并且美国多次宣布不承认中国设立的东海防空识别区,可说中美在东海的对峙与对抗已经常态化;南海海域美国也已经深度介入,中美海军的飞机舰艇已经发生多起近距离摩擦事件,未来类似的情形只会加剧。这样看来,中国周边的沿海海域的确都是太小了,已经容纳不下中美两国了。

  

  如此看来,中美今后也只能到广大辽阔的太平洋上找出路了。但指望美国给中国提供出路那是妄想,不管中美联合军演搞得多么热乎,不过都是骗人的把戏;指望日本也完全不可能,日本正力图把中国海军封锁在内海。中国必须自己去找办法。中国怎样才能在太平洋上找到自己的出路呢

  

  问题恐怕还得从俄罗斯这里着手。

  

  众所周知,俄罗斯与日本之间有一个南千岛群岛问题,双方之间有着巨大的分歧,这个地方中国最容易下手,比如,中国可以与俄罗斯联合开发港口机场,甚至可以探讨租用乃至购买其中的一部分。有关这个问题,笔者在2013年5月曾写了一篇题为《中俄可以协商购买南千岛群岛》文章,已就这个问题作了相应的说明。

  

  更重要的是,整个俄罗斯远东有绵长的海岸线,这些海岸线濒临广袤的太平洋,期间没有任何阻隔、障碍。而现如今的情况是,日渐萎缩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已经无法填补前苏联太平洋舰队留下的军事战略空间,以至于整个北太平洋都成了美国海军为所欲为的跑马场。

  

  设使俄罗斯漫长的太平洋岸线能为中国所用,设使中国海军可以纵横北太平洋,这将带来怎样的战略收益呢

  

  首先是中国海军将因此摆脱第一乃至第二岛链的封锁,获得空前的战略与战术行动自由。

  

  其次,中国的海空力量将因此可以从背后袭击日本,让日本腹背受敌;中国的武装力量离北美大陆更加接近,对美军造成直接的军事战略压力。

  

  最后,这将在战时起到攻敌所必救的效果,以间接战略路线调动敌人,只有把美国牵制在太平洋,才更有助于打破美日集团在南海乃至印度洋对中国的围堵。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所要突破的只有一点,即中国的“集体自卫权”。现如今日本满世界嚷嚷要行使“集体自卫权”,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是,中国却对此噤若寒蝉、不敢越雷池一步!其实,只要中俄两国之间突破军事联盟这个坎,上述问题就可迎刃而解。走向世界的中国不能永远没有海外军事基地,而从实际战略需要来说,俄罗斯远东地区面向太平洋的海空基地更适合中国,相比于人们所瞩目的瓜德尔港,这些地方更重要、更直接、更有效,也更具有现实可行性。

  

  解决与俄罗斯之间的“集体自卫权”问题,中国不但拥有了广阔的太平洋舞台,还可能一跃而成为一个全球军事大国。设想一下,如果中国武装力量有朝一日部署到黑海沿岸和波罗的海旁边,整个欧洲将以怎样的眼光看待中国,它们还敢在中国面前趾高气昂地装洋大人吗北欧的那几个蕞尔小国还敢把诺贝尔奖给中国的异见人士吗

  

  这是笔者的一个理想,一个愿望,也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现实。

相关文章 张志坤:为民族复兴赢得时间和空间张志坤:英国放下了的身段什么时候再次拱起来如果日本再次侵略中国,谁会成为新时代的汉奸张志坤:“欧洲是化解西方阻力最现实的突破口”吗张志坤:无耻没有底线,对日本不可低估。张志坤:当代中国对外关系的若干经典笑话张志坤:中国和美国,到底谁威胁了谁“民主”的奥秘究竟在哪里——比较近期世界上的三场大选中国什么时候能不跟着西方的声调说话张志坤:邪教在中国兴风作浪,说明了什么
标签:中国   太平洋   美国   俄罗斯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