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干涉尼大选失败拉美左翼势力再壮大
美国干涉尼大选失败 拉美左翼势力再壮大
莫 林
尼加拉瓜选举机构11月 7日公布的计票结果显示,前总统、左翼政党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桑解阵)总书记丹尼尔•奥尔特加•萨阿韦德拉赢得总统选举,时隔16年再次当选总统。
美国政府对奥尔特加当选反应谨慎,古巴和委内瑞拉等拉丁美洲国家领导人则感到欢欣鼓舞。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左翼领导人相继在尼加拉瓜、巴西、玻利维亚等国上台,拉美左翼联盟势力正逐渐壮大。
曾经当过总统
奥尔特加出生于尼加拉瓜北部琼塔莱斯省利伯塔德市。1962年,他进入马那瓜中美洲大学主攻法学专业,但是随后他便放弃学业,投身于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的工作。
奥尔特加是一个坚忍不拔的人物。1979年,他领导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推翻了索摩查家族的独裁统治,本人也成为民族复兴政府执政委员会协调员。1985年,奥尔特加担任尼加拉瓜总统,直至1990年在大选中被国家反对联盟的比奥莱塔•查莫罗击败。在1996年的大选中又败给制宪自由党的阿诺尔多•阿莱曼。2001年11月,在大选中败给恩里克•博拉尼奥斯。
然而,今天的奥尔特加身上已找不到上世纪80年代时的影子。那个时候,他是中美洲地区革命者的参照物,与古巴的卡斯特罗和萨尔瓦多的法拉本多•马蒂民族解放阵线之间是无条件盟友的关系。事实上自从1990年退出权力舞台之后,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还一直被奥尔特加掌握。他摒弃前嫌,与被他推翻的索摩查家族和反政府武装组织联合。
1998年,奥尔特加出现明显的右转倾向。他与时任总统阿莱曼达成“赦免协议”,以确保赢得支持和政权的交替。也有人说这个协议是经济和政治双重意义上的,奥尔特加和与他并肩作战的另外4名军队司令是如今尼加拉瓜最大的企业家,他们的业务遍布整个中美洲地区。
在与美国的关系中,奥尔特加依然保持着反帝声调,不遗余力地谴责华盛顿干沙尼加拉瓜内政。但是,在近几个月的竞选活动中,他的这种论调已经有所改变,有评论认为他已经准备好在互相尊重的框架内与美国修好。
这是奥尔特加的胜利
阿根廷新闻社道指出,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在大选中获胜,这是奥尔特加的胜利。
首先,许多尼加拉瓜人对多年来自由党政府推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加剧贫富悬殊已深感失望。其次,桑解阵在竞选活动中聪明地利用了以下因素和对手的错误:挨家挨户地给积极分子做工作。希望此举不仅限于竞选期间,而是成为桑解阵的工作方法。
桑解阵拥有广泛的基础,与反政府武装组织、一些索摩查家族自由党人士和前总统阿莱曼的顾问等结成广泛联盟。在竞选中,桑解阵一直主张和解与和平。它的确可以“遮挡”各派别在观点和价值观方面的深刻分歧。
桑解阵特别关注年轻人群体。自由党的错误帮助了桑解阵获胜。例如,自由党人矛盾而且攻击型的竞选风格,以及自由党候选人里索与前总统阿莱曼之间的联系。美国政府通过驻尼大使和其他人对大选施加干涉,在大多数尼民众中挑起民族主义情绪。
美国干涉失败
尼加拉瓜大选前夕,美国驻尼加拉瓜大使保罗•特里韦利直言不讳地敦促选民不要投票给奥尔特加,明确表示美国政府支持中右翼总统候选人蒙特亚莱格雷。特里韦利和美国商务部长卡洛斯•古铁雷斯都警告说,如果奥尔特加当选,可能破坏投资者对尼加拉瓜的信心,影响到美国向尼加拉瓜提供的经济援助。几名美国国会议员甚至建议,如果奥尔特加当选,美国政府就切断在美尼加拉瓜人邮寄给家人的侨汇。
公开干涉尼加拉瓜总统选举的美国政府11月7日对奥尔特加获胜反应谨慎,处境颇为尴尬。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戈登•约翰德罗说:“我们将在他们承诺和行动基础上,继续与他们的领导人合作,支援尼加拉瓜实现民主未来。”
率团监督尼加拉瓜选举的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说,美国国务卿赖斯5日与他电话交谈时保证,无论谁当选,美国将做出“积极和善意”的反应。卡特说:“我认为,毫无疑问,美国与尼加拉瓜未来的关系将取得进展。”
监督选举的美洲国家组织7日说,投票过程平静、有序、符合法律规定。面对这一结果,美国商务部长卡洛斯•古铁雷斯降低批评奥尔特加的论调:“我们期待与新总统合作。我们希望继续建立一种关系,发展两国贸易。”
奥尔特加当选总统,这使美国的后院拉丁美洲增加一支新的反美力量。目前,中美洲6国中多数都是亲美政权。奥尔特加当选总统后,这种局面将被打破。这对美国在中美洲的一统天下的政治态势十分不利。
拉美左翼阵营壮大
奥尔特加是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的挚友。在桑解阵进行反对索摩查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奥尔特加就得到了卡斯特罗政府的大力支持。在革命胜利后,古巴继续支持桑解阵政权。
今年年中,卡斯特罗生病入院。奥尔特加专程到古巴探视卡斯特罗。奥尔特加8月6日抵达古巴进行访问。他表示,相信卡斯特罗会很快重返工作岗位。卡斯特罗的另外两个朋友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和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也先后前往古巴探视卡斯特罗的病情。有人称他们是拉丁美洲的反美四斗士。
奥尔特加与查韦斯的关系也非同一般。查韦斯支持奥尔特加的手法也很特别:向能源匮乏的尼加拉瓜提供廉价的原油和汽油,但这些帮助并非通过尼政府,而是提供给桑解阵,再由其分配给老百姓。
查韦斯表示,奥尔特加当选尼加拉瓜总统后,拉美左翼阵营势力更加壮大。查韦斯此前预测,拉美地区的“极右翼”政府注定最终将消失,巴西劳工党领导人、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今年10月29日以压倒性优势赢得竞选连任,得益于民众对左翼候选人的强有力支援。
拉美地区下一轮左翼和右翼领导人的较量将于11月26日在厄瓜多尔上演。厄瓜多尔左翼政党“主权祖国联盟运动”候选人拉斐尔•科雷亚在首轮投票中得票率紧随另一候选人、绰号“香蕉大王”的阿尔瓦罗•诺沃亚。如果科雷亚当选总统,拉美地区左翼当政阵营将出现一张新面孔。
玻利维亚和古巴、委内瑞拉结盟,组建了拉美地区对抗美国的“铁三角”。加上奥尔特加,拉美地区左翼联盟势力将更加壮大。
(《环球视野》摘自2006年11月15日-11月21日《世界》)
相关文章 巴西学者:拉美“后新自由主义”的特点是什么?法国学者:三份历史文件构建走向拉美一体化的解放大业彼得拉斯:历史视角下的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反攻大陆,古巴国际主义50年社群社会主义:对极端自由主义的回应美国霸权政策的又一重挫:记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委内瑞拉:只有国有化和计划经济才能解决危机20世纪80年代墨西哥经济改革思想的失败2008年委内瑞拉地区选举:革命的温度计宋晓军:中国为委内瑞拉发卫星美国为何不爽索飒:全球化进程中的拉丁美洲传统作物(土豆篇)拉美危机的背后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