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中产阶级分析

2025-02-26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中产阶级分析

  

  ----------------------------------------------------

  

  一草

  

  现代化社会乱琢磨7 中产阶级分析

  

  本文要点:中产阶级成为社会成员的大多数,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消费型社会的新阶段;人类普遍的从整体利益出发的理性思维和行动成为了不可能,也就是说,人类社会整体的逆熵运作成为不可能。

  

  很多人都说:诸如美国、西欧、日本等现代文明社会,其社会稳定繁荣的一个根本条件是:中产阶级成为了社会成员的大多数。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来看,这话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中产阶级的经济地位使得人们能够以自己的个人利益为中心而思想,以个人利益的得失来衡量决定他们的行动;于是,民心自然各向极大发散,这使得以某一个统一的目标或口号而煽动凝聚起大批民众造反,威胁社会的安定,成为不可能。

  

  换句话说,一个社会进入了现代文明的基本条件是:中产阶级成为了社会成员的大多数。

  

  中国正在奔向现代文明社会。中国式的现代文明称为和谐小康社会,其目标也是使大多数中国人进入现代小康阶层——中产阶级。

  

  那么,马上而来的问题就是,什么是中产阶级呢?为了弄清中产阶级的概念,需要首先给出两个相关概念的定义。

  

  现代小康水平:解决了基本生存的温饱问题,兜里有了余钱闲款,人们有了经济能力为着非基本生存的进一步享受而消费购买,休闲的概念进入日常生活。

  

  现代民众意识:现代民众意识是以个人作为中心的,人们生活的目的和人生兴奋的中心是:自身个人利益的尽快最大化,以及个人愿望的有效实现。现代民众意识的特点是,对于个人拥有的享受消费物质和个人权利永远的不满足,和根本地不知足。

  

  中产阶级的定义:中产阶级的概念包括经济的和思想意识的两个方面。中产阶级在经济上起码是现代小康水平;思想意识则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完全的现代民众意识。根据其钱财拥有的程度,中产阶级分为下层、中层、上层。

  

  中产阶级现代小康的经济地位,和他们的现代民众意识是相辅相成的一回事,而不可以分割的。正是摆脱了忧愁拼命于基本温饱的困窘,兜里有了越来越多的余钱闲款之后的经济地位,使得以个人为中心享受消费的现代民众意识成为了现实的可能;而以个人为中心的享受消费的现代民众意识,反过来成为了人生的无穷动力,促进着人们拼搏奋斗,争取获得越来越多的享受消费之必需的余钱闲款,以及越来越大的个人为所欲为的权利,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经济地位。

  

  注意了,虽然都是被称作小康,现代小康水平的概念,根本地不同于小农经济经济时代的传统小康概念。几千年中国社会传统的“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康概念,是完全小农经济的小康概念,其特点是封闭而静止,不求进取,知足而长乐。

  

  现代小康水平的概念是开放而进取的:小康可不是目标,中康也不是目标,小康只是为了今后成为大款富翁明星的大康而立足的出发点,是现代人生目标所迈出的第一步;大康之上还有特康呢!现代小康与知足长乐无关,现代小康的特点是永远不知足,于是其快乐只是愿望达到的暂短一时,而不可能持久长乐。

  

  人们说起中产阶级,往往只注重他们消费享受物质方面的经济地位,而不见或是忽视与之相应的他们的现代民众意识。其实,作为中产阶级对于社会的影响,更是在于他们现代民众意识的急功近利的狭隘性和近期性(只顾及个人的眼前利益)。

  

  人们的经济地位决定着人们的思想意识,这个唯物辩证法的的基本原则确实是真理。

  

  与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相适应(还有他们所从事的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并且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顾全大局和长远利益的唯物辩证法的整体理性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来的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忘我的崇高理想。请注意:无产阶级并不是泛指一无所有的无家可归者;无产阶级是特指除了自己的劳动力而一无所有的,与大工业生产方式结合在一起的产业工人阶级(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和中期的产业工人阶级)。所以,现代文明社会里的无家可归者并不是无产阶级。

  

  与中产阶级的现代小康水平的经济地位相适应,并且相辅相成的则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只顾及个人眼前利益的非理性思维方式,以及尽早发大财进入社会上层的自私而贪婪的个人理想和野心。

  

  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的现代文明社会,工人阶级自五十年代中期起,就逐渐进入了中产阶级。经济上,工人阶级由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迅速脱贫,升级转变为吃有鱼和肉,住有房,出有车的中产阶级;思想意识上相应的升级转变则是:由解放全人类大公无私的深刻与远见,转变为以个人利益为中心自私贪婪的浅薄与庸俗。进入了中产阶级的工人阶级,与普通的市民老百姓同样的狭隘、浅薄与庸俗,没有了任何的区别。

  

  无产阶级的消失和中产阶级的形成,这正是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革命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失去了任何决定性的民众影响力(西欧国家),或是干脆销声匿迹(美国)的根本原因了。

  

  中产阶级成为社会的大多数,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了两大转折;或者使用更为现代的语言和时髦的说法则是,人类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形态。

  

  第一,人类社会由生产型社会转向消费型社会,休闲享受型社会。生产型社会: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型社会:消费决定生产。

  

  人类社会自有史以来,生产活动基本是为了解决人们生存所必需的衣食住行的物质需求的,生产能力和生产结果决定着人们的消费。非生存所必需的享受性消费,只有少数社会上层们有权有能力享受到。

  

  中产阶级成为社会成员的大多数,这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入后期(现代),为了资本的进一步扩大和利润的不断增收,必需扩大和深化国内买方市场的必然结果:将尽可能多的社会成员迅速转变成为积极热情高质量的消费购买者,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由生产型转向消费型。在扩大了的市场解决大多数人衣食住行的基本物质需要的同时,非基本生存所必需的享受性消费物质和休闲享受的概念,进入了普通老百姓的视野,扩大着丰富着人们的想象力,颠覆了人们传统的消费概念:由生存的必需必要,飞跃上升为追求奢侈物质享受,以及寻求各种满足感官宣泄和精神刺激的五花八门的时髦享受新方式。从此人类社会民众的思维与理性整体性无关,民心所向根本性地走向不可逆转的发散和极大发散。

  

  美国西欧各国进入了现代化文明社会:人民大众的享受消费决定生产,消费购买支持着生产,享受消费支撑着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运转。最近美国经济衰退的危机,美国政府的根本对策之一,就是发钱(退税)给能够马上把钱用来消费的老百姓,怂恿大家消费,从而刺激促使美国经济的回升。

  

  美国社会是现代享受消费型社会的典型样板,美国文化是现代消费文化的领军。在美国社会,各种享受消费物质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现代享受方式异想天开层出不穷。电视、纸、杂志、互联网,主流媒体、支流媒体得以生存的根本经济支撑,就是引诱人们消费购买的五花八门铺天盖地的广告;心理学统计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信息传播学等等,全都被拿来应用于如何能够最大有效地煽动起人们的享受意识,诱惑钩引出人们的消费购买情绪。美国的汽车广告都是在高声叫喊着一个月只要付区区的几百块美元,就可以立即享受到有着各种时髦豪华装备的新款汽车,尽极大可能地刺激鼓励人们只顾眼前个人享受,引诱老百姓上钩消费购买。美国等现代文明社会中现代人类追求享受消费的热情,那真是高万丈:有钱的当然要争先购买消费享受,没钱的也要想方设法借钱贷款消费购买享受。分期付款、信用卡等机制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吗。

  

  现代化文明社会是享受消费的海洋,主流媒体支流媒体的狂热鼓噪当然不用说,各种政府机构、小学中学大学、各类教堂则是直接间接地鼓动大家消费享受、激励人们攀比时髦,勤俭节约简单办事的一定是没钱购买消费的失败者(loser)。不懂享受不激情消费的人都是头脑有毛病的异类。

  

  休闲和享受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现代人类失去了知足的概念,不知什么是适可而止,不知何时应该停止。当人们还在为着基本生存的温饱而辛苦奋斗的时候,人们是有知足概念的:什么时候能够想吃肉就能够买肉,就满足了;什么时候能够有自己的房子就知足了,等等。但是当人们有了肉吃,有了自己的房子之后,扭头一看,别人还有新的更好的东西,当然自己马上就开始想要别的同样的新东西了。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正是充分地利用了人类的这个不知足的本性;现代化文明社会,则是将对于人类的这个不知足本性的利用,推向了最大化,极大化。

  

  人类非基本生存的享受性物质消费的商业化,是将人的不知足这个魔鬼放出了瓶子,人类社会自此走上了不归的自毁之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繁荣与人类社会的健康长存根本无关,与人类社会的合理性生存无关;市场经济追求的是不择手段地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享受性消费直接对抗于人类的理性和适可而止的自我克制能力,其利用依靠的是人类的感官和感觉;人类的享受欲望一旦开启,就没有了边界,很快趋向无穷。所以,追求利润无限增加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结合于人类无穷大的享受欲望,其结果一定是令人眼花缭乱头疼脑袋大的肤浅庸俗和疯狂,其未来则是人类社会趋向极端的无序。

  

  第二,民心不可逆地转向了极大发散,人民群众的普遍整体理性思维成为了不可能;人类大脑的思维功能退化,这个退化是质量级的退化而不是数量级的退化。现代全民教育的目标是将全民培养成为懂得如何主动追求奢侈享受、不断创新享受方式的高质量的现代消费购买者(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国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大众文化转向寻求感官刺激的肤浅、庸俗、喧嚣、疯狂。

  

  一个社会中产阶级形成大多数,使这个社会发生了质变,或者说(使用现代文明语言)产生了质的飞跃:人民大众自动丢掉了聚众造反的愿望,于是没有了威胁政府和社会安定的巨大潜力(一人一选票的民主竞选制度得以有效实行的社会基础);老百姓普遍地失去了整体理性思维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用不着了),主流舆论领导的社会文化肤浅而燥动。

  

  现代文明社会里中产阶级的实质:每个人具有了以自己为中心的小天地:经济上不用为基本的温饱问题而操心劳神,兜里有了余钱闲钱可以消费购买于进一步的享受;每人一选票的现代民主政治,给予了和保证了的个人为了自己利益尽快最大化,以及个人欲望的尽可能有效实现的机会和权利。人人只顾及自己眼前利益的文化一定是肤浅的——要深远干什么?

  

  我在美国教大学生二十多年,深感学生们的逻辑推理思维的能力是越来越不行了,更不要提抽象思维的能力了。学生们痛恨需要一定逻辑推理思维的数学和物理化学等学科,他们真的是玩不转逻辑推理了(并不是不努力,而是努力也不行了)。逻辑推理思维能力对于现代人的优越生存的竞争没有根本性的正面作用,于是,自然要退化了,适者生存吗。当然了,现代教育早已经市场化了,市场需要什么,学校就一窝蜂地培养什么:现代文明社会需要的是大批大量的积极、热情、疯狂的消费购买者,而不是冷静的理性思维着的思想家。

  

  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看,一个社会中产阶级的形成,就是说这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系统的大多数粒子,具有了自由运动的能量,从而系统(这个社会)的温度到达了临界值,自此之后熵增大于序增,开始了混乱大于秩序的走向衰落的阶段。

  

  2008-2-9

相关文章 司馬平邦:戳穿茅于轼这只拜富老狗的疯痴逻辑《民国往事》--中产阶级美学与上海的“日常”与“革命”想象中产收入阶层在隐性通胀压力下走向贫困橄榄型,金字塔型,枣核型和黑白两个世界“橄榄型”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略议“橄榄型”分配格局“蚁族”的梦想及未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中国青年最新转基因成果:赵高将金字塔说成橄榄“纺锤状”收入分配格局是一个阴谋和骗局邋遢道人:专家让三亿人“被中产”中产阶级青年的失望和不满
标签:消费   享受   社会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