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马恩论房地产的真知灼见所想到的本次房地产可能的调控结果
高山流水梦网友将两位无产阶级的理论导师关于城市住宅的语录摘录汇集,揭示了当前房价问题的阶级属性。既然现实如此,那么房价调控只是演给“民众”看的戏,房价只是榨干剩余价值的工具之一。因此,无论如何能在城市特别是发达的中心城市置业都将是属于少数人的游戏,大多数人的梦想,幻想国家的调控使多数人买得起房子是愚蠢的,国家这样做其实只是在偷换概念。国家本来的义务是免费为国民提供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等的,经过这些所谓的调控,愚昧的屁民将忘记这一点,反而接收这些应该花钱购买的理念,国家时不时的放松一下绳索,使奴隶们松一口气,愚昧的奴隶就山呼万岁了。
以下是高山流水梦的博文。
今天中国的发展模式,都是欧洲国家走过的路,我们是踏着历史的巨轮,不断重复过去的悲剧。自视房产言论甚高的任志强先生,今天低调得“从了”,因为他知道政府掌握的核武器是什么,我们替任先生提醒一下房地产商们:政府的核武器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请大家看看恩格斯当年研制的核武器吧:(这一段我不认同,现在的政府是资产阶级政府,不可能践行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
住宅问题缺乏的本质:
住宅缺乏现象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这种现象是资产阶级社会形式的必然产物;这样一种社会没有住宅缺乏现象就不可能存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495页
现代国家不能够也不愿意消除住宅灾难。国家无非是有产阶级即土地所有者和资本家用来被剥削阶级即农民和工人的有组织的总和权力。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519页
资产阶级社会的实质正是在于既希望保全现代社会一切祸害的基础,同时又希望消除这些祸害。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494页
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537页
住宅缺乏现象也是这样.。现代大城市的发展,使某些街区特别是市中心的地皮价值人为地提高起来,往往是大幅度地提高起来。原先建筑在这些地皮上的房屋,不但没有提高这种价值,反而降低了它,因为这种房屋已经不适合于改变了的条件;于是它们就被拆毁而改建别的房屋。首先遭到这种厄运的就是中心的工人住宅,因为这些住宅的租价,甚至在住宅中挤得极满的时候,也永远不能超出或者最多也只能极缓慢的超出一定的最高极限。于是这些住宅就被拆毁,在原地兴建商店、货栈或公共建筑物。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472页
住宅缺乏现象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这种现象是资产阶级社会形式的必然产物;这样一种社会没有住宅缺乏现象就不可能存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495页
解决住宅缺乏问题的途径:
要消除这种住宅缺乏现象,只有一个方法:消灭统治阶级对劳动阶级的一切剥削和压迫。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470页
把属于有产阶级的豪华住宅的一部分加以剥夺,并把其余一部分征用来住人,就会立即有助于消除住宅缺乏现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503页
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存在的时候,企图单独解决住宅问题或其他任何同工人命运有关的社会问题都是愚蠢的。真正的解决办法在于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工人自己占有全部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525页
现代各大城市中有足够的住宅,只要合理使用,就可以立即帮助解决真正的“住宅缺乏”问题。当然,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剥夺现在的房主,让没有房子或现在住的很挤的工人搬到这些住宅里去。只要无产阶级取得政权,这种有关社会福利的措施就会象现代国家剥夺其他东西和占据住宅那样容易实现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485页
住宅问题,只有当社会得到充分改造,以致可能消灭城乡对立,消灭这个现代这个资本主义社会里已弄到极端地步的对立时,才能获得解决。……并不是住宅问题的解决同时就会导致社会问题的解决,而只是社会问题的解决,即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废除,才同时使得解决住宅问题成为可能。想解决住宅问题又想把现代大城市保留下来,那是很荒谬的。但是,现代的大城市只有通过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消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502-503页
谁宣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铁的规律”不可侵犯,同时又想消除它们的种种令人不快的但却是必然的后果,他就别无他法,只好向资本家作道德的说教,这种的动人作用一受到私人利益的影响,必要时宜受到竞争的影响,就会立刻消散下去。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496页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倾覆,旧社会所特有的一定占有形式就将成为不可能的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548页
消灭城乡对立并不是空想,正如消除资本家与工人间的对立不是空想一样。消灭这种对立日益成为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李比希在他论农业化学的著作中比任何人都更坚决地要求这样做,他在他的这些著作中的第一个要求总是要人把取自土地的东西还给土地,并证明说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存在阻碍了这一点的实现。……只有使人口尽可能地平均分布于全国,只有使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发生密切的内部联系,并使交通工具随着由此产生的需要扩充起来——当然是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前提,——才能使农村人口从他们数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栖息在里面的那种孤立和愚昧的状态中挣脱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543页
由劳动人民“实际占有”一切劳动工具和全部工业,是同蒲鲁东主义的“赎买”办法完全相反的。如果采用后一种办法,单个劳动者将成为某一所住宅、某一块农民土地、某些劳动工具的所有者;如果采用前一种办法,则“劳动人民”
将成为全部住宅,工厂和劳动工具的集体所有者。这些住宅、工厂等等,至少是在过渡时期未必会毫无价值地交给个人或协作社使用。同样,消灭土地私有制并不要消灭地租,而是要求把地租——虽然是用改变的形式——转交给社会。所以,有劳动人民实际占有一切劳动工具,无论如何都不排除承租和出租的保存。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544----545页
赎买出租住宅并把住宅所有权转交给原来的承租人,根本不能触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现代的大工业和城市发展情况下提议这样做是既荒谬又反动的;恢复各个人对自己住宅的个人所有权,就是后退一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546页
劳资关系的实质:
我们现代的社会制度使资本家有可能按照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来购买劳动力,迫使工人的劳动时间超过再生产偿付劳动力的价格所必须的时间,而从这个劳动力中榨取远远超过其价值的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471页
工人受剥削现象所环绕的关键是: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而资本家利用这种交易来强迫工人生产出比构成劳动力的有酬价值多得多的东西。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481页
任何地方都在于大工业的发展及其后果:一方面是资本的积累和积聚,另一方面是无产阶级的积累和集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526页
一方面是被本身的生活条件必然引向社会革命的那个阶级即无产阶级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一发展到超出资本主义范围时就必然要把它爆破,同时这些生产力又提供了为了社会进步本身而一举永远消灭阶级差别的可能性。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535页
人们往往忘记他们的法权起源于他们的经济生活条件,正如他们忘记了他们自己起源于动物界一样。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539页
先前那种同园艺业和耕作业相结合的农村家庭工业,至少在正在发展的国家里,曾经是保证工人阶级物质状况可以过得去而且有些地方是过得相当不错的基础,但同时也是工人阶级精神上和政治上极其低下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464页
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观认为奴隶制是公平的;1789年资产阶级的公平观则要求废除被宣布为不公平的封建制度……所以关于永恒公平的观念不仅是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539页
资产阶级的财富立场:
自从资本主义被大采用时起,工人的物质状况总的来讲是更为恶化了,——对于这一点只有资产者才表示怀疑。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478页
为阶级差别辩护的最后理由总是说:一定要有一个阶级无须每日疲于谋生,使它能为社会从事脑力劳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470页
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关于“住宅问题”的解决办法的核心就是工人对自己住宅的所有权。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463页
认为工人应当购买自己的住宅这种思想本身,又是建立在那个反动的蒲鲁东主义原则上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483页
农村大工厂主,尤其在英国,没有这种也 早就确信,修建工人住宅不仅是工厂建筑工程的一部分,而且还带来丰厚的收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505页
无论是大有前途的开端也好,或是繁华的移民区也好,都没有丝毫意义。因此他现在就向资本家证明,他们从修建工人住宅方面获得多么巨大的收入。换句话说,他企图向他们指出一个欺骗工人的新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509页
官僚愈来愈轻视把盗用公款作为增加收入的唯一手段;他们把国家公职置之脑后,一味追逐收入更多的管理工业企业的职位,……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520页
资本是对他人无酬劳动的支配。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499页
货币借贷资本的利息,只是利润中的一部分;不论工业资本的利润或商业资本的利润,都只是资产阶级以无酬劳动形式从工人阶级那里夺去的剩余价值和的一部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486页
综合上述所引,我们可以看出恩格斯研制的解决住宅问题缺乏的“核武器”结构:资本家财富的本质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他们一直用舆论掩盖这个财富秘密,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是住房问题缺乏的真正症结所在,解决的路径就是废除私有制,消灭剥削,实行真正的无产阶级专政。这就是当年共产党人组织人民反抗压迫和剥削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就是人类解放的路径。(语录提供张旭)
以上是高尚流水梦的博文,我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既然现实是资产阶级将通过住房反复榨取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使无产阶级背负压力不得不忍受剥削。那么在革命无门的现实面前,适时出手买房还是自保的必要手段。
个人认为本次调控绝不可能降房价。不但如此,打着调控的旗号出台的政策反而会造成房价大涨的结果。
本次调控最有影响力的政策是清查囤地和预售房款的监管制度,之所以说最有影响力不是说能降房价而是说后果最严重。
首先,清查囤地将使地产商将资源投入到闲置土地的开发上,由于这些土地是以往低价拿到的,因此房价不涨也能获得不错的毛利率,因此清查囤地确实能起到加大推盘量的同时房价不涨,甚至小幅下跌的效果。
其次,预售款的监管将使地产商的投资回收期拉长。在地价和房价不变的情况下,投资回收期的拉长将使地产商的年化投资回率降低。股市上地产股的下跌应该说这个原因是最有力的。所以以后地产商会不会再投资新的项目就成了问题,因为资本是逐利的,没有必要的收益率是不会投资的。因此,在将囤积土地开发以后,新的开发项目将减少。
再次,由于预售款的监管。未来能拿得起新项目的将都是资本实力大的地产商,小地产商将退出市场。
第四,由于预售款的监管,即使房子卖得快钱也要到项目结项才能完全回收资金。这样,地产商将不急于将房子预售完毕。所以,未来反而没有降价的欲望。
第五,2004年的监控最终结果是土地招拍挂制度的全面实施。政府完全垄断土地的供应。本次预收款监管制度的实施将使政府再次掌握一个设租寻租的渠道,因此这个制度就像证券账户保证金的三方监管一样一定会实施。造成房地产开放成本的的提高。大家回顾一下2004年招拍挂制度实施后的房价走势就可以明了未来房价的可能趋势了。
房地产业是一项资本密集型产业,大的资本投向就是地和资金。2004年招拍挂制度使政府垄断了土地渠道,直接造成2005年竣工面积达到顶峰后2006年的竣工面积大滑坡,直到2009年才接近2005年的竣工面积。2005年下半年房价的飙升难道真的是炒房者、投资客或者丈母娘们造成的?
开发商手中适量的土地储备就像其他行业的存货一样,任何企业都是要有存货的,不然生产就有可能发生间断。我不是在为开放商囤地辩护,恶意囤地确需打击。但是政府现在出手打击囤地将使未来开发商手中没有土地储备,预售款监管又将使开发商手中资金周转率下降,未来投资意愿下降。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市场上将出现新盘的真空期,或者说市场上无房可买。那么2006年房价的暴涨会不会再来?
还有,资金和土地的集中控制会导致投资行为的一致性,也就是说造成开放商集中投资和房屋的集中上市,那么未来会不会造成一个时点房价突然崩盘导致金融风险的突然释放,造成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