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谁有隔行跨科目学术评判的资格?---也谈方舟子和肖传国的是非

2025-02-26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谁有隔行跨科目学术评判的资格?  

  

   ---也谈方舟子和肖传国的是非  

  

  许 晓 黎  

  

  方舟子被人打了,对于其本人来说,是疼并快乐着,像这样伤其筋骨,却落不下后遗症的打正是方舟子求之不得的:被打,强词夺理就名正言顺了,就算确系小人,也会理直气壮的叫屈,何况方舟子这种“正人君子”!打人,肖传国纵然你有何等委屈,就算你是正人君子,也会百口莫辩的沉沦,何况你这种“迂腐小人”!  

  

  一个文人,有什么纠纷非得用武力来解决呢?  

  

  肖传国学术是假的吗?这点不像,其学术成果在美国十几家医院进行临床研究,还有很多国际专家对其在中国受到的质疑表示不理解,中国人历来不相信自己人,认为外面的月亮比中国圆,为什么像肖传国这样墙里开花墙外香的中国人,回国来用自己的学术成果做点事情就这样难?不但得不到推广,还被冠为作假,终于不堪受辱,用自己不擅长的方式再一次成就了人家的打假事业,自己锒铛入狱。这件事有几个问题必须搞清楚。  

  

  一、谁有隔行跨科目学术评判的资格?  

  

  科学技术的复杂性是众所周知,隔行如隔山,在相同专业不同科目之间存在大量盲区,就是完全相同的科目在学术上的分歧,在没有水落石出形成定论以前,也是很难分出谁对谁错,就算百年权威也有被质疑的时候,如此复杂,所以科学要求严谨、细致、系统、全面的去认识学术本身,因此科学界评判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学术项目,一般都要成立专门的学术委员会,一般的业内人士有几个具有评判他人的资格?更不要说一个门外汉!  

  

  科学技术总是要不断探索和验证的,在未知的行业,学者总是要进行各种假设然后实施,并对研究数据进行论证,科学研究总不可能一次成功,科学研究总是失败多于成功,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走向成功,请问我们能够把这些研究过程中失败的大量案例和假设,当作学者作假的例证吗?  

  

  如果科学技术不用探索,就能找准方向,就能一次成功,纵观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人具有这样的水平,包括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相对论就是一个最大的假设,而且爱因斯坦借这个假设成名,其全部的幸福和名利完全建立在这个假设之上,相对论至今只能旁证,而不能直接证明,这里面有没有假的成分?(建议方舟子将此作为重大打假项目)  

  

  如果科学研究不允许失败,只能是完全没有假设的探索,世界上只有神能够办到,那就是上帝的手。在专业研究上无所建树的生物化学博士放弃自己最擅长的专业,用几乎门外汉的医学知识,面对医学界研究本专业数十年、并得到国际国内同行专家的认可和尊敬的医学专家,进行医学研究方面的打假,这不是针对肖传国一人,而是包括所有相关专家的辛苦工作和经验,方舟子是神吗?  

  

  二、是神还是棍?  

  

  方舟子是神吗?我相信问一百个人,只有一个人会说方舟子是神,那一个人就是方舟子自己!  

  

  学术打假,一个天大的题目,一个全世界的学者除方舟子外没人愿意做的事情,一个全世界的学者都不会、也不敢认为自己能够具有隔行跨科目评判的资格,如果具备这个资格,他就是古今中外的第一位科学神人(如此,爱因斯坦给某人提鞋都够不上资格),如果不具备这个资格却欺世盗名,那么他就必定是个伪君子、真小人,如此的反差,方舟子为什么要做?方舟子为什么敢做?  

  

  1、神的谎言----打假还是假打  

  

  中国当下确实学术作假泛滥,这是谁也无法回避的事实,这也是方舟子在学术上难有建树一筹莫展的时候,转投打假行业的根本原因,这行业有作大做强的空间。  

  

  然而,通晓全部科学技术并站到制高点对所有专家们进行评点,这样的神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人全世界肯定没有,所以完全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打假显然方舟子不具备这个能力,也就是说其学术打假只能是有名无实。  

  

  如何在不具备学术打假能力的情况下把打假事业发展下去,这是方舟子初涉这个行业的关键,值得其庆幸的是,其作为科学技术业内人士知道科学研究的软肋在哪里!  

  

  软肋1、大量的假设和失败案例可以随手牵来,在研究没有成功以前,这些都是让专家百口莫辩的事实。  

  

  打假者:“试验没有成功吗?”  

  

  学者:“是的”  

  

  打假者:“试验没有成功,你这个命题是个假命题?  

  

  学者:“对,假命题。”  

  

  打假者:“假的,你为什么造假?”  

  

  学者:“我没有造假,这是试验。”  

  

  打假者:“试验证明你的研究是假的,对吗?”  

  

  学者:“对,证明我的研究不成立。”  

  

  打假者:“不成立,就是假的,你为什么造假!”  

  

  专家默默无语,  

  

   软肋2、文人总是重视名利的,却又不具备政治家的厚颜无耻和铁的手腕。在经过以上质问后,假的质疑是不能辩驳的,否则越描越黑,文人大多保持沉默,方舟子需要的就是你保持沉默或者蹩脚的辩驳,假的绞索已经套上文人,你不挣扎就套你一辈子,你挣扎就会越套越紧。文人的清高总是不屑于政治手腕和强势动作,所以方舟子不担心生不如死的复和彻底的封杀,至于像肖传国这样的小儿科,简直就是自取灭亡,成就了打假美名,方舟子一定会躺在病床上祈祷上苍:“让如此的山雨来的更多些吧!”  

  

  如此打假,不在乎是不是真的打倒了作假者,而在于能够吸引多少眼球,能够有多少家媒体关注,因此打假对象必须要利于炒作,关键点如下:  

  

  三能够:(1)名气够不够大,能不能够产生规模效应?(2)学术问题是否存在争议,能不能够不断发酵?(3)文人的清高和政治、强势明显分离,草根度是不是够纯?  

  

  综上所述,方舟子选择学术打假,是利用行业无可避免的缺陷和文人的清高的本性,从而成就自己假的打假事业,正是假作真时真亦假!  

  

  打假者:汪晖不是跳下去了吗?  

  

  打假者:肖传国不是也跳下去了吗?  

  

  打假者: 你为什么不跳?  

  

  下一个是谁?  

  

  2、棍的本性----我打谁?  

  

  一个把假的打假事业做到全国,并迅速蹿红,方舟子还以科学家的身份在中央电视台探索节目里面作为权威露面,可笑的是,不是用生物化学的专业知识来成就自己生物化学的事业,而是利用打假成名来成就自己放弃多年的生物化学事业,中央电视台也确实够娱乐,找一个放弃了自己专业十余年的人来作为该专业的权威,向公众传输也许他自己都不感兴趣的知识,中央电视台太有想法了!太有才了!  

  

  以上,正是方舟子想要的,也算是借打假行名利之实的结果,打假可以出名,打假可以名利双收,但是打假是一种损人利己的行为,被方舟子打假的人数众多,而且都是一些在一定范围内的名人,为什么方舟子只在腰上挨了一锤呢?要知道,我们有些上访者和记者,被人关押、殴打,甚至拘捕、判刑,只因动了人家的忌讳,看来,这个打假也是有学问的。  

  

  打假,有的假是不能打的,这一点,方舟子也是深知国情的,中国的假酒、假奶粉、假桥、假楼房、假政绩层出不穷,比比皆是,这些涉及到权力和强势集团,甚至黑社会,方舟子是绝对不会涉足的!这些真的假东西是万万不能打的。这就是打假行业的潜规则和禁忌,归纳为三点:  

  

  三不能够:(1)名气不能太大,尤其是容易惹起众怒的(2)政治权力是敏感的,绝对不能够触及权力中心的强势力量(3)没有从来的朋友,只有绝对的利益,为了利益不能够伤及自己人  

  

  综上所述,熟知学术行业的缺陷,利用文人或名人的清高本性和人性弱点,用假的打假行为进行智慧绑架或道德绑架,通过媒体传播的方式,达到其名利双收的目的,这就是方舟子学术打假的实质,这种行为不但是对学术精神的污蔑,更是对科学研究的负面刺激和人为损害,也把打假变成了完全的功利利己手段,让打假成为小人的凶器,卑劣的阶梯!  

  

  三、他离开主流媒体就会改行  

  

  在方舟子打假中,其从来不会组织一个专业委员会进行研讨,热衷于在网上发布和接受主流媒体的采访,现代主流媒体这个科学的绝对门外汉和世俗的鼓吹者,无论多么严肃的事情都会被其娱乐化、片面化,科学被娱乐,当事人被炒作,媒体不但在改变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轨迹,而且也成为一种助纣为虐的工具,因为没有谁具备隔行跨科目学术评判的资格!  

  

  科学的事情让专门委员会去做,而不是媒体通过片面之词来评定,为了维护科学的严肃性,请不要用娱乐的态度去进行科学道,请不要给所谓学术打假提供宣讲的平台,让方舟子向专门的学术委员会递交打假告吧!  

  

  我相信,离开主流媒体的他就会很快改行。因方舟子的实质是:打假是假,作秀是真,维护科学是假,沽名钓誉是真,他真正的主场是名利场,而不是科学研究场,他真正的主业在媒体公众场所,而不是打假的正义场所。  

  

  总之,正是中国权贵暴利经济特色成就了方舟子以假打假的特色,肖传国就是被这种特色蒙昏了头,被逼无奈到买凶打人,最后锒铛入狱。对于此事件,公安破案之迅速,媒体大肆渲染,鲜有同情肖传国的不幸遭遇和对其研究项目担忧的声音,看来真正的知识分子和科学研究在中国不受重视,中国重视的是公众人物,是政治明星,是强势人物。我不敢想象,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被伤得有多深,一个在医学界享有国际知名度并受到国际同行尊敬的科学家出狱后,还愿不愿意留在国内?  

  

  这些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生存的土壤越来越不好,首先是官本位思想,这种思想严重束缚了学术思想的自由性和创新能力;其次是功利主义,没人甘于寂寞,没人潜心研究,真正能够做出点国际认可的成果的专家不多,像肖传国这样能够被国际尊敬和认可的就是凤毛麟角;最后是对知识分子的不尊重,甚至将其清名作为炒作的对象,让其疲于应付各种非议,像肖传国这样简直就是中国学术结悲剧!为什么像其这样的知识分子在国内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为什么学术界任凭所谓的个人恩怨去伤害一个具有国际科研意义的人才?难道非要等到其拿到了诺贝尔奖,我们又宣布:又一个华裔科学家来自中国!  

标签:学术   一个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