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黑龙江东宁县长警告拆迁户勿以卵击石

2025-02-26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黑龙江东宁要求消除所有平房 警告拆迁户勿以卵击石2009年12月17日 大众网  

  要求三年消除县城所有平房 公众质疑政府既是拆迁主管部门又是拆迁人

  

  拆迁项目

  

  县城剩余60万平方米平房

  

  政策背景

  

  全县连续3年土地出让金超过5000万元,今年又提出“三年内拆除县城内剩余的60万平方米平房”的要求。

  

  质疑声音

  

  政府利用权力制作“拆迁人”所需要的各种文件和资料,利用权力自己审查自己“申请资料”,自己给自己颁发《拆迁许可证》,自己给自己仲裁。

  

  东方早记者 王全宝 发自黑龙江省东宁县

  

  黑龙江省东宁县,号称黑龙江首个人均收入超万元的县,在连续多年大规模拆迁的基础上,又在今年初提出三年内拆除县城内剩余的60万平方米平房。拆迁也为政府带来不菲的收益——全县连续3年土地出让金超过5000万元。

  

  然而,早记者赴东宁县实地采访了解到,在东宁“拆迁大跃进”背后,却隐藏着“拆迁听证会光听不证”、“拆迁主管部门同时也是拆迁人”、“政府利用权力制作‘拆迁人’所需文件资料,再自己审查自己的‘申请资料’,自己给自己颁发《拆迁许可证》,最后再自己给自己仲裁”等一连串问题。而东宁县的拆迁工程也同时引发了拆迁户被打,甚至自焚等诸多冲撞。

  

  “三年内消除所有平房”

  

  郑希广,是东宁县人大常委会退休干部。半年多过去了,郑希广一直很郁闷。自从自己的房屋被拆除之后,自己和老伴就一直暂住在女儿的家里。回想起自己被拆迁的经过,老郑就一直叹息。在接受早记者采访期间,老伴一直劝他,“都过去的事情了,不要再提了。”

  

  2008年4月,郑希广所在平房贴出拆迁公告称,近期将进行棚户区改造。郑希广4幢平房加上小院子约280平方米。政府拆迁评估之后,郑希广发现政府的评估价与自己认为的市场价相差甚远。“政府评估只给29万元,而按照市场价格至少要45万元,在没补偿之前我是不能搬走的。”但是,令郑希广意想不到的是,这次所谓“棚户区改造”是大动作,三年内要消除的是所有的“平房”。

  

  郑希广称,在与政府拆迁办谈判无果后,拆迁办召集开发商及纪委等组织了两次听证会。“说是听证会 但光听不证,价格也没谈拢。”郑希广称。

  

  2009年5月2日,东宁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给郑希广下了行政强制拆迁通知书。拆迁那天,郑希广和老伴没有去。“我不想看到房子被拆除。”

  

  四大部门全力支持强迁

  

  5月11日下午,东宁县委书记孙永先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检查了县城棚户区改造工作进展情况时说;“省政府提出要用五年时间完成县级棚户区改造,我们东宁县要在三年内完成县城棚户区改造。”5月27日,东宁县政府召开了棚户区改造动员大会。据参加大会的一位领导干部表示,“这次拆迁大会全县四大班子领导全部参加并且表态,纪委、法院、公安局、建设局等领导都表决心全力支持强迁。”县长任侃还告诫“钉子户”:不要以东宁人民为敌,不要以卵击石。

  

  早记者还了解到,2008年6月20日,东宁县纪委下发的《关于规范公职人员在城建拆迁中行为的通知》指出:拆迁过程中,作为其家庭成员或直系亲属涉及拆迁的公职人员要做好说服工作。公职人员或直系亲属包括子女、父母、岳父岳母、亲兄弟姐妹等,妨碍、阻挠城建拆迁和棚户区改造的,被列为“钉子户”的要相应追究该公职人员党纪政纪责任。对部门出现“钉子户”的,同时要追究其所在部门领导班子的责任。

  

  在东宁县采访拆迁户时,早记者发现拆迁户手里的拆迁裁决书的拆迁人均为东宁县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属于国土资源局的科室,该科室并不具有拆迁的职能。

  

  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姜明安教授认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规定,房屋拆迁人须是建设人、用地人。而土地收购储备中心以拆迁手段获得土地,再将土地转让,由他人建设,不符合中央政府规定的房屋拆迁人必须具有“拆迁补偿、安置”的条件。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没有资金,没有安置房屋,却以拆迁人身份代表政府买断被拆迁人的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再从出让土地中牟利,与拆迁规定不相符。

  

  相关道:

  

  国务院法制办已形成新的拆迁制度草案文件 北大5学者今赴国务院研讨修改

  

  北大学者沈岿、王锡锌、钱明星谈《拆迁条例》修改[实录]

  

  研讨要点:

  

  北大学者披露国务院研讨会聚焦拆迁条例六大问题

  

  建言审查拆迁条例学者:防止政府与开发商合谋

  

  专家回应为何《拆迁条例》比《物权法》更管用

  

  北大学者回应为何不断然废止《拆迁条例》

  

  北大学者:面对强拆 公民有权采取一切必要的合法手段

  

  相关评论:

  

  《人民日》评拆迁条例修改:应提供法律救济

  

  延伸阅读:   

  美国钉子户令开发商没辙 中国网友感叹(图)

  

  上海虹桥交通枢纽潘蓉夫妇强制拆迁事件背后的故事

标签:拆迁   自己   土地   政府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