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黄尔文:我来解答邋遢道人的疑惑——小岗村会成为另一种典型

2025-02-26 深度解析 评论 阅读
  

  黄尔文:我来解答邋遢道人的疑惑——小岗村会成为另一种典型  

  不久前“邋遢道人”出了一篇关于小岗村的文章:《看不懂有些人为什么折腾小岗村》。  

  

  文章中这样说:  

  

  “本来应该是小岗村的实践证明“前30年的农村经济政策是失败的,农村经济体制是错误的。”证明“恢复小农经济体制是正确的,小农经济能解决中国农村问题”。如果小岗村的经验没有这个意义,那么小岗村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典型。如果小岗村的实践是自从实现分田到户后虽然短时产出有增长,但很快停滞下来,收入水平与城市和其他未采用分田到户经济体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生活陷入混乱,组织化程度越来越差,那就恰好是否定“前30年的农村经济政策是失败的,农村经济体制是错误的。恢复小农经济体制是正确的,小农经济能解决中国农村问题”  

  

  上面一段话,道人用了两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从两个方面作出了“小岗村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典型”,小岗村实践不能否定“前30年的农村经济政策”(使用了一个“否定”……“否定(是失败)”……即“肯定”的句式)的推论。  

  

  这个论证过程比较严密,结论也是正确的。只不过说法有些“绕”。按照我等红尘中人,说起来总是直来直去:  

  

  “小岗村压根就他X地是个假典型!”  

  

  “用小岗村根本就无法否定前三十年!”  

  

  当然,那样说是道人的风格,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读起来回味无穷,可以让读者自己作出更明确的结论。那是一种高明的写作技巧,没有问题。  

  

  紧接着,道人点出了小岗村问题的实质:“小岗村今天的突出问题并不仅仅是依然贫穷,而是极度缺少组织化程度”。  

  

  因此,对这个假典型,对几个自私自利小农意识极重的的农民, “越是下大力气扶持”,越证明当年“忽悠起来的所谓农村改革是有问题的”。按照通常的想法,继续扶持这个假典型,只会越抹越黑,越扶显得当年越假。所以,按照那些人的逻辑,应当是“让小岗村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从热点中消失”, 就像小偷总想躲开偷东西的地方一样。  

  

  可是,不合逻辑的是,那帮人——就像小偷偷过了东西还要不停地到偷过东西的地方去晃悠一样,走了沈浩,再弄来个丁俊,仍然继续折腾小岗村,这下道人是不是真来了问题:“想不通他们折腾小岗村究竟是为了什么”。  

  

  或者道人已有答案,只不过天机不可泄漏?  

  

  本人不自量力来解答这个疑惑,但纯粹是凭空猜测,不足为凭:  

  

  首先,折腾小岗村的不是一帮人而是两帮人。  

  

  第一帮人是当年用小岗村建立假典型那一帮人。  

  

  他们的目的根本就不是为了找到一条发展农村经济的道路,而是有明确的政治目标:用一个假典型打垮集体经济,使农民只顾自己种田盖房子奔小康,不管国家大事,于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基础的“工农联盟”立即瘸了一条腿,不会成为他们干“大事”的阻力。  

  

  于是,一帮完全不知农村经济为何物的城市老爷突然对小岗村发生了兴趣。小岗村成了典型,在全国农村推广。历经艰难险阻建立起的集体经济一下子就垮掉了。大部分只顾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农民终日忙忙碌碌,对“工农联盟”这种远在天边的事情自然也丢到了九霄云外。  

  

  “政治家”的政治目的达到了。小岗村的利用价值自然也就没有了。小岗村的人的死活和他们本来就无关。这个烂摊子就像一双穿破了的鞋子,可以扔掉了。这就叫弃之如敝履。  

  

  所以,现在折腾小岗村的人必定不是第一帮人,而是第二帮人。  

  

  第二帮人是“市场经济”下的一帮“经济学家”。  

  

  “市场经济”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同义语。市场经济下的“经济学家”无非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执行人。这帮人同样也有政治目标,把资本主义经济渗透到全国农村,他们也需要有典型,但他们不讲,而是把这一点深深隐藏起来。  

  

  现在小岗村臭名远扬了。对他们来说,反而是好事:名声越臭,知道的人越多,越能来钱,将来作为榜样的力量越大。所以他们不怕折腾。  

  

  什么榜样?比如土地流转啊,土地兼并啊,土地出租啊,公司加农户啊,花样无穷无尽!但决不会是一条艰苦奋斗的走集体化的社会主义的道路,而是一条充满了诱惑力的资本主义农村化道路。  

  

  所以,对小岗村的人来说,他们暂时可以衣食无忧了,甚至盖起一栋栋小洋楼——既然有心“扶持”,总要付出,才可以“塑造”出一种“光辉”的榜样。这样,小岗村的农民暂时可以当一回“二地主”,他们可以靠出租土地为生——这是不思劳动不想走集体化道路不想艰苦奋斗的自私自利的农民的最好出路。  

  

  小岗村又会成一次“典型”,同样是“假典型”。因为中国10亿农民不可能全都翘起二郎腿,当上二地主。  

  

  但中国农村资本主义化以后的唯一结果,是土地的兼并,落到大资本的手中。这样,失去土地的大量农民,也包括可能住上小洋楼的小岗村村民的后代,要么在血汗工资的驱使下当农业工人,要么进入城市,和工业无产者竞争,抢夺他们的饭碗。  

  

  但中国农民实在太多了!农村容不下他们,城市也容不下他们。即使男的全都当民工,女的全都当妓女,也没有那么多“工作岗位”——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更何况,男的有年老体衰的时候,女的有人老珠黄的时候。这样,多余的农村人口怎么办?也包括多余的城市人口怎么办?按大资本的想法,必然是用转基因食品杀死多余的人口,或者驱使他们上战场,和俄国人或者阿拉伯人打仗,用战争杀死他们!  

  

  所以,折腾小岗村,必定是为了使小岗村再次成为“典型”。这次的“典型”,不仅具有更大的欺骗性,还有浓重的血腥味道。当然,小岗村还有另一条出路,艰苦奋斗,走社会主义道路。但他们目前无力走上这条道路,只能听“天”由命了!  

  

  这是道人需要的答案吗?  

  

   2010年2月7日  

标签:典型   他们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