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讲话解读之“三件大事”
早在建党七十周年时,党就指出:“七十年里,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做了许多事情。总起来说,就是三件大事:第一,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第二,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三,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件事情还正在做。 ”[1] 可见,“三件大事”并不是新提法。
但是,七一讲话对三件大事的论述,不是简单地“重复过去的故事”,而是有其新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抽象了国际意义。以往我们说到三件大事,一般会说明其国际意义,特别是对国际共运的意义。例如说,中国革命的成功,改变了世界范围的敌我力量对比,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反帝、反殖事业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等等。七一讲话则舍去了国际意义,只强调三件大事对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第二个特点,是抽象了过程。以往我们说到三件大事,一般会说明党是怎样办成三件大事的。比如,党创立了什么理论,提出了什么策略,是怎样和错误路线斗争的,有什么曲折和经验教训,等等。七一讲话则舍去了过程,直接说办了哪三件大事,办的结果如何,这个结果有什么意义。
第三个特点,是将改革开放列入革命序列,提升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讲话说::“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也是革命的说法,大概源于邓主席的南巡讲话:“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2] 但南巡讲话没有直接说改革也是革命,而且改革也是在改变“经济体制”的意义上说的。换言之,“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3] 的意义上,改革也是革命。七一讲话未加限定,直接说改革开放是新的革命,在党的正式讲话中应该是第一次。
兄弟对上述特点总的印象是:强调中国人办中国的事。或者说,中国党办中国的事。兄弟以为,党在某个时期强调事情的某一方面,一般来说是策略行为,并不意味党要模糊其固有的工人阶级本质和最终目标。而且,就目前中国社会现实状况来讲,大概也不允许党成为一个中性的党。值得注意的是,评论家们对第二个特点很感兴趣,都注意到七一讲话没有提党的“曲折过程”。但他们的解读意见却南辕北辙。网络评论家张宏民教授说,七一讲话不提党的“曲折过程”,放弃了以否定昨天(指文革)来肯定今天的方式,遏制了右翼势力“控诉”党的历史的政治图谋。[4]香港一家电视台的评论员则说,七一讲话没有明说挫折是什么,其实挫折就是指文革;七一讲话以这种“不明说”的方式告诉人们,中国社会的发展应谨防文革式改革。[5]这真是“故事人人会讲,奥妙各有不同。”套一句老话来说,香港的这家资产阶级媒体,以其灵敏的政治嗅觉和固有的阶级本能,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阶级教育课。看来,他们并不满足于中国人办中国事,还要追问是什么中国人、以什么方式来办中国的事情。
注释
[1]
[2]、[3] 《邓xp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370页。
[4]
[5]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