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建议中国拿出储备平抑市场的价格

2025-02-25 观点 评论 阅读
写给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一封公开信

建议中国拿出储备平抑市场的价格
近来中国物价涨幅有点大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应重视并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水灾、火灾、台风等自然灾害,矿难、泥石流、安全事故等灾害,国家早有了“响应式”应变措施。例如洪水还没有来的时候,根据气象预等资料,相关地区的有关部门会立即行动起来,或监测、或加固、或组织群众转移。例如安全事故发生后,一旦伤亡人数达到或超过了一定的数字,相关部门立即启动预案,调查组、善后部队立即出发、行动。并不需要再来一次怎样的会议,除非情形特殊。
物价是个大问题,处于战略性高度的某个位置,一分一毛都不是小事,尤其主食、副食、食用油、燃料等,老百姓天天要消费的,涨一分钱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多涨几分,负担沉重,再涨几分,就该饿饭了。或许蔬菜公司会说:只涨了几毛钱,现在大家的收入都超过千元了,几毛钱不算一回事。几毛钱原本不算一回事,但一斤涨几毛,几斤就是几块了,一月30天,就是百元了。你蔬菜公司会说只涨几毛钱问题不大,他食用油公司不会说涨十几块钱不算一回事?又是一百。煤炭公司不会说涨几百块钱不算一回事?再一百。你不算一回事,他不算一回事,纷纷地不算一回事,反正仅仅是涨了几毛钱、几块钱、十几块钱,但最后全部落实到老百姓身上,老百姓发钱给你了,还得发给他,你们许多人借涨价敛财,老百姓一人掏腰包,能掏几回?金山经不起这许多人的挖掘!
根本就不相信供不应求。不论是蔬菜还是食用油还是煤炭,还吃柴油,中央电视台总在吹嘘说增产了,究竟增产了多少不去管他,反正总比过去的产量高,这是谁都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当今的生活必需品完全可以满足老百姓的日常基本消费,某地减产,同时必定有其他地方增产,且减产地方相对总是少,增产地方现对总是多,整体看生活必需品只会越来越多。却出现物资短缺,但高价又能够买得到,什么意思?
无非奸商囤集居奇,人为制造紧张以便拉台物价,涨价牟利。且反复作为,简直把老百姓当驴了,想吃“活叫驴”就烧一锅油泼过去,娱而食。坏透了。
关于价格,应两条路走路,发达国家正是这么做的。一是基本生活必需品必须保证,二是奢侈消费同时存在。例如同样吃白菜,大小不分是普通消费,反正都是白菜。只吃个头一般大小,或专门挑选双片叶子、单片叶子的,是奢侈消费。奢侈消费,价格随便,但普通消费,必须在一定范围内,不允许价格离谱,谁离谱惩罚谁。这并不难。首先,国家有储备,情况明显有变,就该自动拿出来平抑市场价格。价格走低时候再吃进去储存起来。还有综合治理的种种手段,过去陈云在上海时候,那么乱也能治理好,今天人才济济,物资充沛,钱又多,小小的物价问题,算什么。还可以组织人员直接到生产地收购低价出售。
自前的房价也可以采用这种手段解决,国家可以组织建房或直接收购低价出售,我就不信国家斗不过个家。
北京中美创新联合国际疑难病研究院院长陈中华
标签:一回事   不算   消费   老百姓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