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钓鱼岛争端与日本的邪恶用心

2025-02-25 观点 评论 阅读
  

  钓鱼岛争端与日本的邪恶用心  

  9月7日,日本巡逻艇在钓鱼岛海域一手制造了“撞船”事件,并强行扣押我渔船、渔民;直至17日,在中国政府的一再强烈抗议和两岸三地人民愤怒声讨下,日本当局才被迫释放被扣渔船和14名船员,但仍扣留船长詹其雄不放,坚持要以日本的国内法对其起诉定罪。日本政府的这一蛮横做法,说到底,就是要从法理上造成“钓鱼岛是日本领土”的既成事实,这就是日本的邪恶用心,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能容忍。  

  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它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钓鱼岛列岛位于中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的东海海域,是台湾省的附属岛屿,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和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组成。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其中钓鱼岛最大,面积为4.3平方公里。  

  

  早从14世纪(明朝洪武、永乐时期)起,我国的历史文献中就有关于钓鱼岛的记载(见明代古籍《顺风相送》)。在1562年明朝浙江提督胡宗宪编纂的《筹海图编》一书中,绘有“沿海山沙图”,在福建省罗源县、宁德县沿海各岛部分中,就标明有“钓鱼屿”、“黄尾山”和“赤屿”等岛屿。这些历史文献足以证明,是中国最早发现并占有了这些岛屿,它完全合乎国际法中有关“先发现、先占有”确定领土主权的规定。  

  

  据香港《新》9月18日道,正值“9·18”事变国耻79周年之际,香港地图收藏家谭兆璋,向世人公开展示了百幅来自英、法、德、日的18世纪国际航海图,以证实钓鱼台的主权从古至今均属于中国大陆。他指着一幅1794年的英国航海图表示,图上的“钓鱼台”的译音,均用闽南话拼音,证明当时的中国人,已经发现钓鱼台,并拥有命名权及主权。  

  

  谭兆璋还指出,另一幅1752年的英国航海图更清楚列明,由台湾基隆镇前往“琉球那霸港”的航线,其中,钓鱼台属于航行标志岛,由此可知“钓鱼台”在外国人的眼中属于中国大陆的一部分。  

  

  日本在1785年出版的《三国通览图说》及其附图上,都用不同的颜色标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领土。  

  

  1972年,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著有《“尖阁”列岛——钓鱼岛的历史解析》一书,他以大量的历史资料与考证证实: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的领土。井上清在1996年7月重版该书时,在再版前言中特别强调:日本右翼团体在钓鱼岛的一个小岛上设置灯塔,想以此来表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日本的领土,而日本政府对此却未加丝毫干预。“这是东山再起的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严重挑衅”。  

  

  那么,明明是中国的钓鱼岛,又怎么会被日本侵占的呢?  

  

  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迅速走上军国主义向外扩张的道路。1895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钓鱼岛随台湾的“割让”而被日本侵占。  

  

  然而,日本军国主义好景不长,很快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覆灭。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正式颁布投降诏书,并“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政府。  

  

  《波茨坦公告》是1945年7月26日以美国总统杜鲁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名义,代表对日作战盟国(苏联于8月8日对日宣战后加入该公告)联合发表的一份公告,全称为《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

  

  《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声明中美英三国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战后对日本的处理方式的决定:  

  

  “(八)《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开罗宣言》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涉及日本侵占中国的领土必须全部归还: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我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与独立。”  

  

  根据以上已被日本天皇接受的《波茨坦公告》及《开罗宣言》内容,从国际法角度讲,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1、日本失去了自1914年一战以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  

  

  2、日本必须把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

  

  3、日本失去其他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

  

  4、日本放弃朝鲜半岛。

  

  1945年10月25日上午10时,“中国战区台湾地区投降仪式”在台北公会堂(今中山堂)举行。投降方是日军第十方面军司令官、兼台湾总督安藤利吉、日军第十方面军参谋长谏山春树等;受降方有代表盟军受降的受降主官、中国陆军上将陈仪,还有美国陆军上校哥德理、海军上校凯尔。先由安藤签署并递交《投降书》;接着,陈仪在受降后,通过无线电广播庄严地向世界宣告:

  

  “自今日起,台湾正式成为中国领土,所有土地与居民并置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主权之下。”钓鱼岛作为台湾的附属岛屿,尽管当时仍由美军占领使用,但从法理上其主权自然已随台湾同时回归于中国。(1971年12月,台湾行政院将钓鱼台列屿划归台湾省宜兰县管辖)

  

  显然,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国际法上讲,钓鱼岛都是中国的,而不是日本的。

  决不容日本的邪恶用心得逞  

  日本投降,美军对日本实行军事占领。二战结束,东西方冷战格局随之形成。  

  

  1947年4月,联合国通过《关于前日本委任统治岛屿的协定》,把北纬29度以南的琉球群岛和中国的钓鱼台群岛交给美国托管。1951年9月,日本同美国签订了片面的《旧金山和约》,明确将钓鱼诸岛连同日本冲绳交由美国托管。对此,中国政府郑重声明,指出旧金山和约是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对日单独和约,中国政府认为是非法的,无效的。

  

  为了笼络日本遏制中国,1971年12月美国又将钓鱼岛施政权交给日本,这使中日钓鱼岛主权之争浮出水面。日本为了与中国在钓鱼岛主权争端中获得更多筹码,一直希望美国介入;而美国虽期望通过与日本合作实现其亚洲战略的目的,但它更愿意在主权归属问题上留有余地。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归还冲绳的施政权,对尖阁列岛(即我钓鱼岛)的主权问题不发生任何影响”。  

  

  1972年中日建交,鉴于中日两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存在不同主张,中国政府从发展中日关系大局出发,在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时同日方达成了将此问题留待以后解决的谅解。  

  

  改革开放以后,中日经济关系迅速发展。1979年5月31日,邓小平在会见来华访问的自民党众议员铃木善幸时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即在不涉及领土主权问题情况下,共同开发钓鱼岛附近资源。目的是共同发展经济,不去涉及暂时不能解决的领土争端问题。  

  

  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争端,原本是可以通过随着时间的推延,不断改善两国的关系,再在适当时机,由政府间坦诚、冷静、务实的协商加以处理的。可是如今,日本居然一再制造事端,特别是此次的“撞船”事件,试图通过以日本的“国内法”方式加以处理,将中国领土一举并入日本,充分显示其邪恶的侵略用心,这是中国人民绝对不能接受的。  

  

  日本新任外相前原诚司日前公然宣称:“在东海,日本不存在任何领土问题,今后将继续坚决应对。切实保卫日本固有领土和领海是关系到主权的问题。”从根本上否认在钓鱼岛问题上与中国存在领土争端,这完全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显然,在钓鱼岛的主权问题上,日本因为无理可讲,决心想蛮干到底了。这是日本邪恶的侵略用心的大暴露,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1、认清日本这个民族侵略成性欺软怕硬的劣根性,必须予以坚决的回击。  

  

  从历史上看,日本这个民族历来是侵略成性欺软怕硬的。公元4世纪中期,还在日本的大和政权尚未完成国内的完全统一之时,它即开始向外侵略,发兵侵占了朝鲜半岛南端的任那(今斧山、金海一带),并不断向北蚕食。后来直至东南部新罗国的兴起,才收复失地,最终把日本侵略者逐出朝鲜半岛。  

  

  隋唐时期,中国国家统一、经济发达,进入强盛时期。日本虽为小国,但其侵略野心却是蛇呑象,屡屡侵犯与大唐友好的新罗国。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日本天智天皇以支援百济为名大举出兵朝鲜,并在白江口与唐军展开大战,挑起了中日历史上的第一次战争。结果,唐军“四战皆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炎灼天,海水皆赤”(《资治通鉴·唐纪》)。日军遭到唐军当头一棒,由此立即“变脸”,对中国转而由“蛮横”改为“恭顺”。屡向大唐派遣“遣唐使”,极尽谦恭之能事。此后据史书记载,“宋以前,皆通中国,朝贡不断绝”(《明史·日本传》)。  

  

  元、明之交,中国改朝换代。日本趁机侵扰,在中国沿海酿成“倭寇之患”,直至被戚继光扫平为止。1592年、1597年,日本军阀丰臣秀吉又两次入侵朝鲜,明军两次应朝鲜之邀给以猛烈反击,日本侵略军几乎遭受全歼。  

  

  进入近现代,由于晚清王朝与民国政府软弱无能,致使甲午战争失败,“9·18”之类侵华事件不断,中国屡屡挨欺受辱;直至全民族抗战实现,日本军国主义终遭覆灭。  

  

  2、认清日本“傍强凌弱”的外交伎俩,做好外交工作。  

  

  综观近现代的日本外交伎俩,可用“傍强凌弱”四字概括。就像一只恶狗,它总喜欢寻找一个强势主人,以便可以仗势欺人。明治维新后,日本总的外交战略是“脱亚入欧”,投靠西方列强,欺凌亚洲邻国。  

  

  一战前,资本主义国家中大英帝国的力量最强,日本就投靠英国,1902年签订“英日同盟”,借助英国的支持,与俄国争锋,灭亡朝鲜,侵略我东北;二战前,纳粹德国崛起,日本立马向希特勒靠拢,1836年11月同德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要做“东亚的主人”;二战失败,美国最强,它也顾不得曾给它嚐过原子弹的“委屈”,又傍上了美国主子,目的还是为了对付中国。  

  

  如今,日本在钓鱼岛争端问题上,自知与中国相较,其自身力量不够,又拚命拉美国下水,以便能狗仗人势地靠上“美日同盟”,实现其侵占钓鱼岛的野心。美国也想借此遏制中国,坐收渔人之利。  

  

  在识破了日本的鬼蜮伎俩以后,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历史教训,在外交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朋友,特别是遭受过日本侵略过的亚洲朋友,努力扩大爱好和平的力量,以防止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势力复活。  

  

  3、认清日本是个忘恩负义的民族,要理直气壮地揭露历史上日本的侵略罪行。  

  

  人类文明是从文字的出现才开始的。日本原是一个野蛮民族,迟迟未能开化。至公元9世纪,日本民族还只能用汉字来书写它们的史书——日本最早的六部正史——《六国史》。到了平安时代(794——1192),日本人才仿照汉字的偏旁形成了日文假名(片假名、平假名),慢慢地把假名与汉字夹在一起使用,这样,才算是有了自己的文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整个古代日本的发展完全是在中华文明的滋养下,才由蒙昩走进文明的,日本民族是完全靠吮吸中华文化的乳汁得以长大的。可是当这个民族成长起来以后,却反过来去加害哺育其成长的中华,这类历史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罕见的。  

  

  为了唤醒日本人民的觉悟,让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看清日本的侵略用心,我们有责任要理直气壮地去揭露日本历史上的一切军国主义侵略罪行,彻底粉碎其侵略阴谋,以捍卫亚洲与世界的和平。  

  

标签:日本   中国   钓鱼岛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