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中国经济危机与五个方面的财富掠夺

2025-02-25 观点 评论 阅读
  

  中国经济危机与五个方面的财富掠夺

  

  在当下中国,工厂倒闭,工人失业,民工返乡,老板逃跑,银行贷款收不回,工资奖金讨不到,大学生毕业求职艰难,……上述种种问题虽然并非完全普遍,但日益严峻却是不争的事实。从产业看,钢铁、汽车、电力、煤炭、有色金融、房地产……,一大批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比重的行业生产过剩,停产、减产、降价、三角债等情况也越发严重……。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的种种现象和事实表明,经济危机已经深深地困扰着中国。

  

  中国经济危机的性质与成因

  

  这场中国的经济危机的性质是什么?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危机是输入型经济危机,是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受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和牵连。这种说法是在有意回避中国自身的问题。中国经济危机的深层问题在于:
中国经济危机是暴发,是中国经济运行本身的问题以及国家财富分配方式所致。
中国过于倚重出口和投资的经济结构,在美国等国家消费严重不足时,终于暴露出了其危害性。中国庞大的低端制造能力,是与美国等国的消费能力匹配的,一旦美国等国相应的消费能力不足,中国就形成了过剩型的经济危机。
中国房地产市场――这个产;曾作为国家支柱产业的行业发展由于房价高企,远远超过了民众的承受能力而陷入了停滞和停顿,进而通过产业的传导作用,影响了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的钢铁、水泥、建材产业和大量民工失业,而钢铁、水泥等产业又影响了电力、煤炭、化工、运输等行业,这样,房地产行业的停滞和停顿几乎导致了国了经济发展的停滞和停顿。房地产的萎靡不振,也大大减少了依靠房地产税收和卖地收入的各地财政,财富效应因此大减。
中国的严重腐败以及市场经济极为不公平的利益分配格局,不断拉大了贫富差距,使得广大的民众虽然创造财富,但却没有充分分享到经济成就,因而缺乏实质性的消费能力。国内消费的不振,更突现了供应过剩的矛盾,而供应的过剩又形成了企业倒闭和失业浪潮,如此恶性循环,形成通缩局面。
中国经济危机不是单纯的经济危机,而是包含经济危机的社会危机、自然生态危机;由于自然家园的严重破坏,也隐含着民族长期生存发展的深刻危机。这就从根本上规定了,解决中国经济危机的方式,不应是一般金融、经济手段,而是要从政治、文化、经济等多个方面探求应对之策。

  

  发生在中国的五个方面的财富掠夺

  

  国家财富分配的不公平,导致了中国国内消费不足,这是中国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占有绝大多数人口比重的普通民众缺乏财富,也缺乏财富安全。造成中国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原因,是五个方面的财富掠夺:
第一个方面的掠夺,是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国家寄生主义对中国的掠夺。中国廉价出口的本质,是资源和劳动的流出,在此过程中,还形成了对中国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国家寄生主义对中国的掠夺,也通过资本投资的方式进行,比如,以极低的价格参股控股中国的银行、资源性企业;部分通过品牌控制、特许经营、廉价收购等方式实现对中国资源、财富的掠夺。
如果说第一次掠夺是在国家对外开放中形成的,属于外部掠夺行为,那么第二、三、四、五个方面的掠夺则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完成的。第二个方面的掠夺,是在社会生产分配过程中完成的。比如,在许多地方民穷如水的情况下,有少数上市公司高管拿着上千万的年薪和资金,有个别人甚至超过6000万元;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通过股权的私有化等方面,也实现了财富的掠夺,使全民的财富逐渐集中于极小数人之手。
第三个方面掠夺,是在腐败中完成的。主要方式是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权力资本化,这个过程,使中国形成了官僚资产阶级。
第四个方面的掠夺,是通过房地产市场完成的。这个掠夺的结果,是少数房地产老板及利益同盟者富甲天下(当然,也有相当多的房地产商、老板并非掠夺者),而房奴也由此遍及全中国。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本质是一个掠夺性的市场,在中国人传统的“安居乐业”的心理引导下,在多年来不断高胀的房地产价格及较为全面的通货膨胀的诱导和压迫下,中国相当部分民众的财富被高企的房价掠夺一空,不少人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房奴。更有甚者,有部分买房者不但严重透支了自己的财富及未来若干年可能创造的财富,还透支了父母、岳父母以及其它亲人的财富。
第五个方面的掠夺,是通过金融市场,尤其是中国的证券市场完成的。在缺乏有效监管以及不良专家、媒体的鼓噪声中;在特殊资本的翻云覆雨和无数企业的“跑马圈钱”过程中,畸形的中国证券市场将上亿股民、基民以及多数中产阶级几乎一网打尽,消灭了相当一部分中产阶级,也使许多本来财富占有很少的广大民众更加穷困。

标签:中国   掠夺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