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大道国学:“蛋糕”、腐败与法治

2025-02-25 观点 评论 阅读
大道国学者夏商先生曰:所谓“民以食为天”,是故顺天应民的头等大事,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之类的吃饭问题。因此,当“毒食品”泛滥人们“谈食色变”的时候,进而当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威胁到大多数人的口粮生计的时候,便已经是到了“天怒人怨”的危机时刻了。然而,就在这时,还有一个差不多与吃饭同样重要的大事情,也似乎正有些争执得热火朝天,这就是所谓的“蛋糕”问题。之所以称为“蛋糕”,其实还是在强调这就是与“民以食为天”同等重要的事。如此一来,究竟哪个事情更重要,人们一时反而有点找不着北了。   

  却说这个“蛋糕”,学名大约叫“经济建设”,俗名大概便是大家都已经很熟悉的GDP了。之所以说是“大约”和“大概”,其一是因为这个“蛋糕”的确很难看清楚,其二是因为它又很难准确称量和计算。也亦如我们常说的“经济建设”,因此最后往往就简化为GDP了。此间的虚实玄妙,恐怕也只有市场经济学家们才能够谙熟其味。

  

  那么,到底“做蛋糕”是重点,还是“分蛋糕”是重点,各方说辞似乎也都各有其理。不过很清楚的一点应该是,所谓的腐败和贫富两极分化,肯定是在“分蛋糕”上出的问题。于是,这便又引发了一个如何反腐败的问题。眼下,就有了一个“不搞运动式”反腐败的新说法。此话,自然是对应着一个“运动式”反腐败的做法。当然,我们也不能据此断言,“运动式”反腐败指的就是重庆的“唱红打黑”。而只能是沿着“不搞运动式”反腐败的思路,继续进行建设性地延伸思考,那便只能是走制度化与法治化的路子了。

  

  应该说,腐败不是中国当今社会的特产,而是古今中外普遍存在的社会顽疾。如果说当今西方社会的民主政治选举,其竞选赞助捐款过程本身就是公开合法的“权钱交易”。那么,西方社会的腐败也就已经是公开化且合法化了。这时再以法治来惩治腐败,恐怕只不过是“权钱交易”不够规范的那部分腐败罢了。至于由此而导致的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在当今世界最民主法治且最富裕发达的美国,也依然是司空见惯的常态。可见,西方式的制度化与法治化反腐败,在所谓的世界发达国家里,本身都是一个伪命题。

  

  那么,就只能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里来汲取智慧了。要说中国人的法治思想启蒙,似乎也一点都不比西方国家晚。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法家学派就不说了,据说秦帝国的短命覆亡,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秦始皇对严刑峻法的迷信。而对于腐败贪官的惩治,恐怕没有比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更能严刑峻法了。有史料记载,朱元璋对贪官的刑罚,甚至都到了“活剥皮”的残忍程度。但这样以法治反腐败的措施,还是没有能够阻止住大明帝国的腐败昏暗,当然也没能避免最后被关外草原部落所灭亡的厄运。可见,中国式的制度化与法治化反腐败,也同样是一个历史周期律的循环。

  

  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中国的传统文化智慧,历来强调“道”、“术”、“用”三者的逻辑层次关系。所谓“大道惟公”,人类道德理想的基准底线和目标方向,首先都是在于公道公平,也首先是体现在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与自觉遵守。“术”是指方法手段,包括强制约束的制度与法规手段。“用”,是指终端的结果和实效。而一旦在终端结果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腐败与不公平,就肯定不是仅仅通过“术”的改变或革新所能解决好的。当然,“降魔”首先靠“法术”,而法术不灵时,便只能求助于“道”了。

  

  先哲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可见,早在2500年以前,老子就已经警示世人,社会腐败混乱的灾难源头,首先在于人们对“大道”的迷失。而一旦背离了大道的本源,所有的仁义道德及诚信便都是虚伪的面具。特别是据此而制定的礼法律条,则更是导致战乱的祸端。这里的“大道”,就是精神信仰,也是人生智慧本源之所在。

  

  我们回头再来看这个“民以食为天”的“蛋糕”问题。中国农业文明的灿烂辉煌与源远流长,本身就说明,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最善于“做蛋糕”的,也是最早把“蛋糕”做大的。在中国人做出汉唐盛世“大蛋糕”的时候,当今西方列强的祖先们大多还是吃不饱的穷汉。据西方经济学家考证和计算,直到宋朝时,中国的GDP还是遥领世界之首。乃至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当时大清帝国的GDP还是大英帝国的6倍。想想我们现在还在世界第二大GDP上辛苦加班,还在为做大成为世界第一大GDP而奔命,真是有些愧对祖先了!

  

  但问题是,大宋帝国为何要把世界上最大的GDP“蛋糕”,切出一大块作为“岁币”,孝敬给西夏辽金?大清帝国又为何要把世界上最大的GDP“蛋糕”,孝敬给西方列强分享。甚而至于,“宁与洋人,不与家奴”?!这个千古之谜,其实也并不难破解。国家内部分配不公导致的腐败与贫富两极分化,必然使得GDP“蛋糕”是“大而不强”。而少数富豪权贵的力量,又不足以抵抗外强的掠夺。最后,便会把孝敬外强的“损失”,再转嫁给绝大多数的“弱势群体”,从而进一步加剧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矛盾。

  

  而在所谓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谓“做蛋糕”与“分蛋糕”的过程,本身就是同步发生的,这便是所谓的“GDP生成法”。所谓市场交换,既是产品交换价值的实现过程,同时也是劳动成果价值分配转移的过程。所谓市场经济全球一体化,就使得这种价值实现与分配转移是跨越国界进行的。私有制与公有制,按资分配与按劳分配,这些都不是可以模糊与和谐的经济概念。公平与不公的原始分界,恰恰是从这里开始的。譬如,富士康之类的“世界工厂”,其做大了的GDP“蛋糕”,工人们又能分到多少呢?富士康员工的“N连跳”悲剧,不正是对这个世界第二大GDP“蛋糕”的抗议吗?

  

  亦如网闻博小社员在此前的《问责通胀:原来是“猪”惹的祸?》、《大道国学:别拿“蛋糕”打“口水战”》及《大道国学:农民张德本的红色传奇》等《日出西边/风动中国》系列文章所述,精英们鼓噪的市场化私有化“国际惯例”接轨,不仅使中国面临“输入性通胀”的经济危机与贫富两极分化的社会危机,而且遭遇了“黄赌毒黑腐假”沉滓泛起“道德滑坡”的文化危机。当前,多年来“GDP浮夸风”所累积的地方债务和房地产经济泡沫,也已经到了十分严峻的地步。而资本买办精英却倒打一耙,把通胀和腐败根源反推给社会主义公有制体制,并发起了又一轮市场化私有化“普世价值”的冲锋。

  

  当此之际,对于有关“蛋糕”与反腐败的争论,我们恐怕还是首先要回到问题本源上来。这个问题的本源基点,依然在于“民以食为天”和“大道惟公”。

标签:腐败   GDP   所谓   大道   中国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