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该为无知付费?
蔓延在全美各地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显示了民众对美国金融业存在着广泛的不满。“知识”相对贫乏的普通民众向华尔街的精英们提出了一个深刻的诘问:“如果我们不懂,那你们懂不懂?”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在民众利益和国家前途的一系列问题上,华尔街的精英们有没有承担起他们应有的责任?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发展遵循着从农业向工业、服务业的蔓延的趋势,即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口逐渐向城市聚集,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容纳了这些人口,随后,农业的新增人口和城市的新增人口继续向城市流动,为新兴产业提供足够的劳动支持。我们能够观察到这么一个现象:经济繁荣时期往往伴随着“婴儿潮”,而经济相对困难时期人们往往不愿意生育,《凤凰网》2011年10月14日的一则新闻“经济衰退使美国人不愿生子,生育率降10年来最低”或能辅证这个观点,但是无法否认,经济发展的良好循环被打破了,现在人们需要重新进行平衡。
原有循环出现的问题,即新兴产业创造就业的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量对就业的需求,当然这里还有全球化等诸多因素。其实人们不用担心美国占领华尔街的运动,因为美国一直是揽聚世界英才的地方,如果象我这样的旁观者都能说上几句,那么西方的精英们应该已经想出办法了。
假若市场主导的经济仍然是一个封闭的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似乎并不困难,通过政府的保障和救济、通过占领华尔街的抗议、通过各行业之间的协作配合,调整总会结束,然而“全球化”让一切变得更加复杂。
谁从全球化中受益?受益的人群不在这里就在那里,但不会是全球的全体民众,甚至可能也不是绝大多数的民众,那些受益的人群既在这里,也在那里,贪婪的1%应该对全球性的经济失衡负责,都是因为他们的贪婪,所以“华尔街”应该被愤怒的人群占领,这些占领了“华尔街”的人们既不贪婪,也不无知,他们找到了应该对全球经济承担责任的人。
那么,这个经济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违约、掠夺还是战争?在这里我举出一个例子,《百度知道》2010年6月17日网友Niederlaenders的帖子中提出一个问题:“面对世界三大铁矿石巨头毫不讲理的漫天涨价,党中央有没有根本的解决办法?”这个帖子中提供了一组数据:“(铁矿石价格)2009年比2008年涨30%,2010年比2009年涨90%,而且(三大铁矿石公司)透风明年还要涨价。在自身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联合漫天涨价,这样下去对我们国家钢铁企业、下游各行业以及长久的经济发展都造成了巨大打压!”,尽管该文发现了问题,却又无奈道:“去WTO也投诉不了,就像欧美日等好多国家到WTO去申诉中国减少稀土矿的出口,但WTO无法做出有利于它们的裁决,毕竟这是人家国土上的东西”。
尽管从中国的角度看上去令人不忿,然而那些资源丰富的国家终究是得到了实惠,《中新网》2011年05月01日道:“澳大利亚矿业持续繁荣,中澳资源合作前景广阔” ,又例如《中国经济网》2011年10月14日道:“澳洲经济数据呈正面成长”,该文指出:“澳大利亚国民银行(NAB)发表文告,其商业信心指数从8月份的-9.0攀升至9月份的-2.0。目前的经营状况也从8月份的-3.0,微升至9月的5.0。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储备银行的告显示,官方储备资产有所增长,从8月的437.5亿澳元上升至9月的448.6亿澳元。各项不同的数据皆呈正面成长,均为利好消息。”
或许我们高估了矿业对澳大利亚经济的促进作用,或许我们高估了铁矿石涨价与提高澳大利亚居民生活品质之间的关系,而且1978年《西澳大利亚矿业法》也告诉我们铁矿石交易费用的部分去向,“在发放采矿租约时,或在随后的任何时间里,部长可以要求承租人遵守合理的条件,以防止、减轻或弥补对所申请的租约范围内土地自然地表,或自然地表上的任何事物的损害或由此造成的任何其他土地的损害。”或许有网友会说,那点费用能有多少啊,请注意,我们正面对着一个全球通胀的时代,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的货币,它们的币值可能价值全球人民很长时间的生产产值,然而,这个时代还远远没有达到世界大同的地步,抛开感情因素,我们或许应该向澳大利亚人竖起拇指。
占领华尔街的运动十分有趣,我在这里饶舌也是想抛砖引玉,毕竟我也想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总之西方的经济遇到了瓶颈,原本可以将就业机会向服务业和娱乐业延伸,然而发达的相关产业已经达到了饱和的地步,无论是体育运动、音乐会、主题公园、服装发布会、电影、酒吧,还是色/情、赌博、电子游戏等行业都到了泛滥的程度,人们不禁要问,除了继续推动科学技术的研究,人们还能做些什么?
这个时代与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都有所不同,发达的娱乐业让人们从感官充分扩张中得到的刺激和动力终也遇到了其本身固有的衰竭周期,而与此同时发生的经济困局又让人们感受到焦躁不安的情绪,也许解决经济的问题并不困难,实际上我就能拿出几个,譬如从减少贸易赤字、重组生产分工、降低法定工作时间,甚至是厘定税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对跨国企业实行收费,倘若有人敢于无视人类的一切道德、法律和良知,甚至还可以把“愚昧的资本主义”推向奴隶社会,我想万事皆有可能,对人类行为的复杂性怎么评估都不过分,不要让教条主义蒙蔽了眼睛。
我们知道其中的一些做法是错误的,倘若保守主义真的重新崛起,那么它绝对不是仅仅依靠呼吁和虚伪的合作就能够解决的,更不用说横亘其中的汇率和贸易赤字的问题,特别是贸易失衡的问题,可是要说清贸易的实况又要写好多文字。
如果说世界正在面对着经济危机,人们需要诘问那1%的贪婪者从而让生活归于平静,倒不如说全球范围内正在酝酿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以适应“真正的”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所有的“主义”都不太管用!
西方的经济正面对着转型,前面可能又有一个哲学和思想爆炸的时代,我想人们会热烈地追求知识和智慧,追求个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的全面和谐,如果用一个词形容它,或许是“知识经济”,事实上这种局面已经初见端倪了,作为一个屁民观察者,本身的浅薄让我无法张望的更远,更不用提写些文章给我带来的麻烦了,我想说,假若用民族主义的眼光去看待未来,如果不想被恩怨上的宿敌长期压制的话,我们应该也有一些机会。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动荡,这难以避免。只有出现问题,才会有解决的办法,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思想,从宏观上看,社会本身就象流动的溪水,变化无处不在,那些企图把整个社会凝结成沉默的硅胶的想法让人觉得可笑,它只能有效地阻止自己的前进。几天前我看到网友ART虫“多瑙河之波”的帖子,深深的被河岸边那些宁静的房屋吸引,你看,一切都是表象,数百年来,人们的生活似乎一成不变,然而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然发生了剧变。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