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流通:不让“大豆悲剧”重演
外资粮商觊觎已久国内业界严阵以待
中国粮食流通:不让“大豆悲剧”重演
国际商
■新闻提示:中国限制外资企业进入粮食流通领域的世贸组织过渡期业已结束,从高盛“养猪”,到四大粮商频繁示好中储粮,中国粮食加工流通领域成了国际资本觊觎已久的目标。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粮食决不能重走大豆的老路。我们应密切关注国际资本与跨国企业的动向,以便及早采取防范措施,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5年前,“ABCD”(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用大豆撬开了中国油脂行业的大门,5年后的今天,以高盛为首的国际投行大举在中国“养猪”。而随着今年中国限制外资企业进入粮食流通领域的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外资粮商又把目光急切地投向了中国的粮食产业。
“我们应密切关注国际资本与跨国企业的动向,以便及早采取防范措施。”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国际资本的野心在充斥着传言、阴谋论、神秘人物和资本的国际粮食市场,中国一直是其觊觎已久的目标。
最近,丰益国际不惜巨资浩浩荡荡地挺进了东北大豆根据地,志在攻克东北大豆这片外资唯一败阵于内资企业的战场,彻底扫荡唯一的大豆非转基因市场。路易达孚则重金招聘副总经理,负责东北地区大豆粮库的谈判与大豆采购业务。在以上两家国际粮商大张旗鼓地发起攻势之时,另外两家国际粮商———嘉吉、邦吉则在暗地行动,除了悄无声息在东北大豆产区安营扎寨外,还频频传出与九三油脂合作的传闻。
四大粮商来势汹汹,一边对东北大豆产业布阵设局,一边在粮食购销领域暗中寻找“合作伙伴”。作为中国最大的粮食储备企业,中储粮这次成了四大粮商示好的对象。中国储备粮总公司总经理包克辛此前曾表示,四大粮商均在与中储粮接洽,商谈合作事宜。
在李国祥看来,国际资本大举进入会否会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产生冲击,需要从两方面来考虑。“如果只是单纯的转移技术,发展规模生产,应当予以肯定。反之,如果跨国粮商在国内粮食加工或流通领域攻城略地,追求的是垄断利润,那将会严重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而事实上,追求垄断利润,这几乎是所有跨国公司的‘兴趣’所在。”李国祥表示。
“最危险的是,外资四大粮商都是一条龙的集团化运作,从种子、化肥等生产环节到建立自己的运输通道等流通环节,掌控了整个链条。”业内人士表示。很显然,中储粮只是这些外资的切入点,他们觊觎的是整条粮食产业链的利益。据悉,在向中储粮频繁示好的同时,嘉吉已在布局中国的化肥市场,这正是粮食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
业界的戒心事实上,此前大豆河山的沦陷早已让政府产生了戒心,中国粮食绝不能重走大豆的老路。“我们的国有粮库不可能让外商染指。即便是合作,也仅限于一些小加工厂。染指中储粮,没戏。”国家发改委一位官员此前曾放出话来。中储粮也一再强调,目前与四大粮商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合作。
然而,尽管如此,外资粮商的来势汹汹仍然让业界很是担忧。比起四大粮商,国内没有真正的大企业能与之抗衡。中储粮作为全国最大的粮源控制企业,具有较强的实力,但却没有粮食加工业务;中粮集团有加工业务,却不能掌控粮源,销售网络也不够;华粮集团虽然在全国属于比较大的企业,但实力与跨国公司根本不能相提并论。而依靠民营企业,国内尚且没有具备这种实力的企业,而且民营企业也难以实现国家对粮食的调控。
业内人士表示,即使跨国粮商不与中储粮合作,他们也能找到粮源。地方粮食企业受利益驱使,很容易被他们收购,或者充当他们获取粮源的工具。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目前经营困难的县级粮库来说,傍上四大粮商这样的“大款”自然是求之不得。在河北、山东等省,益海(丰益和ADM在中国投资的粮油集团)已经和很多地方粮库建立了合作关系。“很明显,如何平衡基层粮食系统的生存与国家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是目前决策层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李国祥表示。
而在生猪领域,近期百世腾向福州市马尾区凤翔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抛出橄榄枝让不少养猪场眼红不已,其出手“异常阔绰”令部分养猪场跃跃欲试。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百世腾跟各养猪场谈判的都只是合作形式,他们对生猪的收购欲望明显大过固定资产———养猪场。在其身后,高盛逐渐浮出水面。高盛“养猪”,意在粮食?业界对此猜测不已。
政府无形的手“大豆悲剧一旦在粮食流通领域重演,结果将会比大豆悲剧悲惨得多。”李国祥表示,“我们必须有紧迫感,跨国公司的发展十分迅速,如果不采取措施,局面将可能没法控制。”
国际粮商来势汹汹,暗涌横流,幸存的内资企业岌岌可危,当即之下,依靠谁来守住这最后的一道防线:是内资企业奋起抵抗?还是政府干涉管制?李国祥认为,我们不能单纯地把希望寄托在追逐利润的企业身上,政府才是最终的守护者。
“应争取在WTO规则的框架内建立和强化严格的跨国粮商准入制度,防止跨国公司操纵他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价格。”李国祥表示,国内应出台配套法案限制国外粮商垄断行为或严格控制外资进入大米加工产业的速度和规模,例如在《反垄断法》的配套法案的细则中可以有所体现。“政府的行动宜早不宜迟,否则等到国内对垄断形成依赖的时候,我们只能任人鱼肉。”李国祥提醒。
李国祥建议,应由国家协调,尽快实现央企与央企联合,中央与地方联手,建立粮食加工流通的国家队和大型企业集团。与此同时,对中小生产者在税收、补贴等方面予以更多关注,让他们不至于倒闭,以避免控制权旁落到跨国企业手中。
“现在国际粮商抢滩登陆中国市场,要注意其隐蔽手段,比如采取控股、合资等方式。”李国祥呼吁,“我们决不能不加约束地允许国际资本驰骋于农业的每个角落,否则未来的某天,13亿人的柴米油盐都将要受制于人。”
本记者 张莉
2008-8-23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