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四看“以资为本”的改革开放:析“全球政治一体化”

2025-02-24 观点 评论 阅读
  

  四看“以资为本”的改革开放

  

  ——析“全球政治一体化”

  

  没有思想一体化的进程,就不会有经济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思想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的开路先锋和制度保障。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不是从本国的社会主义国情出发,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而是在资本主义“民主”“自由”“人权”思想旗帜下发动改革。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路,以实现全球思想一体化。

  

  思想一体化就是用超阶级的人性论来否定阶级,否定革命斗争,否定无产阶级专政,否定劳动创造世界,,否定劳动人民历史主人翁地位,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否定毛泽东思想即非马列主义化。从思想上,从法理上确定他们野蛮掠夺和赌博行为的合理性,从而确定它们所掠夺的资产的合法性。并从道德观念上消除忠奸、荣耻、是非概念。为他们的卖国、买办行为辩解。

  

  思想一体化的最大障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民族文化。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华文化在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中国革命的成功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是被压迫遭凌辱的国家和民族、第三世国家和人民进行反抗斗争、争取民族解放有力武器。中国的去毛化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焦点。

  

  中国特色的思想一体化从否定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否定文化大革命开始的非马列主义化和在中国“去毛化”的过程。在“解放思想”,“摸着石头过河”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质疑论指导下。从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到否定建国十七年,进而否定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否定中华民族的忠奸是非概念以达到否定中华民族精神。

  

  经过30多年的紧锣密豉的不懈努力,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从中共党章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删去了,从组织程序上完成了去毛化的工作。民族理念巳被淡忘,中华民族精神发生了雪崩。

  

  思想一体化的过程去毛化己人人皆知,这些改革精英出于阶级本质和自身的利益。去毛泽东化是不足为奇的。但应让国人保留一点国家民族的良知。可是这一点也不放过,从主流媒体渲染的两部电影来看去民族化的用心。

  

  电影“集结号”旨在改变共和国性质

  

  2006年元旦有两大新闻,一是名导冯小刚的贺岁片“集结号”上演,一是洛阳烈士陵园被毁。一个是描写准海战争的一个故事,一个发生在河南洛阳埋葬着为中国人民解放而牺牲的烈士陵园放柝除的事,这似乎是毫不相关的两件事,有一个共同点是否认人民解放战争,是去共和国化的步骤。

  

  “集结号”的编剧刘恒说得很明白:第一,不讨论是场战争(指为中国人民的解放的战争)有没有意义,第二,不讨论牺牲有没有价值。编剧刘恒的声明乎是“质疑论”。导演冯小刚说:我的观点很明确,电影里的人不是自愿牺牲而为烈士的.都是白搭了性命的。“集结号”的潜台词是:解放战争是一场没有意义的战争,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而牺牲的2800万烈士的牺牲是没有价值的。毁掉为他们所建的陵园是合乎情理的。从而中华人民国的成立受到了质疑,这吹响了改变共和国性质的集结号。

  

  “集结号”明目张胆去共和国化的行动受到官媒体的极力喧染。也引起尚有良知的国人的愤慨,他们在网上纷纷揭露故事的虚伪性。故事中人民军队是一群在各方面比国民党军队不如的部队。肆意捻造和诬蔑解放军指战员的所具有的崇高品格。故事中号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通讯设备的出现已从战场上消失。出现在1948淮海战场上的集结号令是不存在的。强敌在侧,用在有集结号令收集的残兵,是设有这样愚蠢的指挥员。在炮火隆隆战场上,号声也不可传到数里之外,这是剧和编导犯弱智也不会犯的错误。这类被吹捧的名剧作家与名导绝非弱智,是他们敏锐嗅觉已嗅到了全球思想一体化,改变中华人民共国性质的意图。吹响了“去中国化”的集结号。由于“集结号”在官方新闻媒体极力炒作下,产生的丰厚的票房收入及在全球一体化改革中的重大作用,冯小刚作为全国政协的代表,被请进了参政议政的最高殿堂。

  

  电影“集结号”在网上被揭露、批判和谴责之后,于2008年3月22日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中“艺术人生”栏目组织了一次专题道,请来了创作原型谷子地的后人与扮潢者。来反证故事的真实性。在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中发生的无数可歌泣的素材是不应质疑的。在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求解放28年奋斗中,也有个重大的失误,也错杀和打击过自己的同志,打过不少败仗。百胜将军也有失败的记录。如果我们戴着有色眼晴去寻找失误并肆意歪曲,将其扩大宣传,这就是用心叵测。这种创意,这些手段在去毛化中屡见不鲜。

  

  电影“色·戒”旨在去民族化

  

  电影“色·戒”的原作是阴道文人张爱玲。由美藉华人名导李安编导的一部电影。因名作家的名作,并由国际名导的精心设计编导的巨作,在港台上演之后,经大陆官方审批获准上市,并得到官方媒体喧染的电影。

  

  阴道文化是一种违背中华民族传统理念的“汉奸文化”、“赌博文化”,“奢侈高消费文化”、“强盗文化”,“色情黄色文化”、“淫乐文化”等。这些阴道文化在“去毛化”过程中,在“人性论”的张扬下,沉渣泛起,色淫泛滥,日益膨胀,群魔乱舞,人妖颠倒,30多年来充斥着纸杂志,影视空间、网络等新闻媒体。他们的腐蚀作用已成为去毛化的强有力的武器。

  

  张爱玲的作品均是她与汪精卫政府任要职的胡兰成鬼混的情感生活为素材的文学著品。从早期作品《倾城之恋》到晚期作品《色·戒》似乎有一个影子,就是她与汉奸胡兰成苟且生涯。由于张爱玲在文学手法上的高超技艺和她与汉奸胡兰成的调情说爱的描述,颇受人惊叹,其作品在青少年男女之中颇受欢迎。加上她青少年时的官僚小姐生活,她的作品当涂上反封建的色彩之后,在中国文坛上有她一席之地。

  

  文学作品《色·戒》主题是超阶级、超民族意识的好色与性爱。本人就是在中华儿女在挽救民族危亡浴血奋斗的时代,而她却在敌占区与名汉奸胡兰成鬼混,在被胡兰成掀弃后,仍然在情感上不作割切。在抗日胜利后,邦助胡兰成逃往日本,她本人就是一个超阶级、超民族意识没有灵魂的人物,是为人所不耻的。而她的文学作品《色·戒》中的主人公的原型是抗日英雄、民族烈士郑如萍。张爱玲用移花接木的手法,将自己肮脏的灵魂,耻秽的情感生涯,一盆脏水泼在烈士的身上。用以来宣扬好色、情爱的“人性论”。否认阶级斗争,民族意识。

  

  美藉华人名导李安深知中国人强烈的民族意识是使中国人走入国际社会,突破思想一体化最大的障碍,于是他选择了文学作品《色·戒》,经过他的刻意打造,电影“色·戒”就横空出世,在全球华人中得利高的票房收入。

  

  掠夺了社会主义财富的富豪们,将其资产转往国外;牺性国家利益,充当外国资本掮客的买办们,二者出卖国家利益的卑劣行为,难逃民族主义的责难。为了开脱罪责,逃脱舆论的指责,需要找借口和题材。

  

  中国改革的精英与李安所见略同。电影“色·戒”的出世使他们一亮,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电影“色·戒”与文学作品《色·戒》及其张爱玲也是想识恨晚,从而张爱玲的作品充满大陆各书市。

  

  自电影“色·戒”上演之后,在大陆新闻媒体上出现了一股为汉奸的翻案风。为汪精卫翻案林思云的《真实的汪精卫》出版,所谓“秦桧遗书”的出土,质疑鲁迅是汉奸文章在网上登录,极力吹捧曾国藩,否定太平天国,否定辛亥革命,把岳飞等民族英雄从中小学课本中删掉…等等这反映了“去民族化”的思潮,是“去毛化”的深入发展的新阶段。是全球思想一体化的舆论导向。

  

  1956年苏联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的秘密告,开始的非斯大林主义,导致苏联、南斯拉夫及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政权的蜕化。是非马列主义化一次成功的范例。中国在思想上的“去毛化”在“解放思想”的推动下,步步亦趋。去毛化巳使中国人民失去了信念改变了人生价值。由于失去了精神支柱,“唯利,唯上”的中国人正变为一盘散沙。去民族化中的中国人正变为一群摇尾乞食的癞皮狗,去毛化精英们己成为外国资本手下的恶犬,去民族化助长了分裂主义者的野心。在民无宁日之后,国无宁日必将到来,而建立起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秩序。

标签:一体化   否定   思想   电影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