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30年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在哪?
后30年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在哪?
提要:今后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哪?不是大飞机项目,不是制造了多少高精尖武器,更不是出口增长率。从经济发展的全局看,今后30年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恰恰是当前这个处理的不太好的房地产业。这是个完全内需的行业,并不需要更多的新技术,只需要一套正确的产业与分配政策。
一、关于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
房地产业肯定是支柱产业。为什么?首先,我们可以从人们生活的几大需求来看,吃、住、衣、行,人们生活的四大基本需求,住是排在第二位。需求才是社会生产增长的动力,没有需求包括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就会停滞。历史进程中,人类每解决四大问题的一方面问题,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上了一个台阶。例如近二十年来,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突飞猛进式的发展,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不仅基本解决了人们行的问题,也创造了巨大的GDP增长。而美国人的衣食住行基本都解决,唯独只有穷人对住房的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要发展,政府没办法,只有用次级货款的办法扩展需求,“次贷危机”一出,这一块需求就不能继续,经济发展必然减缓。
过去我国在吃、住、衣、行方面都未能很好解决,四方面都有巨大的需求,所以引领中国经济高速三十年发展。但是至今吃、衣、行多数人基本解决,特别是“行”方面,今后发展潜力肯定会仍然较大,但比较“住”的潜力就不算巨大了。只有“住”这一块人们的基本需求还远未解决。
有人将近年的房地产价格高涨归咎于政府将房地产业列于支柱产业,房地产是否过份高涨,与是否是支柱产业的地位没有必然的联系,主要的与政府的房地产政策有关。相反,今后经济要获得持续高增长,必须将房地产列于支柱产业。
二、房地产业不适合完全的市场调节
完全的市场调节主要是因为该商品的市场行为符合供求规律,但我国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行为不符合供求规律。原因在于从供给来说,存在严重的垄断和稀缺,土地是国家垄断,而且一般打工所需要的中心城区土地是稀缺的,此外还存在着资本规模垄断、银行关系垄断等,而需求则是刚性的,并不因价格涨需求小,价格跌需求增。有点象解放初期紧缺中的粮食和当前149美元一桶原油。当年的粮食如果没有统购统销,严限价格,很多穷人恐怕都不会活到现在。房地产的垄断性、稀缺性,通过市场调节产生的价格必然偏离多数人的消费水平,产生严重的贫富分化,并由此必然严重影响房地产量的充分扩张,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
土地的稀缺、房地产的垄断属性决定,房地产业必须实行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就当前国民的基本需求尚未很好解决之时,80%的居民基本需求,用成本房价、或微利房价解决。政府必须严格控价、限价,使得收入与房价有个适当的比率,这种巨大的社会需求才能获得保护,这个行业才会有健康而高速的增长,才能保证今后几十年国民经济的高增长。
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
什么是市场?有需求才有市场。之所以强调需求而不强调供给,是因为市场经济的常态是有效需求总是不足。那么政府为维持市场经济的生存发展,根本的职责就是解决有效需求问题,使需求与供给在增长的基础上平衡。从这个角度看,市场原教旨主义者的理论是荒唐的。当然,假如社会主义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以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目标,那么市场经济本身也仅是政府为达成上述目标的一种手段。考察历史过程,政府不作干预的那种自由资本主义早就死亡。发达资本主义各国政府都在为解决经济体内的有效需求不足而不懈努力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应该从研究供需关系、如何满足社会需要开始。房地产业作为今后30年能有效地扩大内需的战略产业,政府从今天开始就应该认识到,并从供、需协调发展的政策方面为其制订一套正确的产业、国民收入分配政策。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国民经济就能获得超速发展。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