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在中国门外徘徊
金融危机门外徘徊
撰文/钮键军
原载:《数字商业时代》
游资的突然撤离、实体经济的经营困局向金融领域扩散以及过度参与外汇衍生交易,是威胁中国金融安全的三座大山,尽管中国发生危机的几率较低,但却不得不防。
尽管国际金融海啸已经席卷了全世界的主要经济体,但世界各大金融机构对于中国银行业乃至中国经济依然充满了信心。它们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中国的金融依然保持稳定,因此中国不会出现类似美国的那种由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转化的可能;而中国信用市场尚欠发达,因此也不会出现类似美国的那种信用危机。
但中国真的这样高枕无忧吗?笔者看来未必如此,目前至少可以看到三个威胁中国金融安全的因素。
首先,仔细研究国际投资者的心理,就不难发现,这一切论断都建立在美国和欧洲的金融风暴不会进一步加剧的基础上。如果事实相反,那么投资者势必丧失对新兴市场的信心,从中撤资,进而导致这些新兴市场出现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
但目前的情况似乎印证了这一点。10月29日,美联储首先向巴西、墨西哥、韩国和新加坡的中央银行提供了不超过300亿美元的货币掉期安排。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随后也宣布,将设立一种新的贷款机制,给面临流动性风险的新兴市场国家快速提供短期资本。这些举措充分反映了金融危机已由主要工业化国家的中心地带,蔓延到新兴市场国家。
这仅仅是问题的第一个层面,笔者在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中国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将与美国和欧洲的有着很大的不同,因为中国有着自己的金融危机传导机制——从实体经济向金融领域的逆向传导。
尽管中国目前的整体经济形势保持着良好的运行状态,今年1-9月中国的GDP增速为9.9%,高于近30年来的平均水平,但必须看到的是,目前中国微观经济体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
此前,一种普遍的看法是,中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将集中在中国的出口企业。而此次的广交会的情况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很多参展商都怨成交量过低,订单减少50%,老客户一单未定成为普遍现象,参展人员打电话聊天成为广交会的一大特色。
但中国上市公司三季度告显示,国际金融风暴影响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出口企业。首先是中国的金融行业损失巨大,深沪两市金融业上市公司业绩较中下降20%,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平安和中国银行的海外投资遭受上百亿人民币的损失所致。其次,一般工业企业业绩增幅也下滑明显。有色金属、交运设备、餐饮旅游等行业受到的负面影响比较突出。
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中国的银行业很难独善其身。因为中国是一个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如果企业的经营持续恶化,企业的还款压力势必扩大,而这将使得中国的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增加。有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以经营稳健著称的中信银行不良贷款比年初增加了4.73%,中国所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也上升了229亿元。
据了解,很多银行现在都忙于贷款的压力测试和进行不良贷款的拨备。这表明中国的银行业已经意识到,中国可能发生金融危机的传导路径:从实体经济向金融领域深化,并采取了一定的预防措施。
而10月份曝出的中信泰富外汇交易巨额损失则告诉我们,中资企业此前过度地涉足外汇衍生品交易,将造成无法控制的外汇损失,而这不仅将影响到这些公司的业绩,而且很可能会将很多银行拖入泥潭。
中信泰富被爆出由于参与外汇衍生交易,造成了155亿港币的损失,而其母公司中信集团许诺将给予中信泰富15亿美元的贷款保证。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集团旗下有着一家商业银行—中信银行。
而涉足外汇衍生交易的不仅仅是中信泰富,中国中铁也曝出因为外汇交易造成了巨额外汇损失。由于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升值,很多中国涉外企业都参与了外汇衍生品的交易,希图借机套期保值。但中资企业参与的外汇交易多属于一种直截了当的投机形式,即通过衍生品或零成本期权直接押注一种货币的走势。这种投资策略在一定的价格以上可提供无限制的保护,但汇率一旦跌破某一个价格水准,同样也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这种赌注式的投机方式,在外汇市场波动时势必会影响到这些公司的资产质量,从而恶化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
因此,对中国经济整体发展保持信心的同时,也对徘徊在门外的金融危机保持高度的警惕,似乎不是杞人忧天。
中国银行业不良率已近风控底线:“双降”难以为继
财经记者温秀/央行日前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告显示,截至9月末,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4%、2.6%、2.2%和1.8%。资深银行人士告诉《财经》记者,这一比例已经接近当前形势下银行风险控制的底线,如果监管部门继续要求不良贷款与不良贷款率双降,是不切实际的作法。
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当GDP每下降一个百分点,银行不良贷款就会上升0.7%。多位银行业受访人士表示,目前中国GDP已经下降了两个多点,(不良贷款与不良贷款率)单降或双升已不可避免。一位国有大型银行公司负责人表示,国内企业今年以来遭遇了两轮冲击,一轮来自产业结构调整;一轮来自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在第一轮冲击中,国有大型银行的客户大都经受住了考验;但在第二轮危机中,部分过分依赖出口的企业开始感到吃力,估计会有少量企业渡不过这个“冬天”,其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他进一步强调说,上述影响尚未见“底”,是否还会有第三轮危机,尚难预料。
面对上述资产质量恶化压力,中资银行已首先开始在房地产贷款和小企业贷款展期、核销等方面寻求政策改变。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告称,商业性房地产贷款增速明显放缓。受交易量持续下降,投资增速减缓的影响,第三季度末,全国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为5.3万亿元,同比增长14.3%,增速较上半年回落 8.2%,比上年同期低15.3%。其中开发贷款余额为1.97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15.5%。而前三季度,个人住房贷款更是同比少增3119亿元,新增额仅为2432亿元。
房地产市场低迷对银行资产质量造成了极大的考验。由于销售不畅,一些两年或三年期的房地产相关贷款即将到期,但部分贷款企业确因现金流不畅而导致资金链紧张,加之还款大限将至,如果银行催缴,恐怕只有死路一条。
上述银行公司部负责人对《财经》记者坦承,他们已经对超过10%即将到期的房地产相关贷款进行了展期处理或重组,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但根据眼下政策,重组类贷款是要直接计入次级贷款项,影响银行损益表,所以银行希望有关部门适度调整政策。
不良贷款上升压力下,银行面临的另一个挑战就是贷款核销难的老问题。记者了解到,当前银行不情愿响应政策引导,将贷款向小企业倾斜,部分原因就在于小企业不良贷款核销难。按照目前的政策,银行仅有权对额度极小的贷款进行自主核销,其他必须等到法院终审判决后才能处置,这就使得银行资产负债表上趴着不少已经名存实亡、人去楼空的企业债务人。
在现行政策下,银行需要通过法院传票的方式找到债务人,以此为据,进行核销。“前阵子某银行起诉了一批小企业,就是为了确权后进行核销。”一位银行界人士说,“但这样做对银行来说成本比较高。”
国外银行的不良贷款核销,完全是根据自身经营状况,灵活处理,以丰补歉。至于其中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则通过加强审计和处罚力度来以儆效尤。基于此,来自银行内部的呼声表示,改革当前的小企业贷款核销政策,对于银行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加大小企业贷款投入,或许比单纯呼吁银行加大投入,作用会更明显。
丛亚平:若金融战败,30年辛劳积累将付诸东流!
在缺乏保护国民财产的意识和手段的情况下,大举开放金融和市场,让我国人民的财产和积累蒙受了怎样的重大损失?
原载:董事会
一场真正的金融战争在几年前就已经在中国拉开了序幕。外方是胸有成竹,早有谋略布局,而我方则充满一厢情愿的幻想,急于融入全球化的怀抱,大举开放金融市场。然而这却正中英美财团的下怀,因为操纵金融是他们的强项,同时正是我们的弱项。
金融能力薄弱,岂能开闸放水?
在缺乏保护国民财产的意识和手段的情况下,大举开放金融和市场,让我国人民的财产和积累蒙受了怎样的重大损失呢?
一、为莫须有的“外贸顺差”买单,人民币单边升值造成财富大流失。
中国的出口额60%多(技术类产品甚至达到70%-80%)其实是在中国的跨国公司等外资企业创造的。就像一个在中国生产的芭比娃娃出口时在海关形成的中国顺差是30美元,但中国企业实际只赚到0.65美分,其余大部分是美国企业赚得,然而在统计数字上却变成好像中国比美国顺差多了多少占了美国多大便宜!
中美之间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顺差或逆差,中国并不需要为自己所谓的大额顺差感到抱歉,更不需要被美国势力逼迫买单,承诺人民币升值。在美国得到中国政府人民币升值的承诺后,美国就开始了肆无忌惮的美元贬值行为。借人民币升值和美元贬值,疯狂地掠夺中国的财富,摧毁中国的经济,遏制中国的崛起。
自从美国逼中国承诺人民币升值以来,大量的热钱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又流出中国。一位学者算了一笔账,假设有2000亿美元热钱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是8∶1时,经由外贸出口、捐赠、投资、外币抵押贷款或黑市、地下通道、合资独资公司、国外劳务汇款等渠道进入中国,兑成人民币,那么中国金融领域就多了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动。如果这亿元人民币在中国股市上仅赚2倍(实际上2006、2007年股市涨了何止6倍)然后出逃,走时就变成亿元人民币,而亿元出逃股市,定会给中国股市带来灭顶之灾。然而对于流入中国又流走的热钱来说,它们不仅赚走了300%的股市房市利润,还赚走了22%的汇兑差!这一进一出,带走了多少中国人民创造的财富!
二、美国大幅贬值美元逃避债务,推高油价,掠夺中国。
欧美财团的最大目标是获取暴利,他们的战略手法非常明确,同时开辟两个战场:一条是变成热钱直接进入中国大赚,另一条是以各种对冲基金等投机资本推高国际石油价格。因此,伴随着人民币直线上升的同时,美国用大幅贬值美元来推高国际石油价格,而且升幅惊人,从每桶20多美元直线上升到148美元!推高石油价格,必然带动全世界的物价上涨(包括粮食、大豆、化肥、黄金等)。美国作为拥有大量石油(许多石油产国的石油股份都在美国手里)、粮食、食油和黄金储备的国家,从中大赚的钱比美元贬值的损失要多得多。而中国由于石油用量近一半需要进口,国内大豆市场又被美国所控制,石油及棕榈油价的大涨使得人民币升值的好处化为乌有,原先用1000美元能买的东西变成要用4000美元支付。仅此一项,又使我国大量外汇储备的使用价值大幅缩水。
三、银行股权低卖高买,使几万亿资产流失。
具有绝对垄断地位和众多网点、多年品牌的几大国有银行(3.3%的存贷差是全世界没有的垄断利润),国家又注资几千亿美元(也是百姓的钱)剥离坏账使其变成干净的银行,这些银行20%—25%的股份却被以不到1元或1元多的价格卖给外资,而老百姓却需用高出几倍、十几倍的价格才能在二级市场上买到。据专家测算,仅一两年间外资低价持有的我银行股权变现获利及账面获利就高达1万多亿人民币。
在外资低价购买我金融资产大获其利的同时,我们在海外购买的金融资产却大幅贬值,损失惨痛!以2000亿美元外汇储备成立的中国投资公司,不在资源和商品、黄金等价格处于低位时购买实物,却大量购买金融资产,几乎投资的每一笔都大幅亏损,黑石至今已赔了一半多。这几千亿美元可以足够我们建立全体国民的医疗保障,够所有孩子享受免费教育,够全体百姓拥有养老保险!然而却在全球化的金融交易中惨痛地损失掉了!还有被外资舆论所诱导,好像一两万亿的外汇储备成了罪(实际上相当部分是流入的热钱),发动全国人民购买QDII海外投资,结果现在大部分QDII产品损失过半。
四、股市制度设计不公兼国际金融风暴冲击,致股市暴跌损失20万亿。
今年以来,受次贷危机的冲击,美国已破产了11家银行,被列入“问题银行”名单的已达117家银行。尤其是美国第4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的宣布破产,引发全球股市狂泻!而中国A股市场则情状更惨!在不到11个月的时间里A股市场下跌了69%,创了世界之最,22万亿投资被毁灭!许多家庭一生的养老积蓄受到惨重损失(全国股民加基民有2亿-3亿户)。
国际热钱的大量流进流出,使中国股市在一两年内经历了暴涨暴跌,股市持续下跌、外资撤走固然与次贷危机有关,但也与中国股市的制度设计不公、与“大小非”(其中相当部分也是外资)的持股成本太低有关。同样一只股票,老百姓在二级市场购买要花十几元、几十元,而“大小非”们却可以1元甚至更低买入,卖出就能获得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暴利。
如果管理层还只顾少部分人的特权利益而不顾大部分投资者的利益,再不采取紧急措施中止这种不公制度,中国股市就将彻底被推倒了!幸亏中国还没有推出股指期货,否则外资将利用“杠杆效应”,以过去1%的资金量便可将中国股市彻底击垮,同时在商品期货和股指期货中来回穿梭,立体打压,让中国经济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五、股市崩溃殃及实体经济,优待外资助外强断我发展空间。
尤其要提到的是,经过这些年的大举开放并对外资实施超国民待遇,外国资本已控制了我国30多个主要行业,并占有垄断地位。如果听任国家多年培育的骨干企业被跨国公司吞并,听任我国工业的核心和关键部分被外资控制,国家将失去对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导权,本土产业也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中国就将永远被锁定在国际产业链的低端,也就会彻底断绝中国的强国之路!我国将永远受制于人,经济独立和政治独立的基础将被侵蚀殆尽。
另外,不从问题的根本(美方恶意贬值美元、掏空中国)上解决外来输入型通胀,也未在几次中美经济战略会谈上对美以邻为壑的行为施加压力,却采取长期、刻板的货币紧缩政策,不仅没有限制住源源不断的热钱和外资入侵,反而卡死了自己的企业(尤其是众多中小企业)和产业,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中国货币当局的金融失当和无措。
“开放”不能变成“替贼开门”
改革开放本身不应是目的,而只是手段。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国富民强!如果无度地金融开放却使国民财富遭受了重大损失,使国民经济失去立足之本,那么这样的“开放”便成了“替贼开门”!如果无节制地开放自己的市场和产业,而且只“对外开放”不“对内开放”,让外资占领我大部分市场、垄断众多行业,拿走绝大部分利润,那么这样的开放,无异于主动把自己的国土变成列强的经济殖民地!把自己的国民变成国内外权贵的血汗工仔!更严重的是,输掉这场金融战争,中国将在关键的战略经济领域丧失主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机遇将可能被打断。
曾任哈佛大学教授和洛克菲勒公司投资顾问的金融实业家廖子文先生指出:需要正确理解“开放”一词的含义,使其不被新自由主义文化霸权赋予的意思所扭曲,美国政策的目标,是使中国向新殖民主义开放!中国要避免落入此陷阱!根本的分歧在于改革开放的正确定义和路线:是向新殖民主义开放、朝着社会不平等和道德沦丧的方向开放,还是向自由平等的主权国家开放,向基于人人平等、公正和自由的创造性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进行改革开放。对此必须有清醒的选择。美国始终将中国视为主要的威胁和敌人,否认这一事实的中国决策者将会为其白日梦付出高昂的代价!
但这样的代价是不该让辛劳苦干了30年的中国百姓来承受的!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