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国富民贫,贫富差距悬殊的典型写照――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城

2025-02-24 观点 评论 阅读
  

  据《新闻晨》道,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均拥有3至4套房,按照目前的建设速度,再过两年市场上的商品房总套数将使人均住房拥有量达到10套以上。斥资上千亿巨资打造的康巴什新城成为鄂尔多斯房产泡沫的最佳标本,这里高楼鳞次栉比,成片的住宅区人烟稀少,近乎空城,被一些媒体冠以“鬼城”之名。

  

  记者在这里调查发现。站在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的中心广场上,四周是造型各异的博物馆、图书馆、歌剧院以及各类政府机关大楼,气势恢宏,很有国际大都市的气派。然而,放眼四周,却很少见到行人,偌大的一个广场上,只有一队旅行团游客在广场雕像前合影。宽阔的大街上只是偶尔活动着一两个身穿橘黄色衣服的清洁工人。于是,这里又仿佛置身一个魔幻城市。清洁工告诉记者:“平时也只有政府工作人员出来走走,到了周末几乎没什么人。”记者在广场四周的各个大楼溜达了一圈,果然都大门紧闭,人迹寥寥,再往远处,则是成片的住宅小区。记者发现,除了最近的康景苑、金信翰林苑这两个小区一些房间的阳台上挂了衣物,显示有居民居住外,其他小区很少有人员活动。附近居民告诉记者,入住率较高的两个小区是最早建成的,一些较新的小区入住率很低,基本上都空置。

  

  到了晚上,街上几乎不见行人。站在高处放眼望去,整个城市尽管路灯璀璨,但是附近一些住宅小区,亮灯率不足30%,再远处的小区,基本处于全黑状态。那些富丽堂皇的住宅区,成了永不开灯的建筑物。记者了解到,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鄂市政府投入上亿元巨资开凿运河,并建成亚洲最大的景观喷泉。政府还计划在运河北岸建设1000座100米以上的高楼,形成康巴什CBD,目前规划在建的则有100座高楼。今年率先落成的该CBD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由鄂尔多斯最大的建筑商兴泰集团开发,包含6座甲级写字楼,及一个总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的大型购物中心。除了政府行动外,新区民间房产开发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到处可见建成或者在建的成片住宅楼以及别墅群,仅记者目光所见,就有四五个小区还处于建设状态。根据资料显示,仅仅2010年,鄂尔多斯房地产开发实际施工面积269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5.1%;完成投资365.7亿元,同比增长129.13%。全市新开工面积162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23%。2010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009.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1%。今年,鄂尔多斯房地产计划新开工面积达1300万平方米,施工总量达230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450亿元,计划销售商品住宅面积达1200万平方米。

  

  结合去年央视记者在北京商住区的实地调查,京郊20多个商住小区,夜晚开灯率最高的30%,最低的只有不足10%。换句话说,这些高档商住区,入住率最高为30%,最低不足10%。大量的商住房空置成“鬼楼”。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一边是大批老百姓没有自己的安居住房,他们需要省吃俭用,花费几十年的积蓄,还不一定能买到自己居住的楼房;一边是国家和房地产开发商开足马力大干快上建设住房,全国各地商住楼如雨后春笋,日新月异。

  

  各类专家对此条分缕析,讲出很多原因。但是在我看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一条:国民收入分配严重不合理。这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国富民贫;二是贫富差距太悬殊。正是因为国家太富了,像鄂尔多斯这样的各级政府才有大量的资源可以利用,这些官老爷们为了自己的“政绩”,为了为官一任,“流芳百世”,才出现了像鄂尔多斯这样的大手笔,斥资过亿开运河;建设“造型各异的博物馆、图书馆、歌剧院以及各类政府机关大楼,气势恢宏,很有国际大都市的气派。”;建成亚洲最大的景观喷泉;政府还计划在运河北岸建设1000座100米以上的高楼,形成康巴什CBD(国家太富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国家外汇储备太多,高达2万多亿美元,国家大量购买外国的国债,中国仅购买美国的国债就高达1.38万亿美元)……正是由于社会分配不公,才造就了极少金融巨头――房地产开发商,他们可以成百亿的大手笔投入,仅2010年到2011年两年,康巴什新区房地产投资就达到816亿元。可见房地产开发商是多么的财大气粗。然而这样的人却是极少数。正是由于社会分配不公,一小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他们富得流油了,这些人钱多的没有地方花了,就开始进军房地产,囤积居奇,进行炒作。房地产开发商建了大楼,是要卖出去才能赚钱的,如果一直卖不出去,他们就只有等着破产了。现在位居金字塔最顶尖的富人在大量建房,用资本赚钱;屈居第二层级的富人大量吃进楼房,一个人十几套、几十套甚至几百套的买进。那些大量存在的“鬼屋”,虽然无人居住,但绝对不是无主的房屋。这样富人之间就形成了供给和需求。当然最终消化需求的还是占90%以上的工薪阶层和穷人们,他们对住房的需求是刚性需求,没有房子住就得露宿街头。因此,他们就是省吃俭用,东挪西凑,砸锅卖铁,也得买房子。这就形成了当前,大量“鬼屋”与大量老百姓住房困难并存,大量“鬼屋”与房地产开发商大干快上并存的奇怪现象。

  

  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就是调整当前国家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变国富民贫为国家藏富于民。合理社会分配,把分配向普通老百姓倾斜。如此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就不能进行哪?这才是问题的所在,现在国家机器掌握在有钱人手里,他们有一大批御用“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为他们说话,普通老百姓没有话语权。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从是最关键的。

标签:大量   房地产   小区   开发   记者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