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蒋高明:传统工艺榨油坊已无非转基因大豆可收购

2025-02-24 观点 评论 阅读
按照新的食品安全法,转基因食物需要明确标准,但实施起来似乎很难做到。我从专家那里了解到,中国消费的大豆尚有20%左右是非转基因的,但从乡镇榨油坊榨油也大量使用转基因大豆来看,似乎连这20%在市场上很难见到。  

  最近,在山东某地,笔者了解到了传统的手工作坊榨油使用转基因大豆情况。

  

  这家位于乡镇主要街道的榨油坊,原为传统手工工艺,现在也配合了部分机器设备,从粉碎、板料、炒制和压榨都是利用机器,效率大幅度提高了。他们还采取传统的工艺,没有使用化学萃取法。

  

  但他们榨油使用的大豆,基本都是来自进口的美国转基因大豆。由于他们是小作坊,使用量小,就三家合伙进,每次进“一斯太尔”(大卡车约吨),三家油坊再去进货。

  

  为什么不用当地的普通大豆呢

  

  “收不上来”、“人家留着自己吃”、“种的太少了”,这是油坊老板娘的回答。她反映的情况是真实的,当地老百姓目前种植的大豆多在田间地头,是留给自己吃的。

  

  问油坊老板娘知不知道转基因,她非常痛快地点头,会心地笑着说:“知道”。可见,关于转基因的争议,连普通乡镇的手工业主、农民都知道了。

  

  他们压榨的豆油哪里去了据老板娘介绍,都让养鸡场的买去拌饲料去了,豆粕用于动物养殖。当地没有吃大豆油的习惯,他们以吃花生油为主。

  

  大豆出油率每10斤出1.2斤左右,油坊原料成本价30多元,豆粕每斤1.6元,8.8斤豆粕市场价约14元。大豆油如果每斤低于10元,利润空间几乎没有。市场上有5-6元一斤的调和油,不知道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如果榨油用的是转基因大豆,其去向是喂动物,那么人吃的的豆腐大豆从哪里来呢由于收不上了大豆,豆腐坊可能也会用到转基因大豆,当地农民有用大豆换豆腐的习惯,即会有一部分非转基因大豆进入豆腐坊。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用豆子换豆腐,是用钱买,那就难以保障人直接吃转基因豆腐。

  

  按照新的食品安全法,转基因食物需要明确标准,但实施起来似乎很难做到。

  

  大豆是中国人异常重要的植物蛋白,大豆的故乡在中国,大豆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种植历史,然而,由于与国际接轨,加上我们不设防,中国人吃非转基因大豆的历史恐怕早已划上了句话。

  

  我从专家那里了解到,中国消费的大豆尚有20%左右是非转基因的,但从乡镇榨油坊榨油也大量使用转基因大豆来看,似乎连这20%在市场上很难见到。

  

  关于市场上转基因大豆消费情况,可进一步阅读:

  

  转基因大豆批发价低一半 豆腐、豆浆难与转基因绝缘

标签:大豆   基因   豆腐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