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弹“校园血案”
据报道,就在福建南平持刀杀死8名小学生的郑民生于4月28日早上被执行枪决后,下午广东雷州就传来了乡村教师在校园砍伤17名师生的骇人消息,紧接着4月29日江苏泰兴再度传出其中心幼儿园又发生了砍杀幼儿事件,致数名幼儿死亡。面对着这一幕幕悲剧的上演,众多舆论在哀悼逝去的无辜生命、谴责作案凶手的同时,还不约而同的发出了“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今日这等局面?”的反思声。可这反思之声是否会引起我们的高度认同呢?又是否会从本源上解决矛盾与问题呢?
令人有些许遗憾的是,由各类报道上看,似乎并没有,有的又是不报道或少报道这类案件和人民警察进驻学校,或持枪特警校园周边巡逻,或不让什么陌生人进校园之类的看似很严密、管用,实则可能是不堪一击的补救措施。因为,我们不妨回头看看各地的警察进入医院后,所谓的“医闹”减少了吗?当警察进入城管后,各种类型的冲突是缓和了呢,还是激烈了呢?当所谓的“闹访”、越级上访和“恶意讨薪”被众多地方立法定性为扰乱社会治安等犯罪行为之际,甚至是截访、堵访成为了常态,跨境逮捕、“被精神病”层出不穷的发生之时,上访\越级上访和“恶意讨薪”减少了吗?
或许我们亦然忘却了人民警察并不是现在才进驻学校和在周边巡逻的。曾几何时,全国各地都发生了堵截中小学生要钱、要物等不法事件,首要的措施不就是警察进驻学校和加强周边巡查吗?看看中小学校前越来越多的家长们,是不是答案就在其中呢?
题为《深圳公安局长:无业人员不清除出去 深圳没太平》一文道:“深圳外来流动人口流动性太大,变化太大,公安机关对他们的居住职业很难掌握;深圳市公安局长李铭分析称,‘无业人员不清除出去,深圳没有太平。深圳不是有立法权吗?如果给我们依据,对3个月以上无正当职业的人,不租房子给他,请他回原籍。(回原籍)至少还有块地方。否则在深圳怎么生活’”对此题为《“清除无业人员”是收容遣送的翻版》的评论道:“从法治的视角看,‘清除无业人员’不值一驳,在国土上自由迁徙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容随意剥夺,租房者与出租人之间有契约自由,行政机关不能粗暴干涉。”
问题的关键或在于,如果各地都效而行之,流动人口又向哪里去呢?会不会演变为另一种形式的“官逼民反”呢?当众多地方都效而行之的把什么“恶意讨薪”定性为违法后,“恶意讨薪”的不绝不是已经证明了不严厉打击和惩处恶意欠薪者,根本就解决不了“恶意讨薪”吗?
可匪夷所思的是,我们似乎总是在做本末倒置的事情,似乎还常常开出自己生病他人吃药的方子。这难道不是“越维稳越不稳”怪圈的一个重要根源所在吗?或也是“校园血案”的一个重要成因吧。
当题为《三亚一局长避见来访群众 想见面先过密码门》的报道见诸媒体后,有评论指出这是:“‘局长门’关闭了民意渠道打开了罪恶之窗”。由此来看题为《浙江青田县干部酒驾被查 放豪语:叫领导整死你》这类的报道和此前的“维持现状论”、“屁民论”、“水杯门”、“庄河千人下跪事件”,是不是说明无形的密码门无处不在呢?而这无形的密码门,是不是又在开启着一道道的“校园血案”之窗呢?
然当我们面对着自唐福珍自焚后的一起起拆迁血案和日前题为《长沙一房产局长打拆迁户 政法委副书记袖手旁观》、《抗战纪念碑雕塑者被殴重伤 村主任带头施暴》、《落马所长揭露公安潜规则 春节给局长5000元红包》、《媒体曝光广东阳西县动用党校关押上访者》、《计生局副局长称超生者是砧板上肉 想咋剁就咋剁》等报道,这又在向我们昭示着什么呢?是不是皆于“校园血案”有得一比呢?
如花儿般的生命遭到无端摧残总是会引起我们的愤慨,题为《南平小学生给血案凶手写信:要杀杀贪官》的报道会否使我们幡然警醒;可“哪有拆迁不死人”、“大学生自杀很正常”、“企业员工自杀是社会问题”似乎已让我们很麻木,很坦然的欣然接受一般。这其中难道就没有互为因果之关联吗?
由此再来重温“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之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是不是对从本源上解决“校园血案”大有裨益呢?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