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李庄为什么要把自己涂成“二丑”
李庄为什么要把自己涂成“二花脸”
中国传统戏剧中有一种“二花脸”的角色,在不同的戏种里,“二花脸”扮演的人物类型也不一样。本帖说的“二花脸”以[山河图]网友下面一段描述为模特:
二花脸,戏曲中某类人的别号,鲁夫子雅称之为:二丑。二丑,就是说,不是小丑,也不是义仆。二花脸在主人身边,或者是义勇的拳师,或者是雅致的清客,其“地位”比小丑高,比义仆低,但却是戏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小丑只会上窜下跳,插科打诨,简言之,是个粗人。但二丑可不是。二丑能与主人一起吟诗作画,对景发骚,——主人说:“床前明月光,美人心慌慌;??????”,二丑则能立即接续:“举头望明月,低头闻香香”;再雅一点,则能大声朗诵“十八摸”、“第三种水”,乃至能够细研出《金瓶梅》的各色妙处。二丑也能高深俨然,道貌岸然,——琴棋书画,三教九流,诸子哲学,政策法律,可谓无所不通,无所不晓。——也就是说,二花脸绝对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若是主人需要,二丑能耍几趟“猴拳”,也能弄出几招“蛤蟆功”;而若是观众也需要呢,二丑也居然能天才般地露几手“降龙十八掌”,——但终于是不像,故总是在观众的笑声中不甚了了。
义仆是忠心的谏客,是舍生取义的真奴仆,但二花脸呢,却是随风左右的柳絮。若是主人得势,二丑会因为有人穷困绝望而冲将上去,挥舞着拳头呵斥几句,以显得自己高人一等;或是在权贵面前,第一个走上前去作点头哈腰状,第一个恭敬地递上名片,且美滋滋地自我介绍说:我是某某主人的先行官云云。若是主人失势,二花脸则会天才般地脱身,且还会向观众转过他美妙的脸来,指着他的主人(大多就是恶少罢)对观众笑吟吟地说:瞧,这家伙,就要倒霉呢!
正如鲁夫子所说:这二花脸终于是露出他最末一手了。但这最末一手,二丑是早就预备着的,而观众呢,难道在心里没有给二花脸早就预备着么?所以,观众们也不过会心一笑罢了。
大于对李庄在“李庄案”中得到的印象就是,李庄把自己涂成了一个这样的“二花脸”。回顾一下他的表演,一审时的气势汹汹咄咄逼人,一副英雄气概;到了二审出人意料当庭认罪,英雄成了狗熊;再到二审判决时指责法院不讲诚信,表示二审认罪有假,真是反反复复、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比那变色龙的变化还快,看得人眼花缭乱。一忽儿嚣张似狼,一忽儿怯懦如羊,一忽儿可怜兮兮,一忽儿又咆哮公堂,把个法庭当成了他家的练戏台。
大于的评价是,演戏需要这样的“二花脸”,这样的角儿很卖座;看戏也要看这样的戏,这样的戏看起来有味道。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最好不要做这样的“二花脸”,做了这样的“二花脸”,以后还怎么做人?至于做律师的李庄为什么要把自己涂成“二花脸”,或者是舅舅需要,或者是秉性使然。
中国传统戏剧中有一种“二花脸”的角色,在不同的戏种里,“二花脸”扮演的人物类型也不一样。本帖说的“二花脸”以[山河图]网友下面一段描述为模特:
二花脸,戏曲中某类人的别号,鲁夫子雅称之为:二丑。二丑,就是说,不是小丑,也不是义仆。二花脸在主人身边,或者是义勇的拳师,或者是雅致的清客,其“地位”比小丑高,比义仆低,但却是戏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小丑只会上窜下跳,插科打诨,简言之,是个粗人。但二丑可不是。二丑能与主人一起吟诗作画,对景发骚,——主人说:“床前明月光,美人心慌慌;??????”,二丑则能立即接续:“举头望明月,低头闻香香”;再雅一点,则能大声朗诵“十八摸”、“第三种水”,乃至能够细研出《金瓶梅》的各色妙处。二丑也能高深俨然,道貌岸然,——琴棋书画,三教九流,诸子哲学,政策法律,可谓无所不通,无所不晓。——也就是说,二花脸绝对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若是主人需要,二丑能耍几趟“猴拳”,也能弄出几招“蛤蟆功”;而若是观众也需要呢,二丑也居然能天才般地露几手“降龙十八掌”,——但终于是不像,故总是在观众的笑声中不甚了了。
义仆是忠心的谏客,是舍生取义的真奴仆,但二花脸呢,却是随风左右的柳絮。若是主人得势,二丑会因为有人穷困绝望而冲将上去,挥舞着拳头呵斥几句,以显得自己高人一等;或是在权贵面前,第一个走上前去作点头哈腰状,第一个恭敬地递上名片,且美滋滋地自我介绍说:我是某某主人的先行官云云。若是主人失势,二花脸则会天才般地脱身,且还会向观众转过他美妙的脸来,指着他的主人(大多就是恶少罢)对观众笑吟吟地说:瞧,这家伙,就要倒霉呢!
正如鲁夫子所说:这二花脸终于是露出他最末一手了。但这最末一手,二丑是早就预备着的,而观众呢,难道在心里没有给二花脸早就预备着么?所以,观众们也不过会心一笑罢了。
大于对李庄在“李庄案”中得到的印象就是,李庄把自己涂成了一个这样的“二花脸”。回顾一下他的表演,一审时的气势汹汹咄咄逼人,一副英雄气概;到了二审出人意料当庭认罪,英雄成了狗熊;再到二审判决时指责法院不讲诚信,表示二审认罪有假,真是反反复复、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比那变色龙的变化还快,看得人眼花缭乱。一忽儿嚣张似狼,一忽儿怯懦如羊,一忽儿可怜兮兮,一忽儿又咆哮公堂,把个法庭当成了他家的练戏台。
大于的评价是,演戏需要这样的“二花脸”,这样的角儿很卖座;看戏也要看这样的戏,这样的戏看起来有味道。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最好不要做这样的“二花脸”,做了这样的“二花脸”,以后还怎么做人?至于做律师的李庄为什么要把自己涂成“二花脸”,或者是舅舅需要,或者是秉性使然。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