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希望给袁腾飞尊严前提下,重典伺候
先不论袁腾飞的最新表态是否与强大舆论压力有关,我们也不使用、更不习惯像某些人那样,擅长与惯用的丑态,对待落水狗来个落井下石和幸灾乐祸心态。因为,我们秉持一个起码的做人原则,那就是客观与公正来衡量与评判事物的标准,也不会像袁腾飞那样把黑的描述成白的;把丑的镂刻成美的;把恶的美化成善的。他之所以能做到这点是与他与生俱来的颠覆基因是息息相关的。在他眼里和字典里,爹亲娘亲就不如常凯申来的亲,更不如山姆大叔这慈父来有恩情。他体内流淌的血液因子,在很大程度上是用来服务于自己主子指挥棒而不惜争当马前卒。
他的开场白是:【不想打口水仗,感谢大家的关心】话锋一转地说道:【相信党相信政府,相信法律会给出公正的裁决。】。
首先袁腾飞把他自己那信口开河,从开国领袖到我们共和国最可爱的战士再到一般社会大众,逐而又升级演变成肆意来恶毒丑化羞辱中华民族的任何对象,来满足自己对中国社会现状的不满的发泄。而对于我们社会中富有正义感的社会大众们在最强有力的回击、驳斥与坚定要来维护共和国尊严面前,被他倒打一耙说成是——打口水仗,可见袁腾飞他骨子里就是那——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地地道道的封建独裁专制心态给暴露无遗了。
袁腾飞之辈们把自己恶意抹黑、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中国近代史的丑行用【打口水仗】来为自己开脱,想以此能来逃脱社会正义的审判。
这【打口水仗】的潜台词,就是在蔑视和在修理我们社会大众的智慧,袁腾飞之辈们这言下之意,还是在向我们社会大众们炫耀他们自己手头握有【确凿】的未解密的【文史档案】,否者袁腾飞之流是不会把【打口水仗】一词给派上用场的。
什么档案呢?无非在袁腾飞之辈们眼里看来,这【饿死三千万】佐料这枚震撼原子弹,能让中国社会目睁口呆和心服口服。遗憾的是,袁腾飞之流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如今中国社会中亲历那段历史的历史见证人多达几千万,以至于自己的手头的【核心绝密文史档案】漏洞百出不说还不能自圆其说外,更要命的是:连一个最起码的集中掩埋的物证至今都没发现,这不能不说,这对于袁腾飞之辈们来说,是对他们自己手头的所谓【档案】一个最致命的打击和无情的嘲讽。
先给袁腾飞之流补充点史学科普的是:二战时期的历史悬案卡廷事件,为何能最终大白于天下?为何能从一桩扑朔迷离的疑团重重的悬案,被浮出水面随即尘埃落定的过程,不就是由于德军的一次意外行为的发现了——万人坑所呈现在了世人眼前这一巧合,逐而才有了拨云见日有了今天的档案与历史物证的相互吻合,这一因果关系相对应,才有了卡廷真相有了原本该归属的归宿了么?在此还要提醒袁腾飞之流注意的是,历史疑案有个至关重要的节点就是:在无意中所产生出的必然结果性上的因果关系,两者给互为验证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文字没有物证就叫杜撰,这是客气的说法,不客气地说就叫——造假。我们为什么说易中天话说【三国】时的胡诌八列引来读者和观众开怀大笑,因为他所戏说的那些【史诗】对于现在来说,那叫——死无对证!而如今,袁腾飞之流再信口开河能行?他所面对的是几千万见证过那段历史的人群,他能绕过么?所以,若至今在卡廷一带都尚未找到任何物证,那所谓的历史档案的真实性也就不复存在,也就没有了公信力可言,更就是一张很不客观和一文不值苍白无力的历史【档案】而已。
更为可耻的是,袁腾飞之流们,还列举了饿死重灾区河南信阳为例,那我们也就不可以地来反问:按袁腾飞之流所言,河南信阳三年中饿死一百多万人,那么这三年下来,每天发生在信阳地区就有多大925人被而死,用尸骨如山形容不为过吧?如此庞大的尸骸,为何至今都尚未能发现一个百人坑几十人坑呢?这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在信阳地区的大规模经济基础建设,可以说到了把信阳大地来了个底朝天的地步,为何就不见饿殍的遗骨呢?这样整村整村的饿死尸骨能不集中掩埋么?你不会告诉我们社会大众给集中火化了吧?同理,饿死三千万以此类推的话,袁腾飞【不打口水仗的绝密档案】还有存在的必要么?再就是,也可能袁腾飞之流信口开河本性所使然把一些事实真相也一股脑地丢掷脑后,却忘了:那三年期间,大批的城市人要求非转农,大量的城市孩子被送往乡下农村老家寄养这一事实而不顾,却能信手拈来地来描述因饥饿整村整村的人死去,下笔如神。然而,少奇同志在那三年中,也把自己一个孩子送往乡下老家来寄养这一事实也给屏蔽【忘却】了。
至于袁腾飞说:【相信党相信政府,相信法律会给出公正的裁决】。是的,我们社会大众也是这么希望的,这点作者我与袁腾飞态度也是一致的。
顺便捎带一句的是:袁腾飞分裂国家言论已是事实,处理不好,对今后我们对外关系会引来诸多的麻烦,还会向台湾发出一个错误的信号——这才是大是大非问题,含糊不得。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