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从真实GDP、M2想到二十年前的万元户
讨论:从真实GDP、M2想到二十年前的万元户
原帖发表于和讯论坛,作者54小竹。
相信很多人都曾经思考过,现在有多少钱才相当于二十多年前的万元户?我自己也一直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在最近恶补了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之后,对这个问题总算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通货膨胀,特别是通货膨胀的缘由。我的看法是:流通的货币和商品就象是天平的两端,在市场的调节下达到平衡,但货币和商品的数量总体是不断增长的,当货币供应的增加量增长幅度高于商品市值的增长幅度,天平就失去了平衡,每一货币对应的商品减少了,货币的购买力也就随之降低,这时,通货膨胀便发生了。
通货膨胀幅度的计算方法,有计算社会总商品价格对GDP影响的“平减指数”,也有按商品重要程度加权计算出来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也就是CPI指数,通常情况下,CPI指数会比平减指数稍高(原因估计是CPI统计的需求量大的商品,涨幅会比平减指数统计的总体平均值高),但不会有很大偏差。
从中国统计年鉴上面可以获取到这样的数据:1986年名义GDP为10274亿元,2006年为209610亿元,增长20倍,而根据GDP指数,按1986年为基年,计算出来2006年的真实GDP为65328亿元,平减指数是3.2倍。也就是说,过去的二十年里面,名义GDP增长了20倍,但由于总体物价上涨了3.2倍,真实GDP增长仅为6.36倍。按CPI指数来计算,1986年的CPI定基指数为135.8,而2006年为471,增长3.47倍,稍高于总体物价涨幅。
按统计局的数据来说,只需要3.2-3.47万元即可以过上二十年前万元户水平的生活。是不是太低了呢?当然,先不说统计结果的准确性,想想如果完全按二十年前的生活水平过日子,没有电脑、黑白电视、交通靠手、通讯靠吼,生活品质完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样的相等几乎是没有意义的。
那么,怎么计算才能得出当时万元户购买力现在需要的货币呢?我说说我的想法:前面说了,货币的供应量增长幅度超出商品市值的增长幅度就会产生通货膨胀,不考虑外贸、外来投资等外部因素,假设商品总量不增长,货币增加幅度就决定了它的贬值幅度,用广义货币增长量(M2)除以真实GDP的增长量也就是GDP指数,可以得出通货膨胀的幅度。上面说了,过去二十年真实GDP增长是6.36倍,M2增长量根据统计年鉴记录约为49倍,那么通货膨胀的幅度是:49/6.36=7.7倍,开20次方,得出每年的通货膨胀幅度为10.75%。也就是说,现在要拥有二十年前万元户的生活水准需要7.7万元。
问题解决了吗?等等,还有另外一点,这二十年来大家都在创造财富,所以现在7.7万元在社会的地位或者说是财富排名,远不如二十年前的万元户。那么多少钱才是相当于当时万元户的地位呢?大家都知道货币对应着社会上的流通商品,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你持有的货币量占社会总货币量的比例,广义货币增长量增长了49倍,那么你的货币至少也得增长49倍,才能保证你拥有社会上流通商品总量没有减少。
问题总算解决了,总结一下上面的结论:现在要拥有二十年前万元户的生活水准,需要7.7万元;而要拥有二十年前万元户的财富地位,则需要49万元。
注:数据从1986至2006的中国统计年鉴上获取,由于年鉴上没有1986-1989的M2增长量数据,按1990-2006的平均值计算。
下面是网友回复:
------------------------------------------
cpi没有考虑房产价格的飞涨。如果你只要喝伊利牛奶和鸡蛋,可能OK。
但是如果钱主要用来买房子,就看到了。
------------------------------------------
呵呵 美元20年间贬值也是不少。财富增加了,房屋价格如走低(不是非要降价,而是5年之内每年升幅小于5%),医疗问题解决,就业问题缓解,就会很不错了。如果还是几个行业赚钱,其他行业前途暗淡,或者效益好的企业基本靠出口,那就悬了。我们真的要向日本学习,千方百计增加内需,消费拉动的增长是健康的。可能国家逐渐转变对出口企业的态度了吧。
------------------------------------------
长=涨
------------------------------------------
的确,但是计价以及考虑货币供应是否应该只考虑在流通领域的房产呢?因为不流通,不能上市的房产不能够形成供应,对消费来说应该是“另一个世界里的”
另外有趣的是,这部分房产能不能在某个时点流通,有多大量。对地产的供应和价格产生多大的影响呢?
房产由于其土地供应有限,且土地政策的特殊容易为政策面所操纵,才成为资产价格膨胀的一个板块,一个筹码,我认为。
------------------------------------------
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也是贬值的,只是对美元升值。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都在贬值中。不利的是我们大量血汗换来的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要缩水了。美帝的便宜占大了。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货币当局是骑虎难下。
------------------------------------------
如果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当然很好,很强大
但是现在看不到这些问题解决的良方。内需的扩大都喊了n年了,没用。经济学人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国工资总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例在最近几年的下降幅度要大大高于国际水平,政府是大大的有钱。谁还敢拿钱出来消费,而且还没有保障。出口和人民币汇率的问题也是都说烂了。
政府还有一个魔术就是通货膨胀,用通胀来转移财富,同时可以提高国民工资。
------------------------------------------
这个问题太复杂,光靠理论和数据恐怕很难说服大多数人,20年前房子是分的,工作是分的,看病是能报的,死了都有单位管的,那时候的1万块含金量非常高.现在就算100万,都觉的底气不足,当然还要看在哪个地方.
------------------------------------------
好文章。
要保住原来的财富地位,财富的增长按每年10%超过通涨是不够的。
不知房价实际涨多少,因为现在房子小区环境,装修等都不同很难比较。或者地价可以比较。
------------------------------------------
49倍,可以认为是货币资产总量的增长倍数。
由于贫富差距拉大,高端人群的财富增长比低端人群快得多,要保持当时万元户的地位,需要的货币资产大于49万元。
------------------------------------------
另外,“万元户”指的是存量财产。存量财产多少不一定与“生活水准”高低完全成正比。
对存量财产相对增量财产较多的人(职业投资人)来说,决定“生活水准”的主要是前者。而对存量财产相对增量财产较少的人(工薪族)来说,决定“生活水准”的主要是后者(年收入)。
------------------------------------------
不考虑社会财富地位问题,光从饮食方面考虑,俺记得我老爸经常说,当时的肉便宜呀,五花肉0.74元一斤,时间大概是80年左右,当时农民稻谷出售价格13元1百斤,2007年,肉的五花肉价格12元左右,农民稻谷出售价格90元/百斤,因此平均看,俺认为现在的12万元相当于80年代的万元户水平。
------------------------------------------
必须承认,这3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很快,人民生活水平确实提高很多了,就是当时的万元户也天天吃不起大鱼大肉的,看看现在的生活,多好呀,现在的人们不吃大鱼大肉,倒天天认为吃野菜粗粮是高档生活,呵呵。
------------------------------------------
好文,我们的财富需要每年增值21.5%才行啊
------------------------------------------
现在2008年谁要想有当年万元户的地位 资产起码要上千万元 12万想要过当年万元户地位可能你是每月收入12万元,如果12万元是当时1万元到现在的货币升值价值的化,那你安当时万元户收入比较下,你安装个电话6万元,买个摩托车6万元买金利来10万元 金利来皮带 领带等等,你能过当时万元户生活吗,按地位讲当时万元户在乡镇是有点地位的,现在没有个几千万想说个啥啊
------------------------------------------
昨天正好看了个聂卫平当时的中日围棋擂台赛,聂卫平的奖金是1万元他的工资是每月50元左右
------------------------------------------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