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从两岸关系变数看和平统一靠不住

2025-02-23 观点 评论 阅读

从两岸关系变数看和平统一靠不住  

杨景水  

胡锦涛主席春节前的福建之行引出台湾媒体热议,台湾《中国时报》2月19日以《胡“南巡”政治讯号 颇堪玩味》为题猜测胡主席之“虎年看望福建台商,并非即兴之作。”说胡主席对台商所示热情和善意“虽是对台商作出承诺,但无疑也是对马政府的协商保证。”联想到台湾《联合报》2月18日的报道,“马英九总统昨天表示,上任后积极改善两岸关系,双方已签署12项协议、1项共识,两岸情势大为缓和,加上双方互动频繁,显见战争已逐渐远离台湾海峡。”表面看来,两岸和平前景可望。然而,依笔者所见,事情远非那么简单。  

请看《自由时报》报道的“中央社”台北2月18日电:“总统马英九昨接见美国共和党众议员詹姆斯·森森布伦纳,总统府事后传真至各媒体的书面新闻稿显示,马总统在会中以‘两国’称呼两岸的主权关系:‘总统表示,今年与中国大陆洽谈的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 (ECFA),希望制度化两国已达到的1000多亿的贸易量,并保障台商的权益和智慧财产权,同时审慎维护中华民国主权及台湾人民的权益……’”在此,马英九使用了“中华民国主权”字眼儿,即台媒体所说的“‘两国’版”。此说与“九二共识”明显相左。当天下午,“总统府”发言人王郁琦急忙将“‘两国’版”改为“‘双方’版”,说“由于处理新闻稿的幕僚是新手,因一时疏忽而写成‘两国’,并非总统口误。”“中央社”着重申明:“马总统提到海峡两岸时,不会使用‘两国’来描述双方关系。王郁琦说,‘因为根据中华民国宪法,中华民国当然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在中华民国宪法的架构下,中国大陆是一个地区,我们并不承认大陆当局为一个主权国家,仅在事实上并不否认其为中国大陆地区的有效统治当局。’”并强调,“这种看法一方面符合中华民国宪法与法律的规定,同时反映海峡两岸交流的需要。这样的做法不但不是软弱,更能凸显中华民国的主权与主体性;如果不以这种方式来描述两岸关系,反而弱化了中华民国宪法所主张的主权和地位。”台当局如此粉饰,只能是越抹越黑,欲盖弥彰。有意思的是,王郁琦郁说什么“这样的宪法架构是在19年前、前总统李登辉任内修宪时即已确定,民进党执政8年,并未尝试对此架构作任何修改。”说来说去,怎么与台独有点藕断丝连了?  

马英九与陈水扁相比,陈水扁明目张胆地叫嚣台独,把海峡两岸推到了战争边边缘;而马虽放弃了台独主张,看来和缓了许多,其实,罗援将军曾指出:“马英九提出一个‘不统不独不战’,这就是和平分裂。”而今又提出一个“中华民国宪法架构”论,不承认大陆当局为主权国家,抱着“中华民国主权”不放!这岂能有海峡两岸的真正共识?!中国大陆要实现统一,还是有人要统一中国大陆?!前不久,一个“中国国民党(大陆重建)”的组织通过网络向大陆渗透,联想到马英九闻知美国答应售台“爱国者”导弹而对台海“和平”深感“自信”,这些都印证了“中华民国宪法架构”论的用心不可懈怠!   

2010,2,22,  

  

标签:中华民国   大陆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