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今货币的本质——债权货币
论当今货币的本质——债权货币1
要认清货币的本质,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从货币的历史演进来认识货币——即从金(商品货币)到金本位再到债权货币。二、货币是人类生产关系的体现,不能脱离认识生产关系的发展来研究货币,具体而言是必须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来研究货币。2
现代货币源于银行券,银行券源于汇票。3 汇票反映了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关系。(持票人即债权人,承兑人即债务人)。因此现代货币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的债权凭证。那么债权又是如何演化为货币的呢?现代货币诞生之初是以金为依托的,形成了金——汇票体系,这被人们惯称为金本位。
从金到金本位
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时期,虽有商品生产,但以非商品生产为主;虽然有商品流通,但是流通量少;虽然有社会分工,但分工不细化。这时金就相对稳定地执行货币职能。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起来后这种关系就开始发生变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工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商品化的程度日益提高,商品的数量日益增大,商品的结构日趋复杂,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和深入。
例如在下面一个产业链条中
棉A——纱B——布C——衣D——批发商E——零售商F
所需的流通手段成倍地增加,而金作为货币就显示出它的局限性。一方面产品的价值量很大,用于一次交换的金的量也很大,这样就运输不便;另一方面是所需要的金的总量也增加了,而金却是有限的。为克服这样的矛盾产生了汇票。4 在这样一个产业链条中B、C、D、E都一手借入一手贷出,即用一种借贷关系(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关系)代替金实现了商品的流通。但是这种代替是有条件的,即汇票要用金来支付,这时汇票被看成等同于金的东西。可汇票的数量又大于金,因此汇票和金又是不等同的。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但这个矛盾还是潜在的。这种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关系,被称为信用关系。这种借贷关系的确立是形成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基础。随着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以银行信用,乃至国家信用为支撑的特殊汇票——银行券也产生了。
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危机,这种危机表现为生产过剩,产品滞销。大量的汇票无法兑现,所需要的货币量成倍增加。一方面商人求助于银行,银行不得不超过自身金储备贷出银行券。这时银行券发行的基础就发生了变化,这个基础由单纯的金,变为金和一部分债权。另一方面即拓展海外市场。危机就这样被暂时克服了。
从金本位到债权货币
由于世界市场是有限的,生产过剩的问题就凸显出来。资本主义国家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大量的贷放银行券。导致国家银行资产中金的比例越来越小,债权的比例越来越大。当大量的贷款无法被偿还,而形成呆账、坏账时,银行券就已经实际贬值。这迫使人们按票面价值,到银行去挤兑金,国家银行不堪重负而停止兑换金,金本位就此终结。5 这时银行券就变成和金脱钩的纯粹的债权货币。这种货币先依靠金而存在,后又扬弃金并包含金于自身。这种货币作为一种债权,要求以这种货币单位计量的一切商品来支付。它的本性是要占有一切商品,就如同它的前任金一样。但它存在的基础却是债务。
债权货币
债权货币的产生与演进,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发展的体现。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产生了以金为基础的资本主义信用体系(这里应当指出的是这里信用即借贷,债权由此中而产生),这个体系的代表就是可兑换的汇票和可兑换的银行券。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使这对基本矛盾演化并表现为:过剩的产能与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下紧缩的市场之间的矛盾。这对矛盾促使金本位解体,形成了当代资本主义信贷体系,这个体系的代表就是债权货币。债权与债务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债权与债务的矛盾,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矛盾,对债权扩大的愿望与薄弱的债务基础之间的矛盾,促使债权阶级(金融资产阶级)利用手中的货币和其它一切可利用的力量占有产业资本的各个要素,占有一切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当这种占有一定程度上完成,或者受阻之后,这个矛盾就会以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6这种危机被称为:金融危机、信用危机、债务危机。
冯泉荔
2009年12月26日
注解:
1、 人们多将现代货币说成信用货币或者债务货币。什么是信用?债权与债务的矛盾被称为信用。货币产生于这种信用关系或债务关系。但货币本身乃只是这个矛盾的一个方面,那就是债权。现代货币可理解为一种特殊的权力。“基辛格说:谁控制了货币,谁就控制了全世界。” “雇凶杀人” “政治是枪,金融是扳机——电影<教父3>”。
2、 应当注意到货币本身经历了从金——金本位(金—汇票货币体系)——债权货币的发展,这和猿——猿人——人的逻辑结构类似。因此可以用 “历史概念集合”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其中的关键是要找到推动货币演进的内在矛盾是什么。因此不能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3、 最早的纸币是产生于宋朝的交子,交子和银行券的特点极其相似,但却不是现代货币的鼻祖。还有一种纸币是被马克思称为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我认为根本就没有单纯用于流通的货币这回事。
4、 《资本论》中《信用制度下的流通手段》讲的就是金本位。
5、 金本位解体的实际过程要复杂得多。金本位一度解体又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经历了金币本位、金块本位再到金汇兑本位。要恢复金本位,从根本上来讲已无可能,因为货币贬值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典型特征。
6、 在无信贷支持的情况下,总的有效需求<总成本<总供给,因此需要央行和金融资本提供信贷,但这种结构性的过剩注定了大量呆、坏帐的形成。金融资本因此就会遭受损失,这个损失若不由部分单独承担,那么只有由整个金融资本来承担,结果就是货币贬值。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