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当年“真理标准”大讨论揭秘

2025-02-23 观点 评论 阅读

有了毛泽东的《实践论》,1978年在中国为什么还要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个问题恐怕一直是某些人心中的秘密而为另一些人所一直困扰!  

笔者以为,2008年5月12日的《潇湘晨报》揭开了这个秘密。这天该报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发表30年”为题,推出了一个“记者专访”,专访“此文的作者,而且是该文最后执笔完稿者”,“30年前风华正茂,30年前激扬文字,30年前激起滔天巨浪的”而又没有参予署名的孙长江。就是这个孙长江,在《潇湘晨报》的这个专访中有意无意地揭开了这个秘密——用“实践标准”否定“语录标准”,请看:  

(一)《潇湘晨报》的“编辑动机”,借孙长江之口说:“对于那场讨论来说,作者是谁其实并不重要”。那么,重要的是什么?  

(二)重要的是,该文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发端之作”(该访谈记者语)!  

(三)如何“发端”的?目的又是什么?请看孙长江的一席话:“当时,我在中央党校理论教研室,那是1978年初,吴江(时任中央党校理论教研室主任)和我谈到,党校学员在讨论研究路线斗争史时,觉得迷惑,心里有两个标准,不知道检验真理到底是用‘马列、毛泽东思想’,还是靠‘实践’……。”“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在理论不能排除别的所谓‘标准’,比如不能排除当年还在相当一部分人头脑中存在着的‘语录标准’。”(这是孙长江加上“唯一”二字的理由)。  

孙长江的回答,充分说明这个“思想解放运动”的“发端之作”的真实意图和“动机”,就是用“实践标准”否定“马列、毛泽东思想”标准(亦即“语录标准”)!其实,当时作为中央党校的主任和教师心里应该清楚:马列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是经过无数次实践检验过的真理。正因为如此,马恩列斯毛才成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和领袖。那么,精英们要用什么样的“实践标准”来否定“语录标准”呢?现在己经看的很清楚,他们用来检验“马列、毛泽东思想的”的“实践”不过是复辟资本主义的“实践”。  

精英们为什么敢于在30年后的今天,捅开这一层窗户纸呢?因为他们觉得不怕什么了?可以公开了,你能怎么着?谢韬、辛子陵在他们的《试解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论与中国改革》中不是己经通过歪曲马克思公开否定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吗?(对此,笔者将另文批判)你们又能咋着?  

  

  

 2008年5月12日   

标签:标准   实践   思想   长江   真理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