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人教教材的问题,是祸害下一代人的问题!

2025-02-13 观点 评论 阅读

相比战败,我们更不能接受的,是不战而败。

  01

  人教,即我们熟悉的人民教育出版社。

  听名称就知道,妥妥的官方“血统”。

  其出版的教科书,涵盖了小学到高中的所有内容,是绝大多数学校统一使用的标准教材。

  但如今,统一没变,标准与否就有待商榷了。

  这次受到广泛质疑,主要是因为教材的插画。

  网友们发现,人教版教材插画十分奇葩,不仅涉嫌丑化国人形象,污染儿童精神,甚至有一些指向性暗示、像别国政治站位靠拢的内容。

  口说无凭,我们看图。

  显而易见的是,插画里的人物,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大都双眼无神,眼距极宽,山根短平,表情呆滞怪异,像是得了什么大病。

  这张,一个小男孩拿着三角尺,上身系着红领巾,穿着正常,下身却没穿裤子,裸露着生殖器官。

  再比如这张,男童人物的细节处理着实让人不适,搞不清画者到底想传达什么。

  还有一名女老师吐着舌头比出两根手指,眼神朦胧,面容表情十分怪异。

  一个戴着红领巾穿着裙子的小女孩,裙下露出的小腿上竟然有纹身。

  还有打扮得光怪陆离的女生,穿着短裙和拼色连裤袜不说,头上还戴着兔耳朵。

  要知道,在国外,兔女郎兴起于著名成人杂志《花花公子》,是情色风月的标志。

  最让人疑惑的是这一张,一个带着红领巾的男生,一手插兜,身上穿的衣服竟然与美国星条旗十分相似。

  这可是一版全国中小学生学习使用了十年的教材啊。

  孩子是好奇心最强的群体,十年来,到底有多少孩子模仿过教材里的不良行为,在潜移默化中转变了心性?

  简直不可想象!

  02

  为什么人教教材的插画受到如此多的关注和质疑?

  原因大致有二。

  第一个原因是,现在的教材插画,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人教应有的水平。

  我们也是从孩童时期走过来的,也同样是读着人教出版的教材长大的。

  不得不说,过去的教材插画着实传神好看,绘就了许多至今回想起来都栩栩如生的景象。

  比如某教材封面上那两匹风姿矫健的骏马。

  比如《让我们荡起双桨》里,徜徉在青山绿水间的少年们。

  在月下瓜田里刺猹的闰土,更是一代人难忘的经典。

  短短几十年过去,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长足的改善与提高,为什么中小学教材这么重要的版物,却在走下坡路呢?

  这么说恐怕还失之于委婉,不够准确,他们岂止是在走下坡路,简直是在跳崖啊。

  如此强烈的反差和对比,背后的原因当然值得深究了。

  人物表情、怪异五官倒也罢了,勉强可以理解为审美差异、无心之失。

  但星条旗和裸露下体怎么解释?

  是无意中多画了几笔,还是我们过度解读?

  这么多年,这么多问题,网友都能发现不对,专业的插画师、出版方、审核部门集体瞎了吗?

  无心之失不可怕,怕就怕在有人、有团伙在故意为之。

  细思极恐啊。

  事情引发关注和热议之后,还有一个很值得揣摩的细节——

  愤怒的家长冲进教材设计方的账号下表达质疑,该账号阴阳怪气地回怼:

  “专门为您家孩子设计的优质作品。”

  仔细品,话里话外有没有放了一把火、又置身事外看好戏的幸灾乐祸?

  你说他们不知道这画里有不妥、有猫腻?

  不太像吧。

  03

  质疑声大、关注度高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人们对于意识形态战争的警惕度提高了。

  几年前,意识形态战对中国人民来说,还是个生僻词。

  但近年来,经过屡屡发生的丑化国人、精神投毒事件的洗礼,中国人民已经提高了戒心、擦亮了眼睛。

  国内享有盛名的摄影师陈漫,为国外奢侈品牌拍摄宣传照。

  照片里,中国女模特穿戴着清朝的护甲、头发肮脏油腻、皮肤黑黄、眯眯眼上挑,满身厚重的“阴间”味儿。

  国人直接将其骂上热搜:“为什么总把咱中国人画成这个鬼样子?!一点都不真实!”

  清华美院举办的艺术展,模特们也因为故意画成上挑的眯眯眼,被喷出天际。

  大家愤怒的点很简单,我们中国的高等学府,为什么要迎合西方的审美来丑化自己?

  三只松鼠因为同样的宣传画风,发生史上最大翻车事件,受到爱国网友的抵制。

  在写那次事件时,我也明确阐述过,在国外,对人眯起眼睛并用双手挑起眼角, 一种侮辱性动作。

  “眯眯眼”等刻板印象,表达的就是白种人对黄种人的种族歧视。

  外国人为我们量身定制了屎盆子,尚不敢光明正大地扔过来呢,我们自己倒总有些人,争先恐后地往头上扣。

  而说到对我国儿童的精神荼毒和意识渗透,江南布衣在童装上印“性暗示““邪典”图案的前车之鉴还去之不远。

  我们有理由怀疑,是不是真的有一股力量,试图攻克孩子们大脑中的领地,不费一兵一卒,从下一代的根儿上摧毁我们。

  可惜的是,至今仍有人在反质疑,认为在广告、插画中挑刺找茬儿,属于没事找事、上纲上线。

  但我想表达得观点,和以前一样:

  谢天谢地,我们终于学会上纲上线了。

  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思考,清晰地知道自己应有的样子,会对所有不正确的形容词、别有用心的矮化和污染大声说不。

  为了孩子,为了我们的下一代,做一个善于找茬儿的火眼金睛又如何呢?

  这世界上从来不缺妖魔鬼怪,缺的是斩妖除魔的孙悟空啊。

  04

  意识形态的战争,虽无形,却杀伤力巨大。

  渗透到儿童教育,则更是动摇到了国之根本。

  龚自珍先生早就警示过:

  欲要亡其国,必先亡历史;欲要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

  所以,此次教材风波不是单纯的审美问题,不是单纯的审核问题,更不是插画师个人的问题。

  它分明是重大政治问题!是站位问题!啥有人想颠覆毒化我们的下一代!

  从排版设计倒审核印发,每一个环节都务必清查。

  纵然最后发现只是杯弓蛇影、一场虚惊,起码也安了群众的心。

  若确实有人里应外合故意传播精神毒品,我们也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及时防范、有力反击。

  无论何种战争,中国人民从来不怕失败。

  相比战败,我们更不能接受的,是不战而败。

标签:教材   我们   问题   一个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