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苏轼的三起三落,具体谈谈苏轼三起三落

2025-02-21 观点 评论 阅读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眉州眉山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巨星。他的一生,与北宋的政治风云紧密相连,历经宋仁宗嘉祐、宋神宗熙宁、元丰,以及宋哲宗元祐、绍圣等年号更迭。

苏轼的仕途三起三落。嘉祐二年,苏轼进士及第,初入官场,春风得意,这是他人生的“一起”。然而,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苏轼因反对变法激进措施,自请出京,任职杭州等地,此为“一落”。元丰二年,“乌台诗案”爆发,苏轼入狱,后被贬黄州,这是他人生的至暗时刻,却也正是在此期间,他的创作达到巅峰,写下《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

元祐更化,旧党执政,苏轼被召回朝廷,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迎来“二起”。可他又因不满旧党全盘否定新法,再次被贬,出知杭州、颍州等地,此为“二落”。绍圣年间,新党再度得势,苏轼以“讥斥先朝”罪名被贬惠州、儋州,远至天涯海角,这是“三落”。宋徽宗即位后,苏轼获赦北归,途中病逝于常州。

苏轼在美食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东坡肉”便是其代表。相传苏轼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百姓为表感谢,送来猪肉。苏轼命人将肉切成方块,慢火红烧,再分发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吃,此后“东坡肉”就成为了一道名菜,流传至今。

苏轼的诗词中尽显豁达乐观。“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展现出他面对风雨、困境时的从容与洒脱;“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更体现出他超脱物外、不为外物所扰的心境。这种豁达的性格,让他在人生的起伏中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

对于当代青少年而言,苏轼的人生经历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如今的青年在学习、就业、社交等方面面临诸多压力,时常会陷入焦虑与迷茫。苏轼的一生,屡遭贬谪,却从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难题、在生活中遭遇挫折时,不妨学习苏轼,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去面对,不被一时的困境打倒。

苏轼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在顺境中亦能坚守本心。当代青年也应如此,在繁华喧嚣的现代社会里,不随波逐流,不被外界的诱惑迷失方向,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守,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