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依法治国首先是,中央文献研究室历任副主任名单

2025-02-21 观点 评论 阅读

 

人民日报12月5日消息,回顾我国宪法起草、制定和修改的历史,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重大战略部署的理解。我主要就这个问题谈点体会。

第一,学习理解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就要深刻认识宪法中所凝聚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共同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政治发展道路的集体智慧,认识宪法中所蕴含的全体中国人民对依法治国尤其是依宪治国的强烈意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制定“五四宪法”的时候,我们党就坚持了这一原则。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全国有八千多人讨论,提出了五千几百条意见”,“反复研究,不厌其详。将来公布以后,还要征求全国人民的意见”。

第二,学习理解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就要深刻认识“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的重大意义,始终坚持依法治国与从严治党并举的方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宪治国是我们党的重要执政理念。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是有机统一的,依宪执政与更好地加强和实现党的领导也是有机统一的。我们党历来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把从严治党作为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前提条件。

第三,学习理解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就要深刻认识宪法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地位的有关规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我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党的领导地位。“五四宪法”通过之前,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从“五四宪法”到“八二宪法”,都从根本法的高度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指明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光明前景,同时也清晰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优势、制度优势、文化优势。坚定“四个自信”,具体到政治体制上,就是要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树立自信、保持定力。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

(原题为《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