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从一件小事说起

2025-02-21 观点 评论 阅读

从一件小事说起  

杨景水  

举国上下都在满怀激情地迎接建党90周年,唱红歌,放映红色影视剧,大江南北一片红,怎不使人欢心鼓舞,心潮澎湃。然而,就在这迎接建党90周年的活动中,撞到我眼眶子底下的一件小事很扎眼,出于对党的一片赤诚之心,使我不得不又废话连篇。  

6月24日,我有幸参加了原单位在礼堂为建党90周年举行的全院党课报告会。礼堂左侧第一排每个座位前的桌面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瓶瓶的矿泉水,而其它座位前却空空如也。我们这些退离休的老家伙被很礼貌地安排在右侧前3排,坐在这里,对左边的阵势看得一清二楚,那是院长、书记等院级的头头脑脑们。党课主讲人是党委书记。他讲得很好,党的光辉历程、党的光荣传统头头是道,感人肺腑。看来他为此是作了充分的准备的,只是他对领导座位前那一瓶瓶的矿泉水——这种会场布置,却未能用脑子认真想一想是否合适?是否有点特殊化?是否有点脱离群众?  

一瓶矿泉水不值几何,似乎微不足道。但是,领导们(不只是报告人)需要喝水,难道在场的群众就不需要喝水?就不想喝水?“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如何理解?难道只是爬在《党章》上的文字,而不是要贯彻执行的行动准则?  

我重温了17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不少章节读后有久违了的感觉,有被束之高阁的感觉。首先,“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以及入党誓词中“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等词句,在一些新拍的影视剧里已经消声灭迹了,平时领导讲话以及媒体的文字中也没有了踪影,只是近来迎接建党90周年了好像才想起来有这么个“共产主义”。前两年,一位亲戚带着她大学毕业后读研的孩子来北京看我,听说她入了党,我高兴之余问她:“你为什么要入党?”爱说爱笑的她却一反常态地吭吭叽叽地未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我笑着说:“难道不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吗?”她不那么自然地笑了笑,就此结束了我们的对话。我为何要问此问题,并非无的放矢,因为多年来“共产主义”一词已几乎被人们遗忘了,我不知道党建工作是不是也如此?结果不出我的预料。  

还有,党章总纲的第一句就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钢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建国以来,工人阶级在我国的领导地位不容质疑。然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后,不少工人的工资收入在平均工资水平以下,而被沦为“弱势群体”。“非公有制经济”诸如富士康、黑砖窑里的工人与旧时的奴隶何异?2007年清理了山西的黑砖窑,2011年又发现广东惠州的黑砖窑,何以屡禁不止?老板长期拖欠工人工资并非个别现象,甚至还屡有殴打讨要工资工人的事情发生!剥削者何以有恃无恐?重庆为帮工人讨要工资而出动警力,堪称表率。如果全国都像重庆那样,剥削者们还能有恃无恐吗?  

尽管近年政府采取了不少富民、惠民举措,但人们习惯以年薪数十万元乃至超过百万者为参照物而愤愤不平,即使“中产阶层”者也把自己戏称为“穷人”。何以有这种情绪?难道不是贫富悬殊、两极分行化的催生物吗?即使如此,深圳2010年还出台了对企业高管的住房补贴政策,以“吸引人才”,而对无钱买房的住房困难户却冷若冰霜。虽说“致富不是罪恶”,但“致富”之道里不可否认地包含着剥削,孙中山还讲“节制资本”呢,怎么到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尽管是初级阶段),剥削行为颇有大行其道之势?可以断言,只要社会存在着大量的剥削,只要存在着贫富悬殊,只要富豪们盘踞着人大、政协的高位,现有给低收入人群的惠民举措,缓解不了“穷人”对富人的愤愤不平。要缓和这种不平,惟有把剥削限制在能够容忍的范围和程度内,使他们摆脱弱势群体的困境,回归劳动人民国家主人翁的地位。  

党章和宪法,一个是党规,一个是国法,如果仅仅是让人看的摆设,并不认真贯彻执行,最终招致的后果那将是不堪设想的!2011,6,30,  

标签:共产主义   领导   剥削   工资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