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非首都功能,北京的非首都功能职能部门迁往什么省的什么
北京加速“瘦身”的信号正在释放。
继去年2月之后,习近平总书记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再提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在不久前刚结束的北京两会上,北京市市长王安顺也明确提出,今年将对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功能和产业,逐一列出清单,拿出具体方案,尽快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
人口膨胀、交通拥堵、雾霾严重、房价高企……北京这些让人“吐槽”最多的缺点,都与它集政治、经济、教育、医疗、物流、交通等各大“中心”功能于一身的地位有关。疏解了首都不应该有的功能之后,生活在北京将会和现在有什么不同?跟随我报道的小编来猜想一下吧。
再见,批发市场

↑2015年1月14日,北京大红门动物园批发市场部分商户南迁廊坊。李晓果 摄
估计不少北京人都对动物园批发市场(简称“动批”)那一带的交通拥堵深恶痛绝。即使是坐地铁,经过动物园这一站时也能看到很多人拎着黑色大塑料袋或者大箱子挤地铁,这些多是从全国各地赶来动批批发衣服、再当天赶回去的商人。
作2015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时,北京市市长王安顺特别提到,要“加快疏解动物园地区批发市场、大红门地区批发市场、天意小商品批发市场,对其他区域性批发市场逐步制定调整疏解计划。”
其实,北京开始将这些人口密集的批发市场疏解出去也不是一天两天。2014年北京就拆除了36个中心城商品交易市场,撤出和规范了21 家市场,其中动批摊位减少了1300 多个。去年北京市政协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调研报告显示,以动物园、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为代表的一批有形市场有1386个,经营人员超过41万人,其中外地来京人员占八成。
话说一直都知道动物园等批发市场人群密集,但还真没想到有41万这么多。41万人每天住在北京、吃在北京、通勤在北京,特别像动批这种坐落在三环内的,对于他们来说,想必生活成本也是很高。外迁至河北,首先住宿成本会大幅降低,吃得也能好点,逢年过节回家,买火车票估计也比在北京抢票容易很多。另外,动批的客户当中,一些人本就住在河北和天津,将来河北本地的批发商也能免去定期赶来北京的通勤烦恼,还能节省不少开支。至于动物园周边的交通,肯定也不会像现在那么糟糕了。
去河北天津上大学。
↑北京大学毕业典礼。任正来 摄
根据北京去年7月发布的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包括东城区和西城区在内的核心区将禁止新建和扩建高等学校。2015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推动部分教育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向外转移和疏解,促进京津冀区域教育合作和人员交流,探索共建大学新区、研发新区、创业园区和职教园区。
海淀区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的密集程度在全国恐怕都是无可比拟的,虽然手中没有权威数字,若是把北京所有高校的学生数量加起来,肯定超过不少欧洲小城的人口数量。重点高校还真不一定都要挤在首都,想想华盛顿的知名高校也没几所。
京津冀教育资源很是不均衡,天津还好些,河北重点高校少得可怜,若疏散部分高校至河北和天津,不仅能缓解北京的人口密集和就业难等问题,也能帮助高质量人才留在天津和河北。很多同学就是因为在北京上学,才考虑在北京工作的吧,若是高校迁去河北,估计部分人毕业就选择当地或回家就业了。
每年高考报名时,不少学生为了到北京念书,宁愿放弃其他地方的重点高校,也一定要到北京读哪怕差一些的普通高校,这就导致北京高校招生分数居高难下。部分高校迁至河北和天津后,估计能让不少孩子理智考虑志愿问题,全国各地的好大学都向大家敞开着大门呢。
大医院挂号更容易。
↑2015年2月5日,早上六点半左右,在北京儿童医院的挂号处,一位女士裹着被子排队挂号。 李文 摄
全国最佳医院百名榜中,北京独占约三分之一,而天津和河北则相去甚远。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北京大医院挂号看病耗时耗力,摸黑排队。找“号贩子”成了许多人不得不忍受的痛苦。
北京的“瘦身”或许会带来些许希望。
根据前文所述的目录,除了高等学校,北京还将在包括东城区和西城区在内的核心区禁止新建和扩建大型医院。另一方面,北京的医疗资源正在加速向河北地区辐射?自京津冀协作以来,北京通过合作办医、设立分院、整体搬迁、远程会诊、人才培养等形式,已经促成了北京朝阳医院与河北燕达医院、北大三院与承德市妇幼保健院等一批医疗协同项目。
疏解医疗机构,乍听起来会让人有些担心:大医院、好专家都搬外地去了,北京当地人看病怎么办?其实,疏解不只有整体搬迁一个途径,还可以办分院、远程会诊、派驻专家,这些做法并不会明显削弱北京当地的医疗资源。
另外,在北京看病的外地人比我们想象中更多。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去年3月曾公开表示,北京的专科医院每年有60%是外地患者。这一招如果真能有效分流病患,平衡医疗资源的分布,还是利大于弊的。河北等地的患者就可以在家门口看病了,不用再背着大包小包挤火车。挤地铁,还能省一大笔房租。对于北京而言,公共交通会变得不那么拥堵,医院附近的房租也会大大下降,住在北京的人看病时或许可以不用排那么长的队了,黄牛也就少了卖号的机会。
当然,在外地设立分院要得到患者信任还需要时间,权威专家资源仍然有限,还有些住在津冀。但工作和医保关系在北京的人有异地报销的困难,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不过,长远来看,北京把一部分医疗功能疏解出去的好处还是值得期待的。
一般制造业,少点再少点
未来在北京,我们可能会很少看到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制造业的厂房,污染企业的身影更会逐渐消失。
2014年7月,北京市公布一份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明确全市范围内都要限制或禁止建材、造纸、纺织等一般制造业,包括东城区和西城区在内的核心区还要额外禁止建筑业。王安顺在北京两会上介绍,北京去年关停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392家,2015年还将关停300家制造、锻造、小家具等领域的污染企业,逐步清退镇村工业大院。
光看这些关停的企业数量,不难想象首都容纳了多少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这些企业对首都的产业结构优化没有好处,对资源消耗、空气污染却是贡献多多。据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北京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实际下降了4%,相比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下降5%左右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把一般制造业“请”出北京,关停污染企业,应该有助于实现今年的治霾目标。
另外,建筑、纺织等行业都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因此未来外地进京务工人员很有可能没现在多了,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可能会得到进一步缓解。而在承接一般制造业转移的地区,就会有更多就业机会。不过,污染不可以转移,王安顺市长也强调了,污染企业要就地关停,不能转到河北、天津!
科技、IT、文化“创客”更吃香
↑在位于“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创业服务机构3W咖啡馆内,创业者在交流寻求合作机会。李文 摄
“减肥瘦身”,是为了“轻装上阵”追求更好的发展。疏解了非首都功能,北京剩下的功能是什么呢?去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提出,要明确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
2015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北京今年要立足全国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抓好石景山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中关村现代服务业试点,发展互联网金融、大数据金融,提升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落实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和产业提升规划,抓好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中国乐谷、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建设……
看来,在北京从事科技、信息、文化行业的上班族可能要迎来事业上升期了。不过,一个真正繁荣的市场一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更多相关行业的优秀人才可能会来到北京,激发出更多振奋人心的发明创造,在路上可能会遇见更多背着电脑的软件工程师,北京可能会见证更多精彩音乐影视作品的诞生。这样的北京,会更有吸引力。(作者:王秀琼、单儒超、程文楚、邓卓然)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