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中国大学公开课,民族音乐美学

2025-02-20 观点 评论 阅读

 

中新网上海新闻5月17日电(诸承宇 柴媛媛 许婧)“昭君出塞真正怀抱的乐器,可不是现在所指的琵琶,而是中国传统乐器——阮。”“阮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民族乐器,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外形就彰显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在长宁区新华路336号上海民族乐团大厅,上海民族乐团阮声部首席、国家一级演奏员刘波教授正在将阮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30位中外学生专注聆听。

近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美蕴人生”美育公开课第三课走进上海民族乐团,与“海上乐谈”项目合作,共赴一场“品弦摇佩玉铮铮”的东方音乐之约。

本次课堂由刘波教授导赏讲解和上海民族乐团“时尚品弦”组合现场演奏相结合,刘波教授对阮的演变历史和乐曲的解读以及对创作背景知识的介绍让同学们感受到阮乐器的魅力。“时尚品弦”组合演奏家们现场演奏的音乐作品,如旋律雄浑劲健、大气恢弘的《剑器》,古朴典雅的《出水莲》,颇具江南风格的《三六》,饱富西域特色的《丝路驼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每一首都动人心弦,让大家连连喝彩、大呼过瘾。

为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持续深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依托上海民族乐团共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基地。去年学校邀请上海民族乐团《国乐咏中华》讲演版进校演出,收获了众多中外学生粉丝。此次走进上海民族乐团,更是很多同学的圆梦之旅。

丁辰同学兴奋地说道:“今天终于见到我的偶像刘波老师,太激动了,她可是我老师的老师!我跟着‘时尚品弦’组合中两位演奏家老师学习了十年的阮,通过刘波老师的讲解,我也对这些经典乐曲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在学校民乐团也会尽力做好民乐的传承和传播。”在主持人温婷婷的鼓励下,丁辰同学上台演奏了一段《丝路驼铃》,博得现场阵阵热烈的掌声,也得到刘波教授的肯定。 “今天参加的活动,不论是阮琴音乐欣赏还是盆景制作,都是我从来没有尝试过的,我觉得很有意思。我觉得阮琴真的很好听,今天还学到了很多知识,很高兴。”参与活动的来自孟加拉国的SHOHAG AHAMED分享道。来自新疆的努尔比叶木同学则略带羞涩地表示,“作为一个来自新疆的同学,听到《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打起手鼓唱起歌》这两首曲子的时候真的很激动,就像回到家了一样。我觉得传播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也希望今后能多多参与这样的美育活动,欣赏到更多中国之美。”

刘波教授深情地说道,“我1982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成为学校首位阮专业学生,1986年进入上海民族乐团工作,见证了民族音乐的蓬勃发展,民族音乐人的使命,就要展示民族乐器的当代气质,创新国际表达。”

课后,部分同学在上海民族乐团老师的带领下体验了中式盆景制作;几位留学生被十二生肖3D动画和民族音乐吸引,纷纷打卡拍照;有的男生互相配合体验编钟音律游戏;有的女生身穿汉服在中式典雅背景墙前驻足留影。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在绿树成荫的上海民族音乐殿堂里,以东方音乐之约为名,中外大学生们沉浸式体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