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百年吴越官方网站

2025-02-20 观点 评论 阅读

 

吴国在吴越争霸第一阶段获胜,转向与大国争霸,而越国开始实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计略,深谋二十年,“战时经济”的国家战略很有效率,表现为人口快速增长,境内产业布局广泛而系统,包括采矿、冶炼、种植、养殖和造船等与战争相关的产业得到实质而有效率的开发,直接推动越国境内陆陵荒野的开发和通江达海水陆交通的修筑。

越王殿壁画

一、 越国的农业经济

生聚教训时期,越国在政治、军事、农业及人口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在短时间内提升了综合国力,围绕军事形成“合力”,实行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从军事和外交思量,对影响军事的产业采取了优先发展,对支柱产业进行地域空间上的优化布置。

勾践曾经向计然和范蠡师生问计“兴越灭吴”办法,计然为人聪慧,他说:“强军必先积蓄食、钱、布、帛等战略物资。不然士兵饥饿困乏,导致军队没有战斗力。”要使国力有盈余,农业生产是第一位的,计然教授范蠡农业丰歉循环论、平籴论和积著之理等“计然七策”,范蠡用了五个就帮助越国富强起来,文种则献上“伐吴九术”,通过贿赂君臣、虚其积聚、美女计、离间等计谋,使吴国国力虚空,君主玩物丧志,君臣离间人心涣散,据称只用了三种计谋就灭了吴国。

军事导向的“耕战”是越国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尤其是“农业经济”和“人口政策”。虽然,至西汉时期越地农业生产仍然落后于中原的代田法和铁犁牛耕技术,但是,春秋后期的越地农业生产已经有了历史性的突破。勾践继位后将都城从秦望山南的嶕峴大城迁往平阳,再迁至绍兴,迁都既是越国的霸业之图,也是越国的农业生产实现历史意义升级的转折点,山区产量少的旱粱转向平原产量多的水稻,为人口繁衍和军队强盛做出贡献,是越国能够灭吴实现称霸的重要原因。

越国农业生产的能力可能超出我们传统认知,比如越国农业生产中最富盛名的“富中大塘”,它的面积和产量应当相当可观,《吴都赋》称富中的田地最富饶,生产的粮食最好,是贸易的首选。在《越绝书》中被称为“义田”,这种“义田”可能是一种鼓励农耕的新型农业形式,这里鼓励开垦并占有荒地和商品经济,以国家不征税以礼待之,甚至以帮助嫁娶方式鼓励四方流民到来,在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吸引外来移民人口。

富中大塘

二 、越国的人口奖励政策

越国为增强国力配套实施了特殊人口政策。政策对越国人口的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针对性很强。首先鼓励生育数量,待分娩者,有公家医生守候,生两个孩子,国家有补贴,生三个孩子,国家配乳母。孤寡病贫家的孩子由国家来养。生男孩,奖励两壶酒和一只狗,如果生女孩,则奖励两壶酒一只小猪;其次是注重生育质量。女孩到十七不嫁,男孩二十不娶,父母就要被治罪,同时禁止老少夫妻配的现象;另外也鼓励外来移民。

陈桥驿先生称,越灭吴时,人口已达30万,疆域已达5万平方公里,越国灭吴后,人口达到100万人以上。

三、 越国的冶炼业

“吴越争霸”时期越国自身冶炼技术已经十分发达,史书有多处记载越国锡、铜开采,烧炭冶炼铜锡制造兵器的事情。再加上与齐楚等国之间学习交流,越国军事实力和农业生产能力大幅上升,在史书、考古甚至神话故事中可以看到。

历史上有“吴戈越剑”的说法,举世闻名的越王勾践剑(“越王鸠浅自作用剑”,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出土时能轻易削书破指,据称科学检测该剑为铜锡组成且含有微量金属元素,因此千年后仍然不会生锈并且锋利无比,有学者甚至指出是经过硫化处理。《战国策·赵策三》中也有记载,赵奢将吴越铸剑描述为"夫吴干之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叵",透过文字让人体会到吴越铸剑削铁如泥的锋利,这些事例说明越国冶炼技术高超所言不虚。当时,越国还冶炼一些特殊金属制品献给吴王,与“灭吴九术”中致使吴王玩物丧志沉迷声色犬马之术相符合,据说勾践曾在六山这个地方铸铜,冶炼制作马箠献给吴国,当时因炼铜不成还转移地点,隐约猜测出当时可能受盐卤地质或缺少某种微量金属元素影响,导致冶炼不成功。

勾践剑

建国以来,绍兴西施山遗址持续出土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和铁器,绍兴市博物馆先后征集并展出200余件物品,其中铜器种类繁多,工艺精美,且带有典型的吴越文化特点,发掘出土物以青铜鼎、盘、匜、黑衣陶罐、豆,印纹陶钵为代表,青铜兵器、农具制作精良,显示了高超的工艺水平。还有战国中晚期的铁器。

西施山遗址公园

1982年在绍兴坡塘狮子山306号墓还出土了铜鼎、铜罐和铜豆等一批青铜器,其中一件铜质伎乐房屋模型甚为精美而且有特殊地区文化研究意义,引起学者热议,府山绍兴博物馆就是模范了这个铜屋的造型。同一历史时期,越国战争对手吴国的青铜器冶炼也十分发达,“吴国丹徒宜侯墓、母子墩墓等从这些重要的遗址、墓葬、窖藏等遗存中出土的青铜器主要器型涉及到生产、生活、战争、祭祀、娱乐等方面”。

伎乐铜屋

时至今日,绍兴仍然现存有大量古地名与越国冶炼相关,例如“上灶、中灶、下灶、日铸岭、良戈舍、炼塘、称山和铸铺岙”等古地名尚存,主要分布在平水和上虞道墟东关一带,而绍兴的矿物资源和冶炼业在今天依旧有盛名。

四、冶炼大师与宝剑的故事

吴越两国兵器十分出名,铸造冶炼技术十分先进。铸剑大师欧冶子、干将和莫邪,以及“莫邪殉炉”“专诸刺吴王僚”涉及宝剑的故事广为人知。

《搜神记》记载干将之子血色复仇的故事。吴人干将给楚王铸剑,三年才铸成雌雄两剑。楚王以相剑之名,杀死干将。干将莫邪的儿子名叫赤,根据父亲遗言找到隐藏的雄剑,日夜想要找楚王报仇。而楚王梦见一个双眉之间有一尺宽的男孩,说要报仇,于是悬赏千金捉拿他,赤逃到山里去,一边走一边悲歌,遇到一名信守承诺的侠士,赤奉上自己的头和剑,请侠士代替报仇。侠士信守承诺,用计诛杀了楚王,实现了自己诺言。

另据《拾遗记》记载,越王勾践,曾以白马白牛祀,铸成掩日、断水、转魄、悬翦、惊鲵、灭魄、却邪和真刚八把宝剑。《越绝书》则有一篇章专门写宝剑,情节引人入胜,勾践曾请越国铸剑大师欧冶子铸得湛庐、纯钧、胜邪、鱼肠和巨阙五把宝剑,战败后越王为求和将剑送与吴王阖闾,后来吴王阖闾无道,湛卢之剑居然神奇的去了楚国,秦王为得到宝剑竟然兴师攻打楚国,发誓不夺得湛卢宝剑不退兵,而且为得到宝剑,还不止此一次出兵,据说楚王召集干将与欧冶子造了三把剑,最后竟然引得晋等国家兴师围楚,打了三年。

浙江省社科联社科普及课题成果

课题编号:21KPW08YB

课题名称:吴越争霸史话

负责人:钱入深

推荐单位: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标签: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