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问题疫苗等事件可能只是序幕
三聚氰胺问题发生后,部分责任人已经得到了处理,而且处理得不算轻。除了法律制裁之外,道德谴责也是相当严厉的,并且至今也没结束。人们认为,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类似事件不会再发生了。毕竟在处理前一起事件的严厉还未完全散尽之前,这点记性,一般人还是有的。然而,问题疫苗、地沟油等事件被连续揭露,使人们不得不改变看法。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还真有人敢于“三集连播”。
有人说市场经济是权利经济、是法治经济,但在本人看来,它首先是利益经济。当然这个利益,并非全人类的利益,也非全民族的利益,而只是利益博取人的个人私利。个人私利比任何利益都大,这是市场人在市场中选择行为方式的最高指导原则。市场经济改革正是利用这个最高指导原则来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劳动效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改革之初,这种办法是有效的。当时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人们普遍地还是勤劳致富。农村及城市的“万元户”都是靠起早贪黑,日子才比别人好过一些。后来事情发生了变化。工人们起早贪黑,而老板的日子比工人好过得多了。到了这个时候,市场经济还是处在初级阶段,而发展到今天才算初具规模。现在已经不仅工人的日子不甚好过,普通老板也很难做。没有人际关系,干哪个行业都很困难,仅仅有了人际关系,依然难以赚到钱,还必须非法运用这些关系,才能赚到钱,或曰才能赚到大钱。而有点小钱,在今天根本就是穷人。所有违法的行为,必然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最起码具有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否则其便失去了被认定为违法的根据。
如果说我们的问题是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必然产物的话,那么即使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发达的市场经济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私人利益原则永远是市场经济的第一原则。诚信、公平、平等、公正都是骗人的。之所以西方的市场经济看起来运作得比我们好一些,也并非因为西方的资本家们更诚信、公平、平等、公正,而仅仅是因为他们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官僚制度是与他们的经济体制之间有着较强的适应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遏制自私的人性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危害。然而这种区别,最多也不过是五十步与一百步的问题,没有什么实质差异。如果不信,大家看看在至今尚未完全过去的金融危机中,华尔街的金融大佬们都扮演了什么角色,就应当清楚了。
我们的市场经济之所以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就是因为我们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官僚制度还是计划模式的,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封建色彩。从形式上看,我们今天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似乎比此前更民主、更文明、更人性化了,但这只是形式。实质上东西却没有根本改变。一方面人们呼吁多年的财产公开制度还没有公开,另一方面有关反腐败的条例、办法不断出台而收效却非常有限。这既表明,通过自上而下改革政治体制的难度,同时也表明官僚整体对实质政治体制改革消极心理。我们实际上是在用计划的政治、法制、官僚制度来管理市场经济,管理不出问题,政治清廉不出问题,那是不可能的。假如把管理市场经济比作压制钢锭,那么我们所用的工具是和面机。
亲西方的法治专家们一直在鼓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且不说彻底改革成功的难度有多大,但就算改革顺利成功,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呢?终于从一百步变成五十步了,可以不被笑了而已。从经济上来看,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有不少就是由于小企业无法通过正常途径与大企业竞争造成的,那么依亲西方的专家理论改革成功之后,今天盈利能力尚且不佳的中国大企业,通过正常途径能够与西方运作了几百年的大企业竞争么?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可信的依据与理由得到肯定的答案,那么将来我们的大企业要靠损害谁的利益去获利呢?
邓小平同志引导了市场经济改革,说到底,可能更多的考虑不是为了更好,而只是出于无奈。否则也不会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担心了。我们的革命前辈创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这确实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甚至连失败的教训也不够充足,不摸着石头过河,又有什么办法呢?但即使是摸着石头过河,邓小平同志的方向也不是摸到美国的资本主义模式上去。我不是说,我们不能违反邓小平同志的任何教导,而只是说美国的资本主义模式并不是理想模式,我们努力方向就不应是那个方向,我们还是应该向着更美好的社会主义方向迈进,直至到达共产主义。美国的制度虽然很好,但比美国更好的共产主义制度,至少到目前,我们还得不出其必然不能实现的结论。我们的市场经济建设已经遇到了问题,并且问题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在这个时候,我们是否应该想一想我们是继续顽固地走下去,还是先退一步再考虑一下?当我们摸石头已经摸到了一个深坑里的时候,是应当继续在这个方向上“深化改革”,还是应当换一个方向再继续勇敢地探索?
社会问题频发的直接原因应当是分配上出现了问题。按劳分配已经缩小到一个很小的范围,按权分配与按资分配占了大头。这种分配模式,造成了社会人群心态上的不稳定。按权分配与按资分配的结合,还促生了一种新的分配方式,按道德水平分配,哪一个市场主体的道德水平低,哪一个市场主体就获利最丰。从房地产到科技产品到药品再到食品,任何领域都在自觉地适用这一分配规律,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也就由这里产生了。谁把这个规律适用到极端,谁就获得了最大的利益。这个规律还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甚至已经拓展适用到政治领域。至于谁最终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不是取决于谁更没良心,而是取决于运气与玩转这个规律的技巧。
社会的主体是人。社会的老大是经济,而不是政治,也不是法律。经济塑造人的品格。当本来是为了维护人民利益的政府为了强拆置人的生命于不顾的时候,当本来道貌岸然、文质彬彬的企业老总为了利益而置人的生命、健康安全与不顾的时候,当有关方面面对广大人民的置疑而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时候,我们应当意识到,社会出问题了。当前述的一切由遮遮掩掩变成赤裸裸的时候,我们应当意识到,社会已经出现大问题了。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还冀望于通过政治体制、法律体制的点滴修补或通过奇技淫巧式的制度设计来消除或大大减弱大面积存在于社会中的已经非常严重的问题的话,那么我们可能过于天真了。若是这种天真继续延续,那么近年发生的三聚氰胺、疫苗等问题,可能只是一个序幕,正戏或许还未开场呢!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