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元“保底”与280万元“封顶”
750元“保底”与280万元“封顶”
库爽生
把近日关于工薪阶层工资的两条消息对比一下很有意思。
一条是前不久在互联网上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金融国企高管限薪令即将出台》,报道说,“财政部办公厅日前向各有关单位印发《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这份中国版限薪令中明确规定,国有金融企业负责人最高年薪为280万人民币,且该薪酬为税前收入,要依法交纳个人所得税。”
另一条是新华社消息:“上海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近日作出调整,9月1日起由现行的每月690元提高到每月750元,小时工最低工资标准由现行的6元提高到6.5元。”
都是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工薪的消息,因此备受关注。人们常说,我国目前贫富两级分化十分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且不说那些进入中国富豪排行榜的拥有财富数百亿、上千亿的特级富豪大亨和乞丐的差异,就是在工薪阶层,对比一下280万元年薪的“封顶”薪资和750元月薪的“保底”薪资,若把750元的月薪折算成年薪也就是9000元,两者相差近三百倍,天花板和地板之间就已经骇人听闻地相差十万八千里了。
上海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其实是令人振奋的消息。可是我还在人民网主页看到两位网友的质疑,好心地为劳动者抱不平,一问“最低工资750元能干什么?”,一说“面对750元的净收入我们应该感到惭愧”。都是言之凿凿地认为750元的最低工资标准还是太低。我却要说,两位好心人似乎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对于现实是过于隔膜了。750元的月薪对于打工者已经不算低了,何况有关部门说的很清楚:这是“上海职工每月最低能拿到剔除社保费等费用之后的750元净收入”呢。君不见最低工资标准“目前全国最低的省只有235元”?我是湖北省一个比较发达的城市的居民,我看到,月薪四五百元的职工甚至更少的人并不少。前天,我的一个朋友打来电话向我报喜,说他的38岁的妻子终于被一家由国企改制的民营纺织企业招聘上岗了,早中夜班三班倒,很辛苦,但是工资待遇也不算低,月薪600多元。看看,辛辛苦苦挥汗苦干一个月,600多元的工资还十分满意。所以,两位好心的网友莫要求过高,还是现实一点吧。因为上海市毕竟是在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而且只是“保底”工资,意即不能少于750元。
相比较而言,即将出台的金融国企高管限薪令上的280万元“封顶”年薪,是太高了,高得太离谱太不合国情民情常情了。也许财政部相关人员会说,以前金融高管年薪远远高于这个“天花板”啊,6000多万元的年薪也有啊,上千万元的年薪并不罕见呀。看来280万元年薪的“封顶”有一定的道理。问题是,连280万元“封顶”的限薪令甫出,立即在互联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引起一阵阵“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惊呼,那么以前这些金融高管自定的天价年薪就是合理的吗?上千万元的年薪真的与他们的贡献相匹配吗?老百姓希望财政部对照一下工人农民的在民营企业拼命苦干的工资待遇,看一看数千万下岗失业职工在赤贫的困境中挣扎的现实,再来商定金融高管们的年薪标准,是有道理的。尽管他们的工作舒适得多,金融高管们可以比工人农民的工资高一点,不会有人反对,但是不能脱离国情民情常情而高得太离谱,动辄上百万几百万,仿佛中国大地上遍地黄金。
高到什么水平呢?我以为,可以比照两院院士的薪资待遇,看看那些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们,他们是中华英杰,有巨大贡献,他们的平均薪酬可以作为金融高管们的“封顶”薪酬,想来金融高管们不会有什么意见的。论才气,论智慧,论贡献,这些白领、金领们,谁敢说超越两院院士?金融高管们能研发出两弹一星吗?这么好的金饭碗,不用担心人才流失。他们不干了?想干的人多得很呀!
当今中国,贫富两级分化已经极其严重了。多年高得离谱的薪资待遇,已经演绎着金融高管“年薪造富”神话。他们在国企工作,利用国家的平台和资源,居然轻轻松松“日进斗金”,很快就暴富起来了。即便是从控制贫富两极分化进一步快速拉大的趋势的角度来看,人们也有理由要求各地在不断提升最低工资标准的同时,坚决刹住金融等行业高管们极不合理的天价薪酬的丑陋行径。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