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中国通胀之病在“肠胃”抑或在“骨髓”?

2025-02-20 观点 评论 阅读

世界经济病了,中国经济病了,我称之为“一体化病”,在这个盲目推崇世界一体化的时代,没有隔离带,没有人能够幸免。给世界经济把脉的人很多,给中国经济把脉的人也很多,各路精英望闻问切,各施神通,开出的方子也是五花八门,一个个华陀再世一样,可“一体化病”还是日益地恶化着,用恶化着的病情狂打着神医们的耳光。

今年上半年,中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增长了7.9%,生产者物价指数同比增长了7.6%,老百姓普遍感到了日子的艰难,大大小小的企业也开始吃不消了。这次中国通胀病是怎么得的?病到什么程度了?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输入型、结构型等不一而足,莫衷一是。而国家开出的药方无非是一个劲地提高准备金和利率,今年以来更是密集地提了5次准备金率,达到了历史最高点17.5%,成效不能说没有,但副作用也是惊人,压垮了股市不说,一些中小银行也受不了,甚至惹得银行监管部门上书国务院,痛陈利害。看来这“一招鲜,吃遍天”的做法也不是长久之计。治病需对症下药,要治疗当前中国面临的通胀,就要弄明白这病的来笼去脉,由于现在的庸医太多,胡说八道,不得要领。最近看到一个专家说猪肉价格上涨引起通胀,要采取措施提高农民的养猪积极性,听了直令人生气。难道通胀是农民不愿养猪造成的吗?农民在30年改革开放中沦为弱势群体,现在还要把通胀的责任让农民背起来,良心何在?农民有能力来启动一场通胀大事件吗?我们应该扣问:中国通胀的真实的根子究竟在哪里?

我不是什么专家,我想根据自己的经历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时候,距今10年左右吧,全国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浪潮,市场化叫的最响,一体化叫的最响,教育、医疗、住房都市场化了,经营城市成了各级政府最时髦的语言,房地产成了拉动内需的最强壮的高头大马。大大小小的媒体破天荒地争相开设房地产专栏,大大小小的银行把住房信贷当成了新增长点,有头脑的人成了炒房一族。于是,由政府倡导、开发商搭台、全民参与的房产大戏隆重上演。先知先觉的市场参与者在这场大戏中无不受益,政府依靠土地发了,开发商发了,炒房族发了。先富是榜样,后来者蜂涌而至,购房热、房地产开发热,热热不断,不断升温,房地产泡沫由此吹起,直到今天,热度难减。这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房子热带来了什么呢?它带来了各行各业需求的极度旺盛:造房子需要钢材,钢铁企业跟着咸鱼翻身,大煅钢铁,一派红火;炒房子发了财,衣、食、住、行大提升,家庭汽车大发展,引得石油旺销。这只是造房子运动影响的冰山一角。于是盛世中国出现了,大国复兴出现了,中国仿佛要步入富人俱乐部了。可要命的是,中国是个资源并不富有的国家,炼铁用的铁矿石以及汽车喝的石油都不能自足,巨大的需求缺口要从外国人那里买。外国人是干什么的?外国鬼子!他们早已虎视着中国大造房子形成的巨大的需求市场,它知道什么时候出击,它知道中国已穿上了红舞鞋,停不下狂热的步伐。所以,中国一步步走到了这样一种无奈而尴尬的局面:我们需要什么,什么就涨价;我们出口什么,什么就不值钱,而且还要经常被人家反倾销,人家跟你要多少价,你得答应什么价,人家态度无论多么傲慢,你也得小心陪着,毫无办法,因为中国也已经一体化了,已经在一体化的轨道上飞速发展到没有定价权、没有发言权的盛世时代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在偏离国情的道路上走的久矣,不管是热钱的输入,还是石油、钢铁资源的输入,都不是中国通胀的根源,而只是一种事情的表象,中国今天的通胀从大造房子那一天起就注定了,中国的受制于人从大造房子那一天起也注定了,通胀的产生是早晚的事情,用不着去怨天尤人,这叫开什么花,结什么果。那些很有学问的专家,也不是不知道通胀的这个根,他们要么是利益集团中的一分子,从心理上不愿去触及这个根;要么是心知肚明,却也无可奈何,就算找到了根,谁有能力去触动这一庞大的团体,谁能耐何那些已绑架了中国经济的很牛比的房产大鳄?不是有人已发出这样的威胁嘛:要房产商倒霉,首先倒霉的是银行。悲夫!骑墙难下,这是中国治理通胀的难言之隐!

始于10年前的造房子运动,成为中国今天通胀的始作俑者,并最终引发了中国资源价格的暴涨,从生产者物价指数传导至消费者物价指数,这就是此轮通胀的路线图,于是一场由利益集团启动的通胀,最终成为由全体国人买单的沸沸扬扬的不知何处是边的苦海。当前,人们都在问中国的通胀什么时候能够结束,有专家给出了两三年的期限,也有人给出了一年的期限,要我说,如果不在根子上下点功夫,而只是在标上玩些花样,只能是点消炎药,不痛不痒,无关大局。好在如今的房子有些盛极而衰了,这是个好兆头,如果听信了救房市的蛊惑,那治通胀的一切努力就白费了,中国人还要在通胀的苦海里不知要挣扎多久呢。

记起了《扁鹊见蔡桓公》里的一段话:“疾在腠理,汤烫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日中国的通胀在“腠理”吗?在“肌肤”吗?在“肠胃”吗?在“骨髓”吗?这需要执政者好好地诊治一番,但愿中国的通胀不要因为一次次的误断以及缺乏雷霆手段演进到“骨髓”,那可真就不好办了。

标签:中国   通胀   什么   房子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