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盛世危言:切勿错估2010经济形势

2025-02-19 观点 评论 阅读

依据GDP数据,国家经济似有好转。到广东东莞厚街镇看一港企高管,征询有无意如2007年以前那样每年到欧洲参加国际展会。他坦承,没有脱剩底裤逃回香港已是万幸。对广东当局要他们“腾笼换鸟”也心中无底,更无意迁到粤北山区什么“转型工业区”。他的企业就像生了一场大病,2010年顶多是从加护病房推出而已,尚无法象十年八年前那样活蹦乱跳,一次招工就可以从湖南张家界市招来200人。问到那些不是做生意做企业的基层百姓,一日三餐仍然过得辛苦,他们对政府智库评什么最具幸福感城市感到疑惑不解。去年年底各种经济工作在京召开,数字诱人。当政者千万不要误判形势,轻信形象工程制造者的假大空而贸然收紧,把好不容易拉上来的人又推入深渊。市场经济引发矛盾的磨合期比预期要长,若失控则有可能会被打回2008年底的原型。

  

面对所谓的经济回暖,房价高居不下,股市似绿又红,国企要员在去年岁末又要仿效华尔街金融肥猫分红加利,还动用公款去和港企外资地主阶层争当城市“地王”。对于民众来讲,其实未蒙GDP增加8%或9%同步先受其利,因为薪水闻风未动,物价已悄然上涨。同样一千元的收入,只能买900元的东西,等于实质所得降低。主流媒体说“生活多好”是糊弄人,不裁员不派遣就不错了。

  

国企、私企高管都想一步登天成为资本家,为达到IPO上市,就必须并购,并购就是为了增加竞争力,原本是好几个企业,并购后就有精简的空间,一定会有裁员,创业板、中小板企业无一例外。每天在打高尔夫球的那些所谓富豪,无一不在琢磨此事。

  

比较惨的是属于结构性失业的中老龄劳工,即使景气回春也很难找到一岗半职,有的是过去熟练上手的工厂早就消失,要不就换了新东家只要新人。

  

有的是手中技能有限,加上年老力衰很难和年轻人、大学生一争高下。河南省委书记匿名应聘,条件再好,招聘方电话一听年龄有五十好几就断然拒绝,事后还声称知道你是省委书记也不对说过的话后悔。卢展工书记原名卢展一,不知是否改名前还是改名后官运亨通。1998年届46岁就当上国家主人中国工人阶级的象征性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知道就业可以为经济注入活水,所以他去应聘是职业本能,我们对他这一点还是给予肯定。至少点出了一个重大社会矛盾问题。城市工人和农民工多有后顾之忧,万一家中孩子还小,又没什么积蓄,很可能连日子都过不下去。一个湖北工人为让两个子女完成大学学业,每天在广州地铁或其它聚集人处拉小提琴乞讨,那些不会拉小提琴的工农弟兄或退伍军人呢?他们自我雇佣的机会太少,最需要社会伸援手。

  

实行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恶果之一就是贫富两极分化加剧,无法弥合,无法和谐,导致讨厌富人(不用仇富这个字眼吧)的百分比惊人的高。社会主义旗帜下却已民意大失血,资本阶层和地主阶层“剥削有理”论正酝酿出笼。

  

1949年以前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现象和黑社会、贩毒、变相妓院等死灰复燃也已有十多年历史,什么“特色”不去考究它,反正不管黑的、白的,抓住“深化”就是好的,管它什么时空背景!主流媒体尽管有此条条那框框,但社会人伦悲剧、社会不公、弱势族群受欺负也一再攻上报纸版面。那位出书“答记者问”的悠哉退休老人,誓言实现的医改、教改、企改的大饼画了多久?其后遗症还在持续中,不是吗?

当然,十多亿人口的大国,主政者当好管家也着实不易,身心疲惫,国库收入有不少存在异国他乡,多年公务员的庞大费用、公车、公务天文数字,不是一般平民百姓怨言批评就可以解决、善用的。有些大学生连毛泽东讲过的“精兵简政”都不知道是什么含义。政府一般只能救急不能救穷,天灾矿难要留备用金,充当“国赔”,不可能漫无止境撒钱。重庆市发了一些,也是杯水车薪而已。

  

经济回暖,国家财政收入正常,自然要优先检讨规划社会福利分配,提供社会安全保障,把资源花在刀刃上。然而,多少有些担心政府有些人迷失在中国已是出口世界第一、房地产狂飙、股市复苏增长全球前几的假象中,以为自己是万绿丛中一点红,无际海啸中屹立不倒,独善其身,而忽略国家目前是双重异质性很高的地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生产力混杂着“摸着石头”前进的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跌跌碰碰,左派、右派都不满意;股民、房奴、卡奴都在痛苦心理煎熬;平面媒体、电视媒体追俗求利,不彰显正义和良知;消费者意识抬头,敢于挑战官僚部门的威权和二百五公信力。2008年,政府要向全世界展示一个崛起的、现代的中国,2010年政府宜向人民提供有效率,而且贴心的服务。

  

在这里讲盛世危言?只是在进一步省思,只是期盼国家慢慢寻出良性发展且多方阶层共赢的较好方式。相信不少在位者也在郑重其事在思索、在尽力,在处理社会引发问题,在给予弥补措置,以促进社会真正和谐。若如此,神州幸矣,天佑中华。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www.meihehua.cn

标签:社会   经济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