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流波:对抗震救灾的两点思考

2025-02-19 观点 评论 阅读

流波

一、各灾区地方党组织、政府一定要把当地有能力自救的群众组织起来,而不是笼统的认为灾区的一切人都成为了灾民,形成一方面是不断的外面的救援人员艰难的爬涉进入灾区,而灾区正常身体的有能力参加自救救灾的人员却大量从灾区向外涌的局面。就如淮海战役,没有几十上百万农民群众有组织的参加跟进,要取得这样的大胜利是更艰难甚至是危险的。毛主席时代,唐山大地震当然是当时的脱离了群众的所谓精英打压了群众“群防群测”的震前信息,但青龙县科技人员就将在当时国家地震局坚决打压下想方设法透露出来的震前消息火速报告县委,在当时通信比今天落后得多的情况下通报全县,结果全县创造了在地震中虽然房屋倒塌避免不了但几十万人口竟无一人伤亡的奇迹。如果当时的国家地震局的所谓权威专家听点群众的激烈的反映意见,将震前如此危急的震前预兆正常报告周总理,毛主席党中央做出决策,唐山等地方做好准备,后来近二十几万的人员伤亡至少可避免不死那么多的,这是当时精英给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


毛主席的共产党的伟大就是任何时候都能与群众在一起,将群众组织起来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唐山大地震后,在废墟上爬起来的人们就自觉的或组织起来形成了强大的自救力量,这对外面进来抢险救灾的队伍也是一种积极的内应。今天汶川地震也一样,这么多县、镇,地方党组织和政府如果把有能力的人员组织起来,一方面是自救,一方面是对外面进来的救灾队伍形成内应,里外合力,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救灾效果。但你现在不断的可以看到一方面是这么多外面的自发的或有组织的人徙步艰难而进灾区;另一方面却是这么多有能力的没受伤的灾区人员在等着被运往外面,这种现象说正常也正常,说不正常就是很不正常了。总之,今天的党和政府也要学习毛主席时代的有效经验和优良传统作风,把群众组织起来这样的传家宝就更不能丢了。

二、新中国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毛主席时代的专业测震与“群防群测”结合起来的经验还是今天战胜地震的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再拿唐山大地震来说,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根据唐山一带地方地理结构提出来发生大地震的可能;再进一步就是在唐山地震的前两年就作出了发生大地震的预测;关键在于地震前夕国家地震局所谓的专家完全不听或忽视几年来特别是地震前夕“群防群测”得到的震前的各种危险迹象,并实行了坚决打压可能就要发生大地震的消息;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同志还是想方设法将信息在座谈会上委婉的透露出来,而青龙县的有关科技人员得到信息后火速将情况反应县委,在当时通信相对今天落后得多的情况下传达到每家每户,使得大地震中47万人的县没死一人,这能说不是奇迹吗?如果当时唐山也这样做了,历史的悲剧就完全没有了。因此说,脱离群众的所谓精英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是国家民族的大祸害。同样,我们已经有许多贴子说到了毛主席时代成功预测了五次大的地震灾害。可以这样说,从理论上说,今天的科技确实还不能非常准确地预测说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将发生大的地震;但是,将专业预测与“群防群测”形成最大预测网络的方法的确能将大地震前的不正常的现象掌握起来,为大地震的到来做好预防准备打下最可靠的最新的基础,从这个意义和毛主席时代成功经验上来说,战胜地震也不是说完全不可能的。而我们几十年来的失误就在于,地震预测工作完全放弃了毛主席时代“群防群测”的最广泛网络体系,专家们心安理得的坐在理论上对地震预测不可能的套子里高枕无忧,所谓的一些法律条例甚至于成为一些人不要承担责任风险的保护符,顶多也就是发生后测出在什么地方什么经纬发生了多少多少级的地震,完全成为被动局面,对这些教训是必须很好总结的。

当然,许多人认为,今天是市场经济了,在这样的形势下怎么搞“群防群测”,一句话,没有钱,怎么搞?还有谁来搞?灾后的救灾也是,灾区的广大民众大多成为了看客?所有这些,确实是值得深思的。

标签:地震   大地   毛主席   灾区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