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毛泽东的一生为何充满着悲剧性色彩

2025-02-18 观点 评论 阅读

毛泽东的一生为何充满着悲剧性色彩


在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传中,讲了毛泽东少年时的一个小故事。

毛泽东少年时,对父亲的一些做法表示不满,甚至跑到小河边作势跳河,威胁父亲妥协。

毛泽东的父亲作出了让步,父亲真能拿儿子怎么办呢?毕竟是父子,是亲人关系嘛。

但是,当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从此坚定地站在人民立场,而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等一切压迫人民的剥削阶级宣战时,作为社会强势群体的压迫阶级可就不会象毛泽东的父亲那样对毛泽东让步妥协仁慈了,而是要用尽一切办法去消灭他,就算他去世了也不放过对他进行咒骂诋毁。

自从人类进入有阶级的社会,就是一个作为强势群体的少数剥削阶级压迫作为弱势群体的多数被剥削阶级的社会。

但人类历史在马克思手中翻开了新的一页,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从此给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理论指南。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书本上的理论只是静静地躺在书本里,但现实的斗争却是紧张激烈的。

毛泽东除了面对反动阶级的仇视打击外,还要面对来自革命队伍内部的误解排挤。

第五次反围剿为什么输的那么惨,不正是因为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思想和领导吗?

思想理论单靠嘴巴是不能说服人的,真正能够说服人的是实践,是残酷的现实。

在中国革命中,毛泽东就有数位亲人付出了生命,建国后,为抗击美帝对中国的威胁,毛泽东的那位历经人生千难万险的儿子也付出了生命。为了反修防修,最后连老婆都搭上了。这么多亲人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由此不难看到,毛泽东的一生充满着悲剧性色彩是无法避免的。要与一切强大的反动阶级作斗争,怎么可能不付出代价呢?为了推动人民事业前进,为了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得不与强大的官僚保守势力作斗争,怎么可能不艰辛重重呢?人民解放事业就是一个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要与各种保守社会势力作斗争,这一切都是要付出代价的,甚至非常惨重的代价。

正是在这些常人看来的悲剧性色彩中,在无数革命先烈的热血浇灌下,才绽放了人民解放事业的绚烂之花。

标签:毛泽东   人民   付出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