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公有经济的“病灶”在那里?

2025-02-17 观点 评论 阅读

  公有经济容易产生“腐败”这是妇孺皆知的死穴,故屡遭暗算,屡屡蒙羞。谁要是看他不顺眼,只要顺着“反腐”这个思路摸索,一招就可以把它撂倒。

  道理很简单,把“公家的钱放在私人荷包里花” 如果这个人道德水准低,又没有严格的监督机制,十有八九就是个“贪污犯”!

  精英们以为找准了公有经济的“病灶”,三十几年来,以改革的名义,一个劲地私有化,其结果越改就越腐败,越改越不公平,越改老百姓越穷,(穷到边远农村最少有20%的农民娶不起老婆,这是中国历朝历代罕见的现象)

  人们有所不知,其实私有经济同样“腐败”,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不然,千百年来怎么会有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揭竿而起呢!

  拿我们厂来说,改革开放之前,厂长用一次车要到办公室提出申请,吃一顿饭最少要经厂办、财务科和主管副厂长三个签字才能报销。

  工厂卖给私人后,党还是这个党,厂还是这个厂,市场还这个市场,人还是这些人,融资渠道还是这个渠道,可是私人老板无论是用车、旅游,甚至包二奶、三奶,哪一项不是企业给报销?工人们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可能有人说这是私有企业,他爱怎么花就怎么花。可是,他是通过行贿——积累,再行贿——再积累,这样一种模式起家的啊,第一桶金就充满罪恶。

  也可能有人说你这是个案,难道所有私有经济都腐败吗?答案是很定的,只要你这个私有企业雇用了职工,你无赏占用工人的剩余价值,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这就是腐败!

  人们之所以认同他这种“腐败”,是因为现行的法律把这种腐败合法化了。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公有制的“病灶”是“人”不是“物”是“上层建筑”,不是“经济基础”,一切个人握有公权的“人”才是改革的首要对象。

  我非常赞同张宏良教授的建议的“组织路线”:即继续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但在任期内实行一人一票的监督机制。左翼同志应该统一在这条“组织路线”之下,不要与私化派进行无谓纠缠,抓住主要矛盾,把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各级队伍,把腐败分子清除出去。如果有一天我们每个老百姓手中都握有“监督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会远么?

标签:这个   腐败   经济   还是   私有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