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富士康“跳楼”的一个浅层次原因

2025-02-17 观点 评论 阅读

富士康“跳楼”的一个浅层次原因


报道说,富士康26日晚刚刚发生第12跳,27日早晨又传出第13跳。这种跳法,实在是有些叫人匪夷所思。网上网下为此议论沸沸,从各方面探究富士康“跳楼”的种种原因。

这里不想探究富士康“跳楼”的深层次原因,因为那又要谈到劳动权的问题。与富士康这样的企业来讨论劳动权问题,无异于对牛弹琴。而说一点浅层次原因,也许对防止继续跳下去可能会有直接的帮助。

大于要说的这个浅层次原因很浅很浅,就是一个解压问题。大家应该还记得,几年前有个“不堪车厢拥挤 一乘客从列车上跳下”的新闻。说的是从天津开往广州的K263次火车刚驶出郑州车站一个小时,湖北省女子艾某就慌忙找到列车员,说自己的弟弟在厕所里待了20多分钟了,一直没有出来。列车员急忙取来钥匙把厕所的门打开,但里面空无一人,厕所的窗玻璃已经破碎。乘警从现场的痕迹判断,艾某的弟弟把玻璃踢碎后,从列车上跳了下去。

后来专家分析说,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列车上人员众多,使得车厢里空气质量很差,一些长途旅行的乘客,身体劳累不堪,加上大脑长时间处在缺氧的状况下,就会引起脑神经紊乱。一些列车员也反映,他们在日常的巡视当中,发现个别旅客出现狂躁和幻想等症状,为避免列车精神病的发生,乘务人员都及时地把他们带到乘客较少的车厢,使他们的情绪逐渐安稳,因此才没有造成更加恶劣的后果。

大于认为,富士康员工“跳楼”与“乘客不堪拥挤跳车”,从浅层次来说应该原因相同。注意到在这些“跳楼”的员工中,绝大多数在流水线上作业的。日复一日在那样的流水线上每天工作是十个小时,其精神的压力肯定比坐不堪拥挤的火车好不到哪里去。说如果说“跳楼”的员工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郭台铭先生与深圳市政府官员可以亲自到流水线上去那样试一试,看看自己什么时候心理会发生变化。需要几天会产生“跳楼”的想法。

浅层次原因非常简单,解决的办法也很容易,什么心理咨询辅导、珍爱生命教育、增设硬件防护都可以不需要,只要能够像乘务人员那样改变一下他们“不堪拥挤”的状况就可以了。比如说让流水线上的员工只要而且只能每天工作连续6小时,并且能够保持现在的工资待遇就行了。但是郭台铭先生舍得吗?

谁说80后和90后心理比较脆弱?几十万员工中,现在只有13个“跳楼”的算多吗?让50后60后70后到富士康的流水线上去比一比,也许还不止这个数。

标签:原因   层次   流水线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