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吴敬琏的再次倒戈
评吴敬琏的再次倒戈
吴敬琏出自于马克思主义的阵营,曾是一个较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后来,吴敬琏自马克思主义阵营出走,变成了最为著名的市场经济学家之一(请注意,吴先生是一个市场经济学家,而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家)。对吴先生的这一变化,我老人家百思不得其解。一个人的变化,怎么会这么大呢?
最近,吴先生《极左极右都危险》一文让我老人家似乎明白了:人家吴先生是个卧底,打着白旗反白旗。看看吴先生都说了些什么:
1、吴先生说:“贫富差别扩大的首要原因是腐败和垄断”
别以为吴先生不知道分富差别扩大的首要原因是私有制,人家是故意不说,故意让“右右”的观点漏丑,人家是打着白旗反白旗。
一些不明吴先生之妙的人,被吴先生这一看似胡说的言论激怒了,这恰恰表明了吴先生的高明。正如老子所言: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2、吴先生说:“造成当前中国贫富差别过大的另一个原因,是增长模式的缺陷”
吴先生继续分析说:“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条件下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贫富两极分化时指出,造成分化的原因,在于‘资本有机构成’,或者说,资本对劳动的比例不断提高。”
吴先生针对“资本有机构成”的分析,恰恰说明,产生贫富差距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但人家吴先生偏偏引而不发,将其归结为“是增长模式的缺陷”。
多么高明啊!
“右右”们以为吴先生在帮他们说话,实际呢?
深谙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吴先生怎么会不知道进行“资本有机构成”分析的最后结论正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两极分化。
但人家吴先生就是不说。表面上帮着“右右”,实际上狠狠地击了无知的“右右”二傻子们一掌!多么有力量啊。
3、吴先生说:“还有其他的原因造成劳动者收入偏低。比如,一般工人在工资谈判中地位跟资方不对等:资方虽然没有组织,但往往有地方政府的支持,而工人,特别是农民工则完全是无组织的。在这样的谈判中,与其说是劳动市场决定工资水平,还不如说双方的谈判地位起了决定作用。”
看看吴先生,说得多么好!
“资方虽然没有组织,但往往有地方政府的支持”。这是什么性质的政府?
“而工人,特别是农民工则完全是无组织的”。中国的工会哪里去了?中国的工会怎么了?
这些问题,真难为吴先生了。怎么好直面斥责呢?
吴先生的委婉,多么辛辣有力?!
4、吴先生说:“至于农民收入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原本属于他们的土地产权没有得到保护。”
吴先生分析道:“据农学家计算,这些年,光是从农民那里低价拿地获得的差价收入总额就达到了20万亿-30万亿元。”
吴先生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大经济学家,会不知道土地差价收入应归社会公有吗?但他老人家偏说农民被剥夺了。其用意是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20万亿-30万亿元应归公有的财富,哪里去了?
还不是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但人家吴先生偏不说中国富人资本积累的不正当,这要直接比说出来要有力的多!
5、吴先生说:“现在有一种看法,就是把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笼而统之地归罪于市场。其实这是没有根据的。”
吴先生继续分析道:“由于市场经济实行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的原则,人们的收入差别必然较之平均主义时代要大一些。但是,在平等竞争的条件下,由这种分配方式导致的收入差别不会太大,而且,社会对这种差别的容忍度是比较高的。所以,应该把它同利用行政权力或垄断地位引致的差别区别开来。”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大经济学家,吴先生深知两极分化的根源是私有制,市场经济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正是产生两极分化的原因。但吴先生偏偏正话反说,让人们看清社会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要利用当前的一些腐败现象,将矛盾引向社会主义制度。
多么睿智啊!吴先生的正话反说,让“右右”理论露丑,巧妙地揭露了他们仇视社会主义,建立资本主义的企图。
哈哈哈
看着吴先生的精采表演,我老人家打心眼里佩服。
吴先生的白皮红心,打着白旗反白旗,到今天我老人家才有所领悟。
高,实在是高啊!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