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什么没建起一个传统的家?
毛泽东为什么没建起一个传统的家?
网友转自凤凰网的文章:《如果毛泽东晚年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家”……》,在这篇文章中说:
“家,对每个人都是重要的。”但毛泽东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表明了他对于“家”这一概念的彻底放弃。’对产生的原因,作者认为都是毛泽东“舍小家,为大家”的结果,因为建国后,“毛泽东被他周边的人围住了,工作,政权,还有革命;美帝、苏修,还有亚非拉。都是大事。”所以就不考虑自己家的事了。作者以同情的口气,很惋惜地说:“如果,如果,毛主席当时有一个家,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家,一个有妻子、儿子、女儿;一个有孙子、孙女、外甥子、外甥女的家,毛泽东会不会更具备幸福感一些呢?”
但作者忘记了毛泽东是一个为人类创建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而到了消灭了私有制的共产主义时,家应该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
在私有制产生前,即在原始共产主义时期,最早,人类是杂婚,在婚姻关系上,不分父母、兄弟姊妹,过着天下男人皆为夫,女人皆为妻的生活;后来进入群婚期,实行集体婚制,即把这个部落中的全部成年男人或女人,嫁到另一个部落去那里当所有女人的仗夫,或所有男人的妻子,以这样的婚姻关系组成一个氏族大家庭,而现在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家,则是伴随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一旦产生,就成了确立和巩固维持私有制的坚实堡垒,这和共产党要创建科学共产主义的社会是相矛盾的,但到共产主义时代这个家应该是怎样的一个家呢?总不能再回到古代,让人再过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杂婚生活,或群婚生活罢。所以毛泽东在建国后,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也在考虑对这个传统家的改造了。
首先在党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上,毛泽东强调对各家所生子女应以社会养育为主,把生儿生女,只当作是为社会的一种义务和责任,不再当作是自己家的私事,对儿女的爱,也应该和对同志的爱一样。正因为全党都朝这个方向努力,产生的结果,用雷锋的亲身感受的话说,就是:“生我者父母,养我者党”,从而使人们从家庭这个私有制的堡垒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以婚姻为主体形成的家庭,到共产主义时,应该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呢?毛泽东从自己这个家开始了试验,所以建国后,在对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的同时,他对自己传统的家,做了“彻底放弃”,看来要从这个放弃中总结新的经验了,要让人们建立新的家庭形式了,可惜后来因“复辟势力”的捣乱,使他没顾上总结出这个成功的经验就离世而去了。因为他这是在为自己所信仰的主义做努力,在尽职尽责,所以他不会对自己的行为惋惜、后悔。
再说,因为传统的家,常常“是避风的港湾”,又“是温馨的代名词”,同时也会使人为了这个家常常做起损人利己的事,而且还常常视为"应该",比如在革命的战争年代,这个家无疑为革命者付出不少,胜利后,当了官,围绕这个家所组成的亲朋好友,因为他们都曾为自己付出过,这时他们遇到想要办而办不到的事,就想通过自己手中的权把它办到,因为他们过去为自己确实付出不少,现在胜利了,补报他们自然认为应该,而不这样做,反在众人眼里成了不通情理,六亲不认的畜生,可正是在这合情合理的正常做事中,使自己本想有了权更好地为民做事,就开始了把权变成为自己这个家谋私的工具,并在由少到多的发展中,使自己发生着由量到质的变化,最后变成特权阶层.起初,对一些事,往往不费举手之劳就办到了,可接着越来越多的事,单凭自己手中的权就办不到了,只得再求人,这就产生了在官场上的相互勾结和相互利用,官场上新的腐败,如贪赃枉法等等的事,也因此而风起云生,这就把自己从打倒剥削者的地位,很快在这不知不觉中又使自己变成了新的剥削和压迫的制造者。
为什么那么多的革命志士,在革命的战争年代,能成为“杀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人,而真正革命成功了,自己反越来越变成了像剥削阶级一样的人,究其根源,无不是因为有这个传统的家所引起。
革命成功后,都说毛泽东的权最大,可毛泽东并没把这个权变成为他自己的家谋私的特权,所以他能做到这一步,就是因为他对这个传统的家做了“彻底放弃”。
当然,如果毛主席当时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家,这使毛泽东可能“更具备幸福感“,则也因此会使天下人失去幸福感,举个很小的例,就如高官们外出带夫人的事,在毛泽东时代不这样做.但到毛泽东之后,那些高官们就都这样做起来,做的结果,使的他和他的家人确实“更具备幸福感“了,可使天下的劳苦大众却越来越没了幸福感.道理就出在这里.
由此可见,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总是把为给别人创造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在战争年代如此,如果胜利后仍能继续做到如此,就得“彻底放弃”传统的家,在这点上,其他领导都很难做到,唯毛泽东彻头彻尾,彻里彻外做到了,所以毛泽东和忠于他的同志们就都成了超凡脱俗的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忠勇战士,所以他们不会为此惋惜而后悔.
我们应为有毛泽东所创的那个时代而自豪。因为他们第一次创下了通往共产主义的新路,虽然失败了,确为穷人翻身闹革命做出了成功的榜样,后来者就会从他那个时代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而走向成功.
我们希望中央能成为这个革命的带动者.而不是否定者.这不在他们怎样说,首先应看他怎样对待自己的家.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