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从五四运动到社会主义教育的文化内涵

2025-02-17 观点 评论 阅读

年轻人生长在现代社会有着极多的诱惑、机会,往往出现不知如何生活的迷茫,甚至成为失去斗志的“多余人”。这是需要引起家长和社会关心的教育事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毛泽东早就指出:青年运动必须与社会进步事业相结合,与工农大众相结合。不只是了解工农大众的现实生活和他们的需要,更主要的是真正成为一体一家的亲人,结成阶级、超越一般化的政治亲情。要甘于奉献,乐于与工人、农民一起生活、奋斗。马克思、列宁多次向青年呼吁:学习,学习,再学习!就是要求青年人不要漂浮在社会表层成为社会浮渣;要深刻了解人类历史本质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并在各种实践中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人的一生需要理性、理想和实干精神塑造出勤俭、强劲、有为的生命曲线。这就必须向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那样不断学习,不断汲取全人类高尚的精神、文明精粹,铸造真正强健的精神人格,发挥自身文化、文明精神的价值。马克思之所以成为马克思,就是在于他有坚定的信念,浸润在古希腊文明文化中形成的理性;就是他的反专制强暴的勇气,不断追求哲学真理、政治公正的理想,不断与人民大众这种社会主流的结合。尽管他的一生历尽艰难困苦,但他实现了自己人生的理想。伟大的革命家列宁、毛泽东也有同样的经历与追求,这就是革命者的道路,一条永远具有金色光芒的革命之路。

一个人有没有信仰这是很重要的核心问题。信仰,像太阳既是外在的,也必须是结合为内在精神像心灵一样的东西。基督教信仰来自强烈的历史浸透,也必定从内心对这种文化有真正的认证倾向,并在强有力的社会势力推动下建立自己发展的社会基础。革命也是这样,只是革命者不倚赖救世主,靠自己的社会组织、靠革命理论、靠革命者的伟大人格、靠人民群众的一起奋斗。这种理想之所以成为一种信仰,也是人生对各种生命源泉汲取的结果。没有精神信仰的人生是灰色的,不可避免地会成为各种物质诱惑的俘虏,成为败类。革命者信仰的是历史中人的主动能动性和理想意义,这是理想与现实、社会运动结合的智慧凝聚。

往往人们把信仰看在神秘的,也有人把革命者看作怪人,这只能算是人的一种不幸,社会没有让人可以信赖的精神,这不是个人的错。社会失去精神理想,就会变成私有制相互盘剥的泥坑,存在主义现象学的悲哀就不可避免。所以,人啊,必得超越你自身!

在当今社会,青年必须组织起来,没有组织就是散兵游勇、一盘散沙。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来实现个人的精神价值。没有精神文化价值的人生,也不可能有高的造诣、意义。因此,在学校就要注意形成团结的团队,在基层要组织好自己的团队,同时必须利用一切条件组织起具有信仰力量的社会政治组织。成功与否关键是看你所在的组织是否有凝聚全体人民的力量。这就是理想、理性、不断积累的人力智慧所凝聚的利益和力量。

资产阶级靠物质诱惑和传统观念,制造企业力量。革命者靠精神信念和互惠共进的能力团结群众,提高民众。革命者代表的是人类真正的价值意义与希望;因此,自然会赢得更大的胜利。革命者,并不是苦行僧,牺牲品,他们是一切利益获取的先行者、尝试者、先知。革命并不是不近人情的,这是一个温馨、文化、创新的过程,是一切聪明人的应有之路。

当人们在“现代性”怪圈中,发现自己确实不能承受生命之轻或重负时,可能有人首先要关心的是你的精神、心理正常与否,让你看心理顾问;其实,重要的是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正常与否的问题。青年人应该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文明的开路先锋。

先验存在的社会条件,对于青年人既是基础,也是必须超越的现实,这就要有理想、理性和方法,学习马克思理论、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现代管理知识,学校可以学习较系统的知识,真正的能力、智慧还要靠实践,靠对理论的创新实践来积累。

不怕困难,是真正的力量之本,要敢于争先,敢于进取,敢于革命;敢于胜利,才能胜利。真正带给群众利益的先行者人民不会忘记;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毛泽东。

标签:社会   精神   成为   信仰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