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文与袁腾飞的厄运
章文与袁腾飞的厄运
章文被删,发生在相对开放的博联社,还真是稀罕的事。袁腾飞被裁则已经大张旗鼓地开始了,有关报道称,相关单位"目前正在对袁腾飞本人进行教育批评过程中,对整个事件进行调查处理过程中。"
章文反党事件与袁腾飞反毛泽东事件有四个特点:
1、与目前社会发生的杀童事件相呼应;
2、与近代史上崇洋卖国思想一脉相承;
3、以反党反社会主义为目的,对社会而言是逆流卷动的漩涡;
4、章文与袁腾飞二案似了未了,不了了之,因为事本卑微。对章、袁群体而言,则注定是厄运。
章文自己的定位是为"民主"代言,章文的身分是英国卫报的一个喽罗--不一定在编制内。尽管章文认为他的"民主"就是民主,也就是说他是以西方代言人出现的,是以中国社会的救世主出现的。章文利用中国即将开始的政治改革为契机,在博客上集结了一个小队伍,为西方扰乱中国充当打手,他发出的《九位大人向全国人民鞠躬谢罪》的文章很有几分冲锋号的味道,他自以为可以把弑童事件的战果扩大为推翻共产党的大运动。
于是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章文的"民主"是不是民主?
一、首先我们简略地看看中、西方的相互影响:
从文化上说,历史上中、西方关系可以分成两个大阶段,即欧亚大陆上的交往和海洋上的交往。
1、关于大陆的交往,我们一般称之为丝绸之路,西方则称之为黄祸,对西方来说,这种交往绝对不是愉快的回忆,先有匈奴,后有蒙古,黄祸说起来就是恶梦;现在,高速铁路事业方兴未艾,但是,谁也不知道火车轮子会不会是拿破仑战马的铁蹄?
估计从大陆时代进入海洋时代,再返回大陆时代不可能一蹴而就,起码可以从西方死守阿富汗高地,觊觎伊朗,窥视中国西藏等一系列外强中干的行为中测知。当然,这一大段日子是没有西方文明的立足之处了,更别说什么"民主",从现在中国大陆出去的蛮夷都足以做西方社会的明师。以后的欧亚大陆上的交往不一定演绎旧模式,但是东风压倒西风却是基本趋势。
2、关于海洋的交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其一、1580年开始的,西班牙国王菲力浦二世看中国。
菲力浦二世并不了解中国,这个当其时欧洲的领袖人物,仅仅只是企图夺取中国的人力物力为其延续"十字军"东征,就象小布什要日本人出钱帮他打伊拉克一样。只是他发现了一个远远比欧洲强大的大明朝,他所能做的事情只能是打开东学西渐的海上大门。
这些观点集中于德-门多萨于1585年写成的《中华大帝国史》。当然,以章文们的学问,是无法达于此处的,笔者就给他们一点点启示,也算是启蒙。
其二、满清道光皇帝看西方。
满清于中国是带来了一个文明大倒退的历史,到了道光时期,道光已经不能够象他的祖父乾隆一样趾高气扬了,满清的黑暗和西方的启蒙促使中、西方关系在这里有一个根本性的转折。这是一个产生洋奴的时代,章文们的"民主"观即根源于这一个时期。
其三、毛泽东看西方。
实质上,毛泽东时代并没有扭转中、西方关系原有的构架,但是毫无疑义,"东风压倒西风"是毛泽东说的,不仅仅是一类祈盼,而且是已经开始的确凿的事实。章文、袁腾飞为什么仇恨毛泽东?湖南人的毛泽东又得罪他们什么了?说到底就是毛泽东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让这些洋奴失去了二洋人的威风。
二、其次,我们简略看看章文的"民主"是什么类型的民主:
章文的"民主"不是从天而降的,是中国近代史生成的一类"民主",是殖民主义形态下的一类"民主",在这里应该展示章文的根。
这个事情应该从满清道光皇帝看西方说起,道光看西方可以分成三种类型:
1)林则徐、魏源类:
林则徐是道光皇帝派到前沿与西方鸦片商打交道的一个钦差大臣,林则徐只看到了西方胜于中国的科技--之所以有这样的观察,其原因在于林则徐是一个实战指挥者而不是理论研究者。林则徐把他的观察交给魏源,魏源写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于是展开中国的洋务运动,其影响直至现代。
因此林则徐、魏源重于实践,而不在理论,如果他们谈到了"民主",这个民主肯定与章文们无关,而且是章文一定要反对的--因为现代中国所做的事情主要的就是洋务运动的延续。
2)徐继畬类:
徐继畬也是道光皇帝派到前沿与西方打交道的另外一个大臣,主要职务是福建巡抚。徐继畬重于理论研究,尤其是他接触的不是那些令人厌恶的鸦片商,而是那些至今还值得我们纪念的美国新教系列的传教士。于是徐继畬听着听着大为感动,于是写了《瀛环志略》,有言曰:
"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人物,能不以华盛顿称首哉。"
又曰:
"华盛顿异人也,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於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
清朝文人的文章不大好读,所以后来的胡适要搞白话文,可惜胡适也不译这一段话,一定让章文们为难了。不过我以为这一段话与章文们没有大关系,要是真让他们看懂了,又要骂大街,有失本人对徐继畬的尊敬。
3)洪秀全类:
说章文、袁腾飞们属于洪秀全类,显然他们不服,可是如果说那些弑童犯属于洪秀全类,章文、袁腾飞们就不能不承认了。当然洪秀全类并不是那么糟糕,从政治上说,洪秀全们是为推翻暗无天日的满清统治揭竿而起的,即有民族主义的因素,也有民生主义的因素,这两点却是章文、袁腾飞和那些弑童犯们完全不具备的--至少在博联关于左黎女士的几篇文章的辩论中可以看出。
说章文、袁腾飞和那些弑童犯们属于洪秀全类,指的是他们的思想意识,笔者在《从明治维新到平成维新》中讨论了这个问题,摘录于下:
《从明治维新到平成维新》之三:戊戌变法思想准备。
。。。。
洪秀全是以《劝世良言》为纲领组织了拜上帝教的,何谓《劝世良言》?
有关考证,《劝世良言》出自一个投靠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的中国印刷工人梁发之手。马礼逊是一个殖民主义分子兼职鸦片商,梁发于一八三二年写成的《劝世良言》,经过马礼逊修改校订出版的,《劝世良言》的政治倾向大致可知。
一本吹捧梁发的传记告诉我们,当其时的中国人评论梁发,"说他是受英政府的雇用,作中国的内奸,以助成英人灭亡中国之计划的"(《梁发传》)。马礼逊也承认,工人们怒斥梁发为"卖国奸贼"。
。。。。。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本人还没有来博联,当然不可能针对章文们,但是在博联中看章文,怎么这样眼熟,活脱脱的一个现代梁发。
三、结论:
写上述文字,实在只是为了记录一个事件,一种现象。应该说章文、袁腾飞们是很可笑的,也很无奈的,至少我们可以提出一个章文、袁腾飞们不可能回答的问题:
为什么在东风压倒西风的时候,中国人却必须放弃自我而匍伏在洋人脚下,难道中国人天生是站不直的奴隶?
综合上述,当然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得出结论,对章文、袁腾飞的否定,不是来自博联,也不是来自中国执政者,而是来自中国社会--来自从历史自然演变而来的社会。
壶公评论写于10-05 于麒麟山麓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