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应该为中国的现代化成为泡影负责
为什么原来信誓旦旦高喊特喊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不提了?谁应该为中国的现代化成为泡影负责?
几个老同学见面,不知怎么说起了唱歌,突然都沉浸于1980年代初的中学课堂。那天下午组织开展课外活动,自由唱歌娱乐,吴的一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感动了全班同学。《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是那时一首流行歌曲,歌中唱道: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
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人醉.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
啊,亲爱的朋友们,美妙的春光属于谁?
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
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
啊,亲爱的朋友们,创造这明天要靠谁?
要靠我,要靠你,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
挺胸膛,笑扬眉,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 一 辈.
“八十年代”曾是令我们憧憬的年代。1975年,国家在作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时候,就提出了要在二十多年时间里实现“四个现代化”(农业、工业、国防、科技),八十年代便是走向现代化的第一个门槛。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进入21世纪了。
从歌中可以感受到万丈的豪情,也可看出当时又开始了新的憧憬——二十年后的2000年。那时姜昆、李文华有一段相声讽刺不上进的小青年,便用这首歌改词唱“再过二十年,我们再相会”时的可悲可怜相。只是真过了二十多年了,当年的年轻人现在的我们大概没几人还像当年那样朝气蓬勃了,也不敢说自己是当今时代的顶梁柱了——因为当年的八十年代新一辈,现在下岗的已近大多数,倒真有几分那个相声中讽刺的模样。
人们不会忘记,1978年开始,“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口号是最高分贝的口号,也是声讨文革最有力的武器, 比如:“祸国殃民”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边缘”哪,等等,等等,举国上下,大会小会,大官小官,大精英小精英不惜用谎言诋毁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同志,具体讲来,就是不惜一切手段造成毛泽东时代是反对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是不堪回首的。在同声控诉文革破坏经济建设,四人帮干扰四个现代化的同时,大会小会,大官小官,大精英小精英们都信誓旦旦的表达着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力挽狂澜、不惜割腕沥血般的豪情壮志。有个电影里有句台词:“打倒四人帮了,可以一心一意搞四个现代化了。”在那个时代,所有的报纸、书籍、电影和一些人物的公开讲话大都是这样宣传的,谎言说上千遍也会成为真理,于是,不明真相的人们就真以为毛泽东时代是反对进行四个现代化的、是不搞经济建设的。
可是,历史必然会用事实戳穿一切造谣:原被涂得漆黑的毛泽东时代,其实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亿万人民群众、广大知识分子和干部按着毛主席的自力更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建设方针,“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在实现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走出了永留千秋史册的大步伐。
历史的真实是,将四个现代化系统提出来,并将实现四个现代化定为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后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战略的不是别人,正是毛泽东同志。毛主席在1963年9月中央工作会议上制定国民经济长期规划时,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两步走的战略设想,1964年12月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1965年工作任务时,宣布正式实施毛泽东的这个设想。
这个规划设想是,从1965年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按两步来走:第一步,用十五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为了便于读者对毛主席的两步走战略时间表留下深刻印象,下面将设想列成条目:
第一步:
1965年——1980年,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第二步:
1980年——2000年,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毛泽东时代提前顺利完成了第一步战略目标:即,从1965年开始,到1975年基本实现了第一步战略目标,基本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所以,1975年,国家在作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时候,就提出了要在二十多年时间里实现“四个现代化”(农业、工业、国防、科技)。可惜,1976年三大伟人相续去世,“四个现代化”只喊了一阵并没了下文。
而邓时代,经济增长被宣传为很高,增长率大都在10%以上,80年代经常能看到这个省增长率高达20%,那个省不甘落后更高达25%,真是此起彼伏,实现四个现代化简直就是盘小菜。可是,30年过去了,第二步战略任务没有完成,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历史任务竟然泥牛入海,现在连提都不提了!
毛主席制订的四个现代化目标,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四个现代化,立足于“自力更生为主、引进外援为辅”的建设方针。而刘邓的主张看起来主题思想不太明确“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造船不如租船、租船不如买船” 等等。从两个现代化建设方案进行的结果看:(1).毛泽东时代的1965年到1976年,使中国的工业体系建立起来,实现了战略计划的第一步。(2).邓理论时期,中国自己工业体系基本毁了,现代化目标也不提了,“第二步:1980年——2000年,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的美好设想,成了沙漠幻影。中国现在只提GDP了,好像很有钱了。中国现在也繁荣,可基本是西方工业廉价土地、廉价劳动力的供给基地、靠污染自己、靠两极分化的繁荣。如果实现了四个现代化,这次四川大地震也就不会死伤那么多人,也就不需要靠外国的飞机来运输了。
今天人们想知道的是,30年来那些大官小官,大精英小精英们是怎么一面高喊口号,一面觊觎国家财富和人民血汗钱的。因为那时起,贪污腐败就在官场上流行起来。四个现代化的战略蓝图却不知何时被丢弃墙角了,口号更不知什么时候销声匿迹。大会小会,大官小官,大精英小精英,没有任何人出来解释…… 妙得是“四个现代化”被用更诱人东西给替换了,而人民大众却全然不知。中国古老的瞒天过海术,用到了极至。佩服!
但是,我们还是要问:为什么原来信誓旦旦高喊特喊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不提了?谁应该为中国的现代化成为泡影负责?
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