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解读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改革方向的讲话
正确解读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改革方向的讲话
江澜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问题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我们改革以来的历届中央都始终坚持了这条路线。但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是在不断解放思想并不断排除“左”和右的干扰中动态坚持的。社会上围绕坚持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不同认识。持“左”的僵化观点的人教条解读四项基本原则,不讲坚持改革开放,持自由化观点的人则以自由化观点解读改革开放、不讲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不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问题是贯彻基本路线中的核心问题,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
作为我们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江泽民同志早在1991年7月就指出:“在改革开放问题上,实际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要划清两种改革开放观,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改革开放同资产阶级自由化主张的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化的‘改革开放’的根本界限。” ①
坚持正确的改革开放观也就是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坚持两个基本点的辩证统一。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干扰改革开放方向的主要错误思想倾向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大体上讲,改革开放初期主要的是“左”的僵化思想,而近十多年来则主要的是资产阶级自由化。近十多年来围绕坚持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之间的关系发展为全社会的激烈争论。一些知识“精英”,有的是居于显赫地位的官方研究机构学者,有的是对意识形态具广泛影响的记者,凭其强势地位垄断话语权,只讲坚持改革开放,并以自由化观点解读改革开放,不讲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不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散布自由化。这从上世纪90年代下半期到近年出版的几本关于改革方向争论的书就可见一班。
鉴于十多年来关于改革方向的问题争论不休,胡总书记和温总理先后在参加2006年的人大时,分别讲了“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来两个人的话中都包含两个基本点。前者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者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就包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但这个话被许多人片面解读。他们断章取义,掐去后半截,歪曲前半截,把讲话解读为,只是强调坚持改革方向,甚至只说坚持改革开放,利用“坚持改革方向”和“推进改革开放”命题的多义性,歪曲概念的内涵,解读为只讲坚持改革开放、不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说这是表态支持“改革派”、批评“保守派”。他们把争论说成只是坚持改革开放与反对改革开放之争,只字不提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反对四项基本原则之争,把对自由化的批评说成是反对改革开放。
在一些人误读、曲解甚至歪曲他们关于坚持改革方向内涵的背景下,胡总书记在17大的报告和这以前的“六二五讲话”中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特地解释了改革开放方向和道路正确就是指坚持他总结的宝贵经验十个结合,尤其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相结合。然而在17大报告以后,仍然有人,例如出版于2008年的《交锋三十年》的作者,曾任人民日报评论部的主任编辑,应该不缺“政治敏锐性”,但他仍然不理采中央的声音,并且歪曲胡总书记的话,说是“针对‘左’倾原教旨主义”的,“给了‘左’倾的人物沉重一击” ④,而闭口不谈其内涵包括批评僵化和自由化两个方面。
在这种情况下,胡总书记又进一步在纪念党的11届3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12••18讲话”)中,以不容误读的明确措词强调“我们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不厌其烦地反复12次强调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并详细地诠释了其内涵。那就是“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既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涵”。他再次强调:“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须臾不可偏离、丝毫不可偏废,必须全面坚持、一以贯之。”尤其是明显地针对这些误读和歪曲再明白不过地明确宣布“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就再次强调两个基本点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既反对僵化,又反对自由化。
胡总书记近年来一再强调求真务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正视矛盾、研究和解决新问题。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取得辉煌的成就,关于两个基本点的关系问题上,近十多年来“左”的僵化思想已经不是干扰改革方向的主要错误思想倾向,全国人民对改革开放的必要性有高度的共识,对于坚持改革开放的问题,从全社会讲并不存在争论(在利益和意识形态多样化的情况下,不排除有极少数反对改革开放的人,但已不成气候)。争论的关键,是只讲坚持改革开放(要害在实际存在两种不同的改革观,这种提法会掩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改革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分歧),还是同时也讲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正如我国最早提出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经济学家之一、与吴敬琏同时获得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的吴国光(他们两人在这场关于改革方向的争论中走向了针锋相对)所说:“争论的核心不是坚持不坚持改革的问题,而是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的问题,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革方向,还是采取资本主义私有化的改革方向?” ②胡总书记的讲话正是使用了刘国光所用的“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的措词,并且接着阐释了正确方向的内涵。这正是要澄清对他们话的误读和歪曲。然而,至今还有人不提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而只讲坚持改革开放。尤其是一些顶有“改革派”桂冠的“名人”仍坚持这么讲(他们一贯对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甚至整个改革方向只说“市场化”,而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影响就更甚。这在提法上只有一个基本点,戈尔巴乔夫“推进”的民主社会主义就是“坚持”的这种“市场化”的“改革开放”。可见,这并不只是咬文嚼字,是关系改革开放正确方向的大是大非问题。
尤其是有些人在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上,仍然不顾中央的声音,坚持其错误观点。例如《人民日报》早在 2007年5月10日 就实际上批评了谢韬鼓吹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成是民主社会主义的错误;而胡总书记在17大报告和“12••18讲话”中又先后郑重声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但是先后在2008年10月出版和2009年1月第二次印刷的《交锋三十年》,仍然不理采中央的庄严声明,而继续挺民主社会主义,贬斥对它的批评,并说北京盛传高层指示不转载、不争论、不批判③,制造中央不支持批评民主社会主义的印象,继续干扰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交锋》和《交锋三十年》说是描述争论全过程,但支字没有从正面意义提小平同志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话,也没有辑录自由化的言论,更没有批评自由化;而且把90年代中期以后对自由化的批评说成是“反对改革开放”,这无疑说明他是以自由化的观点撰写这两本书的。而《交锋》印数之多(据说卖了200万册),说明自由化思潮的影响决不能小视。而《大碰撞》和《争锋》搜集的资料虽然比较全面、注意了两种观点的平衡,但在作者的议论中,却在17大明确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以后,还竞说胡总书记的报告“没有预设的固定答案”,问“中国的出路在哪里” ⑤;尤其是为扩大发行量找明显倾向自由化观点的吴敬琏作序,让吴敬琏和高尚全修改,并由吴敬琏、高尚全、刘吉和周瑞金以显眼的广告联合推荐,充分说明自由化影响之大。要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还必须在分清是非并肃清影响上下大功夫。
实践是认识及其发展的源泉。人民是认识的主体。真理越辨越明。我们党中央成熟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始终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理论创新,不断总结丰富的实践经验,汲取改革开放中全国人民空前广泛深入讨论的成果,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提到了空前高度。这就是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总结宝贵经验的十个结合,全面、具体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模式在各个领域的十对主要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精辟地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这些辩证关系实际也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在各个领域的表现,或者是基本路线贯彻的保证。这也就更深化了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辩证关系的认识,提供了正确评价改革方向争论中是非的武器。让我们认真学习讲话,把认识统一到讲话上来,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注释:
① 中央文献出版社《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39页
② 江苏人民出版社 马立诚著《交锋三十年 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亲历记》第260页
③ 江苏人民出版社 马立诚著《交锋三十年 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亲历记》第326页
④ 江苏人民出版社 马立诚著《交锋三十年 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亲历记》第286页
⑤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马立诚 凌志军著《争锋 一个记者眼中的中国问题》第282、284页
条留言